現代?后現代?
作者:李夏
評分:
0.0 (0人已評)
《血源詛咒》(Bloodborne,以下簡稱《血源》)發售已近兩年,作為一款在發售年即已出品全部內容的單機游戲,它至今是國內電子游戲界在游戲藝術性方面最常討論的游戲之一,并不斷吸引著輕度和核心玩家在貼吧、論壇、游戲測評與研究媒體等網絡平臺寫下自己的游戲經歷與思考。
其中,除了關于難度設計之與玩家心理的分析外,游戲的敘事策略是另一個重要的考量維度,其原因是《血源》劇情本身的高度隱晦性賦予了游戲軟性的劇情解謎性質,而在劇情與游戲呈現的結合上,游戲體現出優秀而獨特的面貌。
其中,除了關于難度設計之與玩家心理的分析外,游戲的敘事策略是另一個重要的考量維度,其原因是《血源》劇情本身的高度隱晦性賦予了游戲軟性的劇情解謎性質,而在劇情與游戲呈現的結合上,游戲體現出優秀而獨特的面貌。
標簽:
對《血源詛咒》敘事策略的一點思考
1
《血源》的敘事策略
一般來說,傳統的動作角色扮演游戲(ARPG)可以看作是將純角色扮演游戲(RPG)中的回合制戰斗置換為動作游戲(ACT)中的即時制戰斗,并在整體上提升動作模組的數量與重要性;從玩家體驗的角度看,是將類似對弈的純腦力策略式的游玩思路,置換為同時調動腦力策略、手指操作和反應力的游玩思路。
但除此之外,兩者的劇情演繹方式一般沒有區別,即通過帶有旁白的過場動畫、人物臺詞、書信留言等渠道來講述劇情,其中文字文本發揮著主要作用;
并且,這些文字文本中傳遞核心劇情信息..
您需要 登錄 才能發表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