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花綻放香氣來
作者:
柴大官人 更新:2015-12-08 08:44 字數:2020
手記:今年60歲左右的劉剛,一直做著用手搖噴爆機炸米花子的生意,那一聲聲爆炸的巨響聲,在別人聽來無疑是噪音,卻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旋律。
行走在我們這個城市,路過某個不起眼的小巷拐角,如果有驚雷般“咚”地一聲炸響嚇了你一跳,不用問,趕緊循聲望去,你就可以看到一股白煙向上飄,空氣中頓時彌漫著極其誘人的怪異香氣,那里肯定是坐著一個炸米花子的人。
多年來,米花子一直是孩子們喜歡的膨化零食。這其實是統稱,原料也很多,可以用玉米、小麥、大米、粉絲等等來制作,前提是原料要非常干燥,這樣噴爆出的米花子才是焦酥干脆完美可口的。也有人帶綠豆和黃豆來炸的,豆子炸不開花,但是加上糖精后焦酥中帶著點怪怪的甜味,很有誘惑力。算起來,所有的米花子原料中,玉米算是最廉價的,母親去鄉下姥姥家,總是要帶了半布袋玉米回來。用簸箕攤開一些,在烈日下曝曬兩天后,用搪瓷茶缸量出了一定分量,我和弟弟就可以拿去炸了。不經過曝曬的玉米炸不開花,咬不動,硬硬的格牙。
我家在解放四大街,向南走一百多米,是個很小的十字路口。路東是個簡易的小菜市場。路西建筑公司那一排門面房北墻角處,駐扎著一個炸米花子的攤子。每次路過那里,總見那個黑黑瘦瘦的漢子坐在那高于地面五指的水泥臺階上,輕輕松松地搖著手里的轉盤,竹編的遮陽帽下,是他親切而溫和的笑容。
他的工具并不多:一臺柜式手拉風箱,一個燒碎煤子的小爐子,當然還有真正的主角,一臺樣式古怪的噴爆機,看起來象是戰爭片里從飛機上面扔下來的那種大炸龘彈(用他的話說那是鍋子)。地上放著個用舊輪胎制作的方柱型斗子,一頭綴著兩米多長的布袋,另一端是開放的,上方開了個恰恰與鍋子大小一致的口子。這些家伙都是靠一個簡易三輪手推車運來的,此刻,那手推車上橫著塊木板,上面擺放著幾袋炸好的大米花,那便是他的招牌了。每噴爆出一鍋子米花子,他就豎起那個炸龘彈似的東西,用一個綴著布條的棍子將鍋子內清掃干凈,然后把事先預備好的半茶缸干玉米倒入鍋子里面,又從風箱上方的一個小瓶子里捏出幾粒糖精放進去,然后合住口,拿起一根食指粗細的鐵棍插在鍋子上方的孔洞,用力合攏,旋緊后取下鐵棍,輕輕平放在爐子上面。這些程序熟練地完成后,這老哥左右開弓,左手拉風箱,右手不停地轉動著那個爐子上方的炸龘彈,使之受熱均勻。大約七、八分鐘之后,他停下噴爆機,看看轉盤上的壓力表,便站了起來,轉動噴爆機,將它開口一端置于舊輪胎制作的斗子上,那鍋子幾乎都沒入那個長方形的口子上。“要響了!”每次他都會簡短地喊上一聲,然后抬起左腳踩在鍋子上,右手從風箱上拿起一根空心的鋼管,套在鍋子開口處一個翹起如牛角的鋼棍上,用力向下一壓。隨著“咚”地一聲巨響,一股白色的氣體翻騰而上。他放下腳,將空心鋼管放回原處,微微抬起鍋子,拿起那根綴著布條的棍子將鍋子里面的剩余玉米花清掃進斗子。于是等候已久的孩子立刻提著大竹籃站到了那個大布袋后面,看著他放下噴爆機,提起那個輪胎制作的斗子用力甩幾下,斗子后面綴著的長布袋中間立時鼓起了一大截。他將斗子放回原處,邊走邊用手連續托著布袋,片刻那個鼓起的大包便移到了布袋的尾部。布袋底是用繩子系住的,他把布袋底部放進大竹籃,解開繩子,噴香的玉米花立刻注滿了竹籃。
我認識他很久了,多少年的老鄰居,彼此都知根知底。他大我十多歲,姓劉名剛,我照例是喊他老劉哥的。作為他的老主顧,從他那里我承受了不少童年的快樂,最早認識他的時候,炸一鍋子米花子他收一毛五,現在變成了一鍋子三元。在外人看來他的生意又臟又累,他可不那么認為,老劉哥說他干得其實滿輕松。每天早上輕輕松松推著三輪車出來,支開攤子。如果遇上下雨,那就算是老天放他假了。晴天太陽毒的時候,他就到鄰居門前找人敘閑話,下象棋,插大方(本地流行的簡易棋類),悠閑自在;太陽斜過去,他也就正式開工了。有人來炸米花子,他一鍋子接一鍋子收錢;沒人炸米花子,他也是一鍋子接一鍋子地炸大米。界首現在做江米糖的小攤子不少,炸出來的大米花自然有人收購。不要瞧他這小生意不起眼,辛辛苦苦幾十年,卻養活了一家老小,也供奉孩子們上了學,敘起來,他黝黑的臉上綻放了自豪的笑容。
我看你成天樂呵呵的,就沒感覺過生意難做嗎?有一次,我這樣問他。
生意當然有難做的時候。老劉哥依然是笑呵呵地說:想來你也知道,這條街最多的時候連我在內有四個炸米花子的。那時候生意不算好,九幾年的時候還有新樣式,炸奶油米花的,炸江米棍的,競爭厲害著呢。我是83年開始干的,那幾個同行干的時間跟我也差不離兒,不過幾十年下來我把他們都熬敗了,在解放四大街我現在是獨門生意,堅持就是勝利嘛。現在我每天晚上都要喝上個二、三兩白酒解解乏,躺在床上看電視,舒舒服服睡一覺,什么也不去想。
他這一說,我想起來了,四大街北頭路口東側,原先是有名的小豬子行(豬仔交易市場)。后來隨著城市的發展蓋成了住宅樓,那地方有一個賣燒餅的老朱,不過后來老朱改行炸米花子了,仔細想想這人竟也堅持了近十年,其余的,真是沒印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