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軍旅生涯,藝術苦旅
作者:蔡白玉      更新:2015-12-23 09:43      字數:10419
哀莫大于心死!畫筆丟了,畫稿撕了,可是心也丟了,魂也丟了,他的生命就像失去了水的魚,沒有了陽光的樹苗,活著的價值和意義蕩然無存,村里人的冷嘲熱諷讓他無地自容,沒有洗涮的冤屈更像是一塊沉甸甸的巨石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他不知道這種黑暗的日子要到什么時候才是盡頭,父母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卻又無計可施,只能看著他一天天消沉頹廢下去。
    又是一天時間過去了,余新志覺得這樣活著沒比死了強多少。一家人圍在一起開始吃晚飯,氣氛有點沉悶,這幾年時間里,發生的事情太多了,一事連著一事,這個家就沒說讓余新志安生過,父母也好,兄弟姐妹也罷,心里都清楚。孫二娘看著余新志端著碗吃了幾口就沒胃口的樣子,長長地嘆了口氣。返身走進屋里,拿出新買來的紙和筆,放在他面前:“別跟自己賭氣了,想畫就畫吧。“
    余新志抬起眼來看了媽媽一眼,狠狠地抿緊了嘴唇,扭過頭去。
    院門外響起了輕微的腳步聲,孫二娘從窗口往外一看,大嬸來了,難道她那匯款的事又出什么妖娥子了?她膽顫心驚地看了看余新志。
    余新志順著媽媽的眼睛往門外一看,驚懼得滿身的毫毛都豎起來了,難道還要把自己抓去公安局去關起來,去坐牢不成,事情不都已經過去兩個多月了么?
    孫二娘忐忑不安地把大嬸請進屋來,堆上滿臉的笑意,深怕一句話就得罪了人家,又給兒子招來什么禍事。
    大嬸也不落座,笑得有點尷尬,偷偷地看了余新志兩眼,余新志也正用驚恐的眼睛緊張的看著她。
    “你們正在吃飯啊,要不你們先吃吧。”
    “我們吃完了,你說吧。”孫二娘尷尬地咧了一下嘴,兒子做了見不得人的事,做娘的臉上也沒有光彩啊。
    “唉,孫二娘。”大嬸干咳了兩聲,清清喉嚨,“是這么個事,上回我那匯款的事……這事不怪二娃,錢不是他拿的,公安局已經調查清楚了,是郵局自己內部的人取走的,當時郵局管這事的人調走了,沒有查到,這不公安局就查出來了,這一段時間冤枉了二娃……確實對不住。”
    余新志腦子里嗯地一聲,有點天旋地轉,眼冒金星,頭重腳輕。
    孫二娘驚訝地看著大嬸,喜極而泣:“真的嗎,真的查清楚不是咱家二娃干的?”
    “查清楚了,公安局的讓我來跟你們說一聲……這事實在對不住二娃,孩子是老實人,你說我這怎么能隨便就把二娃往壞里想呢,二娘,我這真是沒臉跟你說。”
    “查清楚了就好,要不然我這兒子可得背一輩子小偷的罵名了。”孫二娘既生氣又無可奈何,“這要是查不出來,他將來怎么娶媳婦,那我們余家在村里可真是抬不起頭來了。”
    “都怪我都怪我。”
    ……
    壓在頭上的千金重擔終于可以放下了,大嬸還說了些什么賠禮道賺的話余新志也沒在意,也沒聽清楚,他只要知道事實就是他沒有拿別人的錢,他是清白的,是無辜的,沉冤昭雪就足夠了。
    孫二娘把紙和筆重新放在余新志面前,“還想不想畫了?不想我就拿去丟了。”
    “想,當然想。”余新志忙搶過紙和筆,眼淚嘩嘩而流。幾個月來所有的負擔和心理壓力終于可以卸下去了,他終于可以抬頭挺胸地站在大庭廣眾之下了。
    時間一晃而過,1965年冬天, 24歲的余新志已經當了兩年農民,除了正常參加村里的勞動外,空閑時間他還是跟以前一樣去鎮上的集市擺攤畫畫,他的畫技也越來越精進,在小地方也有了點名氣。如果生活就是這樣平靜地過下去,會是什么樣子?這對于當時的余新志來說,他無法高瞻遠矚地遙望未來,但是生活對他來說,也并不只是生存那么簡單的一回事,他也深知,沙灣這個小小的地方承載不了他的夢想和追逐的腳步,他需要更廣闊的天空去飛翔,可是路在哪里?前途在哪里?希望在哪里?這樣的痛苦和迷惘總是讓他無所適從而又力不從心。
    南方的冬天天氣雖然寒冷,但閑下來的農民們也正好有了空閑的時間來逛逛集市,人頭攢動,摩肩接踵,所以反而比以往顯得更熱鬧了些。余新志也像往常的日子一樣,把自己的畫攤擺在老地方,過往的行人商賈還是一樣行色匆匆,大都是用眼角的余光對他的畫攤一掃而過。集市上的很多人也已經互相認識,再不會用剛來擺攤時那種怪異的眼光盯著他看。天氣很冷,握著畫筆的手凍得通紅,但他還是非常認真地畫著自己的畫,偶爾也有好奇的人走過來看幾眼,又轉身離去,他也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場景,在一個很多人連生計溫飽都無法解決的年代,不是家境富裕的人也畫不起一張肖像畫,雖然只是五毛錢一張,但也是一樁很奢侈的事,所以他的畫攤前最熱鬧的是圍觀,而不是買賣。
    對經常趕集擺攤的人來說,集市上突然來了幾個不熟悉的陌生面孔自然會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都暗自揣度這幾個人是從哪里來的,來這小集市上干什么?
    這一行氣宇軒昂的幾個人從集市上一路走過來,當他們走到余新志的畫攤前時,領頭的人遲疑著停下了腳步,用將信將疑的目光打量著余新志和他的畫攤,跟身邊的另外兩個人小聲地說著什么。
    余新志心里一驚,這幾年來,他已經被那些莫明其妙從天而降的風波折磨得筋疲力盡了,一有風吹草動就心有余悸,這一次是不是又大禍臨頭了?!愛怎么樣就怎么樣吧,再大的風雨他也只能聽天由命,這就是一個小老百姓的命運,無可奈何地屈從的命運,可再想想自己就是一個本本份份的農民,又沒干違法犯罪的事,也沒什么好害怕的,所以他也坦然地面對著圍上來的這幾個外地人。
    “你叫什么名字?家是哪個村的?學畫畫多久了?讀了幾年書……”那個領頭的人一連問了余新志好幾個問題。
    余新志雖然沒見過大世面,但在這個面目和善而又氣度不凡的陌生人面前,他打心眼里不覺得這是個壞人,所以如實相告。
    “好好好,小伙子是個人才。”領頭的人一邊笑著一邊頻頻點頭。直到那幾個人的身影消失在集市的人流中,余新志才醒過神來。
    那幾個陌生人是干什么的呢?這樣的疑問在余新志的腦海里糾纏了很久,正當他漸漸把事情淡忘了的時候,村干部竟然通知他去應征入伍。這對余新志來說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一是因為他知道自己已經二十四歲了,早過了正常入伍的年紀,更主要的是他知道當兵有非常嚴格的政審,自己當年上大學的時候就是因為政審的原因而沒有去,現在村里的干部也一樣不會給自己說好話,他們讓自己去應征入伍,是不是有什么陰謀詭計?!還是不要去報名了,沒必要在一次次希望過后又失望,更不希望再受到莫明的羞辱。正如父親所說的,在農村里安安生生過一輩子吧。
    孫二娘似乎是看透了兒子心里的一切,兒子所經歷過的事,他的遭遇、他的才華……讓一個做母親的十分惋惜心痛,就算自取其辱,就算又一次失望,也要讓兒子去試試,這畢竟是一次走出去的機會,對于農村的孩子來說,要想改變命運,只有讀大學和當兵這兩條路,讀大學的機會因為家里的原因已經永遠地失去了,這當兵的機會一定得抓住。死馬當活馬醫,她也不相信命運會這么刁難自己的兒子。
    報名,體檢……在媽媽的勸說下,余新志骨子里那種不服輸的百折不撓的精神又表現了出來。他就像一根小小的翠竹,雖然經歷了嚴寒酷署,但他從沒有彎下過自己的脊梁,他也相信經歷過磨難后會迎來屬于自己的春天。然而等待的時間卻是煎熬,每分每秒都在失望與希望之間糾結,他也做好了再一次面對打擊的心理準備。
    在沙灣鄉政府的征兵辦公室里,正在發生一場激烈的爭吵。村支書在數落著余新志的各種罪狀。
    “這個人在我們這十里八鄉都是出了名的小混混,在村里不好好出工干活,不愛勞動,好逸惡勞,小資產階級思想非常嚴重,還做過小偷……總之,這人在村里的名聲非常不好。”
    “是是是……” 鄉武裝部負責征兵的人也觀察著村支書的眼色隨聲附和,“首長,我覺得這人就算不是名聲不好,這年齡也超了,天天就知道寫寫畫畫不務正業,咱部隊培養出來的可都是優秀的人才,他讀那幾年書能畫幾筆當不了飯吃也打不了仗,最多就是一個窮酸的小秀才,成不了大氣候。”
   “村支書,你剛才說人家是小偷這可不對,公安局都落實結案了的事,你怎么還揪住不放呢。再說部隊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不只是拿槍桿子打仗的,也需要有文化的人才,能文能武不是更好嗎。咱們國家的大詩人郭沫若不也是你們這里的榮耀么?這樣的人才有多少我們部隊要多少。我看那小伙子人也不錯,家庭是貧家出身,根子還是正的嘛,人也很樸實,畫得也好,他的畫在你們這十里八鄉的名氣很大喲。”
    “首長。”村支書有點尷尬,又心生一計,“他是個人才,謝謝首長看得起,我們村里會重視的,回頭我們就重用他。”
    “我看你……”首長看著村支書,皺緊了眉頭,“做為領導干部,可不能把個人恩怨放到工作中來喲,同志!你這可是武大郎開店的思想,要不得。”
    “哪敢哪敢。”村支書的臉色耷拉了下來,“村里也有村里的難處,回頭我再跟村里的幾個干部開會研究一下吧。”
    “沒什么好研究的,我們就看上他了,怎么的?!放人還是不放吧。”部隊領導一聽村支書這架式,知道又在耍滑頭了,一下就急了眼,咚地一聲站起聲來,用力地拍了一掌桌子:“我們部隊需要這樣的人才,我看他就成得了大氣候,在你們這地方可是要活活地把這樣的人才埋沒了。今天我跟你們說句實話,這個人你們放也得放,不放我們就直接帶走了。”
    鄉武裝干部和村支書頓時面面相覷,大眼瞪小眼地再也不敢吭聲了。
    當余新志接到入伍通知書時,他覺得自己好像等待了漫長的一個世紀,現在終于看到黎明的暑光了。后來他才知道,那幾個在集市上看過他畫畫的陌生人,竟然是部隊來當地招兵的干部。正是這幾個人,在非常仔細地打聽了他的家庭出生和生活情況之后,了解到他上過高中,又會畫畫,所以才沖破重重阻力不顧當地政府的阻撓破格讓他應征入伍,他的心里充滿了感激,同時也暗地里發誓,在部隊一定要干出一個模樣來,不能辜負了部隊領導的信任,也不枉費了人家對自己的知遇之恩。
    一個人的命運原來是這么回事,該走的路,繞了無數個圈,還是會走到原來的軌道上去,他也相信自己是跟部隊有緣的,兩年前,沒能上軍事院校,現在卻有機會去部隊當兵,雖然這個機會來得遲了點,雖然當兵看上去沒有上軍事院校前途那么光明遠大,但他終于走出了山門,走出了農村,開始了全新的生活。1965年冬天,余新志戴上大紅花參軍了,來到了四川省軍區獨立第九團的軍營里,部隊的生活給他帶來了全新的感覺。剛入伍不到半月,做為新兵必須參加野營拉練,爬雪山過草地,走當年紅軍走過的地方,背著幾十斤的干糧彈藥,槍枝翻越海拔四千多米的雀兒山。冬天的雀兒山荒無人煙、寒風怒嚎,但更讓人沒想到的是,余新志和新兵連的戰友們剛進山不久,天就下起了鵝毛大雪,沒到幾個小時的時間,大雪就積了幾尺厚,完全擋住了行人的視線和道路。
    雪越下越大,盈尺過膝,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讓人擔心的是部隊很快就迷路了,這可怎么辦?大家一籌莫展。在大雪中部隊行進的速度也越來越慢,原本打算兩天就翻過的雀兒山,因為迷路和行軍的速度很慢而耽擱了下來,在大雪紛飛的雀兒山上呆了三天三夜,戰士們帶來的干糧都已經吃光了,形勢越來越嚴峻,又冷又餓的戰士們已經明顯感覺到體力不支。帶隊的領導心急如焚,如果讓一連的新兵葬身在這大山之中,這天大的責任誰能承擔?
   “連長,我想辦法去找點吃的。”看著越來越挪不動腳步的戰友和束手無策的首長,望著大雪茫茫的山巒,余新志自告奮勇地站了出來。
    連長將信將疑地看著余新志,“這么大的雪天,哪里還能找到吃的?”
    余新志朝四周的莽莽群山看了了看,以他的經驗判斷,冬天山里的野果野菜雖然少了很多,但因為深山里一般少有人來, 找點野菜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
    “我畫畫經常要到野外寫生,對山里面比較熟悉,您相信我吧。”余新志目光堅定地回答。多少年了,他一直堅持著在山山嶺嶺間寫生畫畫,四川的祟山峻嶺間留下了他太多跋涉的足跡,有時候進山沒有帶夠足夠的糧食,他就靠尋找山里的野果野菜充饑,他了解山里春夏秋天的習性,什么季節可以找到什么吃的東西,只是沒想到到了部隊還能派上用場。
    連長看著一個個癱倒在雪地里的戰士,又看看余新志的神情,他看上去比一般戰士的體魄強壯很多,可是萬一要是他去找吃的出了危險怎么辦?
    “太危險了,這么厚的雪,路都找不著了。”
    “連長,沒事的,咱們腳下不就是路么,你看看我的身體,能撐得住。”余新志察覺到了領導的擔心,“再不找點吃的來大家都會撐不下去的,說不定我們就真的走不出這大山了。”
    連長咬了咬嘴唇,“行,但你一定要注意安全,萬一找不著吃的就趕緊回來,部隊聯系不上我們,肯定會來救援的,你可不能把人走丟了。”
    一絲暖流從心底漫上來,余新志感覺到了部隊這個大家庭的溫暖,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幫戰友們找來吃的,一定讓大家走出大山去。于是,他憑著自己近十年來在大山里寫生的經驗,小心翼翼地尋找著可以充饑的野菜,用力地扒開堆積起來的雪花,他很快就找到了一些野果和野菜。當他看著戰友們開心地吃著自己采摘來的食物時,心里不知道有多高興。他想,原來生活中經歷的的任何苦難也許將來都會成為財富,如果沒有自己這么多年在山野中寫生的經歷,也許今天他們真會餓死在這里。吃過東西之后的戰友們迅速恢復了體力,接下來最關鍵的事是找到下山的路。
    大家一邊往前走一邊商量對策,集思廣益,跟據山勢和地形分析。最后一致決定,只能往山下走,到了山腳下才能找到路。一路上,余新志一邊走一邊教戰友們尋找可以裹腹的食物以補充體力,經過將近一天時間的艱難行進,他們全新兵連終于走出了白茫茫的大山,逃過了這一生死劫。回到部隊后,余新志因為在這次野營拉練中的出色表現而榮立三等功。
    部隊的生活是火熱而緊張的,在緊張的訓練之余,余新志最大的業余愛好就是畫畫。部隊領導也因為他特殊的畫畫而給了他更加便利的條件,在部隊干了半年時間就調到團部當了放映員,負責部隊宣傳文化工作,在工作之余,他可以更好地發揮自己的繪畫才能,這也更加堅定了他在繪畫藝術上不斷攀登的決心。
    喝水不忘挖井人。余新志知道自己能有今天在部隊工作生活的一切順利,都離不開楊股長的關愛,當初是把自己從沙灣那個地方拯救出來。他是到了部隊之后,才知道入伍前發生的事。
    那天,他正在團部出黑板報,領導什么時候站在身后的他根本沒發覺。
    “這不是小余嗎?工作怎么樣,到部隊來還習慣么?”
    聽到有人說話,余新志才醒過神來,回過頭來一看,正是自己當初在小鎮上遇到的那個人,原來他是部隊的首長。只是今天一身他穿了一身軍裝,看上去更精神更有氣派,余新志忙敬禮問候。
    “哈哈。”領導朝身邊的警衛員模樣的人笑,“還認識他吧,這可是我親自挑上來的兵,不錯吧,你看這畫這字,比起在小鎮上見到那會,進步多了。”
    “是是是,首長的眼光哪能差,當初要不是您據理力爭,這小子還當不了兵呢。”警衛員開心地笑著,指著余新志,“你小子好福氣,我們首長那天就是看上了你的畫才把你招來的,為你的事差點兒把你們全縣的領導都得罪了。”
    余新志的腦子一下還沒轉過彎來,只是傻傻地看著眼前這兩個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直到那兩個人轉身離去,他才醒過神來,這就是自己的恩人,他看著那遠去的高大的背影,心頭一熱,淚水盈滿眼眶。古人常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如果沒有他,自己哪能有今天?
    他不知道要用什么來報答這份知遇之恩,什么東西才可以表達自己的這分感激之情?!除了會畫畫,自己可以說是身無長物。畫!他要畫一幅畫送給自己的恩人,恩人是因為畫而看中了他這個人,說明他是個懂畫、會欣賞畫的人。
    因為遇到了楊股長,余新志的生命才有了陽光和鮮花……幾只鳥兒在芙蓉樹上嘰嘰喳喳地叫著,幾片竹葉舞動著,是歷經了寒冬后迎來的明媚春光,于是,余新志畫了一幅《芙蓉香飄飄》的畫,這是余新志十幾年創作過程中最滿意的一幅作品,因為這畫里有著他深厚的感情和創作的激情,有他對一個長輩的尊敬和愛戴。
    當余新志打聽到楊股長的辦公室找上門去的時候,還是上次見到的那個警衛員把他帶進屋來,他手里拿著畫,心里既緊張不安又開心興奮。
    “哦,小余找我有什么事,遇到困難了?”首長一見他走進門來,從辦公桌后面站起身來,笑哈哈地問。
    “沒有沒有。”余新志忙搖頭,趕緊把手中的畫遞過去,“我是給您送這個來的。”
    首長皺了皺眉頭,“這個不好吧,咱們可不興這一套,有什么困難就直接說吧。”
    余新志臉一紅,“首長,我在部隊生活工作都挺好的,沒什么困難,這不是什么值錢的東西,是我自己畫的畫,留給您做個紀念。”
    “你的畫?這個我倒要看看。”首長的臉上立即有了笑意,“來,打開我看看。”
    余新志忙把畫展開,忐忑不安地用眼角的余光觀察著首長的神色,心里敲起了小鼓。
    “好,這畫畫活了,我喜歡,做為紀念的話,我就收下了。”首長看著畫頻頻點頭,“    有進步有進步,將來一定能成為大畫家,小余,你坐吧。”
    “請首長多多指導。”
    “畫畫這方面我可不敢指導你。”首長親切地笑著,“小余啊,部隊是個大熔爐,只要你是塊好鋼,就一定能把你鍛煉成材,雖然我不是搞藝術的,但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都是一個道理,你知道是什么嗎?”
    “請您開導。”
    “堅持,不管遇到什么困難,對自己的夢想一定要堅持下去,這樣就一定會有成功的那一天。”首長語重心長地說,“中國共產黨如果不是堅持不懈地走過來,哪會有我們的今天的好生活,什么困難都是暫時的,你明白嗎?”
    “我明白,多謝首長指教。”
    “年輕人一定要努力,你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啊。”
    “我會努力的。”
    “找對象結婚了嗎?”首長突然轉換了話題,笑著問。
    “還沒呢。”余新志的臉一下通紅。
    “我記得你進部隊的那一年24歲了,到部隊有三年了吧,也該找個對象成家了。”
    “這個,我……”
    “哈哈,一定要找個支持你畫畫的人哦。”首長爽朗地笑聲讓余新志的心變得越發地敞亮了。
    然而,生活并沒有如余新志所想像的那樣一如既往地往著繼續著,正當他畫興大發之際,卻又讓他的人生跌了一個跟頭,原因還恰恰是因為那幅送給楊股長的畫,當時批評他不突出政治,玩什么花兒鳥兒的,楊股長被掛上了黑牌,批斗他。余新志沒有想到在自己眼里那么正直祟高的領導,一夜之間竟成了反革命。打死他也不會相信楊股長是反革命。看著自己尊敬的領導天天被批斗被折磨,余新志心如刀割,可是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的戰士,連說句公道話的權力都沒有。人微言輕,自己能做什么呢?
    又是一個冬天了,想著三年前的冬天,自己的命運因為楊股長的知遇之恩而發生了歷史性的轉變,而三年后的冬天,自己最敬重的人卻被關在小黑屋里受批斗折磨,這么冷的天吃不好睡不暖,他老人家的身體不知道能不能撐得住。下班之后,他趁著夜色摸黑去探望楊股長。
    “小余,你怎么來了,快走。”楊股長一見余新志,害怕他受到牽連,催促他快點離開。
    “沒事的,我來給您送點吃的。”余新志往四周張望了一下,沒發現什么人,“您身體還行嗎?”
    “人老了,撐不住了,”楊股長苦笑。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首長,我是怎么也想不明白,您怎么可能是反革命?”
    “不要緊的,做為共產黨員,我們要做的首先是問心無愧,我對得起黨對得起人民也對得起自己的良心,這就足夠了。”楊股長笑著,那種坦蕩無私的表情,讓余新志心里越發的敬重了。突然地,楊股長好像想起了什么,看了看余新志,“你趕緊走吧,不要再來了。”
    “為什么?”余新志不解,“我又沒有來干壞事。”
    “你送我的那幅畫也被他們做為反革命證據繳去了,我擔心這事會牽連到你。”
    “啊,一幅畫會有什么關系?”
    “欲加之罪,何患無詞。”楊股長笑得很無奈很苦澀,“還有,你的畫也不要隨便送給別人,知識份子都成臭老九了,你可得當心點。”
    余新志心里有點害怕了,“那我以后是不是也不能畫了?”
    “你的生活里能沒有畫畫這件事?這畫畫估計比你的命都重要吧。”
    “是的,當然不能,那我這個人活著還有什么意義。”
    “那就對了,”楊股長語重心長的笑著,“還記得我跟你說過的話嗎?堅持就是勝利,在困難面前更要堅持,只有堅持下去,我們才能看到勝利的曙光。你是有文化有理想的年輕人,更應該相信,歷史不會倒退,擁有知識的人才是真正擁有財富的人,一個國家和社會也同樣需要大量有知識的人才,一定會有讓你發揮特長的那一天。”
    余新志真沒想到楊股長的預感竟然成了事實,他從機關被貶到了連隊,主要工作也成了寫大幅的宣傳標語和宣傳畫。堅持就是勝利,貶到連隊也沒關系,寫宣傳標語畫宣傳畫也可以,只要不讓自己放下手中的筆,他相信一切都是歷練。
    這段時間里,余新志畫得最多的應該是毛主席的畫像,為了把毛主席像畫好、畫出主席的風采和神韻,他下了不少苦功夫,并且從心底更加敬重他老人家,余新志所畫的毛主席畫像曾得到了很多領導和老百姓的喜歡。而當他每次需要提著裝有十來斤石灰粉的大桶在墻上刷標語的時候,他也覺得這是有苦有樂的事,因為這是一個功夫活,不僅需要字寫得好,同時也需要好的體力。
    在余新志的心里,做任何事都是要做就踏踏實實做好,哪怕是自己并不喜歡的這項刷標語的工作,還有那幾個沒有什么創意的版畫題材和人物畫像,但是軍人的作風就是一切以服從命令為最高指導思想,所以就算是標語和版畫他也要讓它們成為一幅幅有生命力的藝術作品。而對自己鐘愛的花鳥畫,他比平時畫得更勤奮更努力了。他相信楊股長的話,總有一天,他的畫會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會有出頭之日,他相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
    時間一晃而過,在部隊的十多年時間里,無論他的工作怎么變化,期間他也結婚成家,無論條件怎樣艱苦,但他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喜歡的繪畫事業,雖然還處于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一個文化藝術創作不被提倡和重視的年代,但他的作品經常會出現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書畫報》等大型媒體上。通過繪畫得來的稿費雖然很微薄,但他知道藝術家永遠是清貧的,他也沒有奢望自己能用繪畫發財致富,他只是喜歡畫,那是融入了他生命和血液里的情懷。
    1983年,余新志調到四川武警總隊從事宣傳教育工作,這時的余新志已經在繪畫界小有名氣,這一階段正值他創作的高峰時期,他非常需要一個工作室來畫畫,但是部隊的房子本來就緊張,但部隊也是一個尊重人才的地方,相關領導了解到余新志的情況后,還是給他提供了一間足有八平方米的地下室。房子雖然很小,很簡陋,墻壁上到處是墻灰脫落的痕跡,陰暗潮濕,燈光昏暗,屋子里有股陳年的霉味,但有一個獨立的創作空間,他已經很知足了,必竟這里是屬于自己的天地,可以更加自由的創作發揮。雖然是陰暗潮濕的地下室,但他的心里充滿了陽光,在他的筆下,在這個八平方米的地下室里,由三十種花和三十種鳥組成的一幅長卷《鶯歌燕舞》更是畫出了他心中的氣象萬千,而一幅墨竹長卷《浩氣長存》更是以正氣凜然的風骨表達了他的情懷。
    來到宣傳部門工作以后,余新志有了更多到北京和全國各地出差的機會,只要一到北京,他就會到處走訪名師大家。北京是余新志最喜歡的地方,從1975年第一次到北京開始,那些名勝古跡,博物館,美術館更是他每次來北京都一定要參觀的地方。然而,1983年8月那次到北京出差的時間,卻是余新志最痛心的一次,因為他敬仰的著名畫家張采芹先生去世了,而他卻遠在北京而無緣再見先生最后一面,成為了他一生的憾事。
    他清楚地記得十年前的冬天去拜訪老先生時,那個時候的張采芹正在四川隆昌縣一中校“改造”,在學校里負責掃廁所的工作,而余新志做為一名部隊的干部,去探訪一個政治上有疑義的人,這多少是存在一定風險的。
    “張老師。”余新志走進隆昌一中的校門,在隨行人員的陪同下找到張采芹時,這位七十多歲的老藝術家正提著水桶拖著掃把在掃廁所。
    張采芹怔怔地看著這個年輕的陌生軍人,老人的臉上滿是驚恐和不安,甚至都忘了回話。
    “張老師,”余新志知道身邊還有陪同的人員,為了避免給老人和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他不能多說什么,只是簡單地做了一下自我介紹,“我認識您,知道您在這邊工作,順道來看您一下,沒什么事,您不用擔心。”
    “哦, 我怎么不認識你呢?”老人看著余新志謙虛的表情最后才有所松懈。
    “我是您的學生,您不認得我很正常。今天時間比較匆忙,等下次有機會我再來看您啊。”余新志匆匆跟老人打過招呼之后就帶著陪同人員離開了,他看著在寒風中朝自己張望的老人,心里很不是滋味,難道搞藝術的人命運會這么悲慘?自己不就因為送了領導一幅畫也受牽連被下放到連隊。但是,不能因為害怕就不畫畫了,沒隔多久,余新志第二次只身來到了張采芹的住處。
    幾平方米的房子里,狹窄陰暗潮濕,亂七八糟的清掃工具堆放在一起散發著很重的霉臭味,墻壁上到處是脫落的石灰痕跡,余新志心里一酸,但又不便多說什么。
   “張老師,我上次來找過您,您還記得嗎?這次是專程來向您拜訪請教的。”余新志拿出自己的寫生和花鳥畫鋪開來請張采芹指導。
    張采芹看看他又看看畫,嘴角漫上一絲久違的笑意:“基礎扎實,很有靈氣。”說著從床底下拿出他自己的幾張畫和畫冊,“你看這是我畫的,這竹子,這花……”張采芹一邊講解著,把兩個人的畫做比較,讓余新志茅塞頓開。
    在這樣簡陋艱難的環境里,張老師竟然還有著這樣一份對藝術的執著和熱情,讓余新志備受感動。而三年之后在成都見到已經平反的張采芹時,余新志覺得這個時候的老人完全是另一番模樣,當時,張采芹正在給《南京日報》創作一幅五尺中堂的墨竹。
   “做人就應該像竹子一樣,有氣有節,能經風雨坎坷而百折不撓。”老人看著案上的墨竹圖,“看竹容易畫竹難。”
    余新志看著那蒼勁有力的竹俏立畫面,心中感慨萬千。小時候,聽大人們講的童話故事里,有關于竹子的美麗傳說。說是大渡河洪水泛濫,惡浪滔天,一夜之間,把整個村莊農舍夷為平地,幸存者寥寥無幾,王母娘娘發了慈悲,便派她的侄女綠竹仙子下凡,拯救生命。在河岸周圍種上了一片綠色的竹子。而余新志從小生長在竹林中,他喜歡竹,愛竹,癡竹,迷竹,少年時的夢想就是把那些美麗的竹子用筆描繪出來。他經常出沒于大渡河畔的水鄉竹林,廢寢忘食地寫生,還帶著干糧,爬上三千多米高的峨山山頂,餐風露宿,觀看原始竹林……可是他現在還沒有自信能畫好竹,但終有一天,他會完成自己的心愿。
    他本來以為還會有更多的機會去跟張采芹老師學習,他還記得數年前最后一次見到老人時,當時他從部隊請假到成都,下了火車之后就直奔老先生的家,這也是余新志第一次有緣親眼見到老先生畫畫,張采芹先生一邊畫著,一邊跟他講解花鳥畫法的技巧,并且對余新志的畫做了中肯的點評。“會打不離手,會說不離口,畫畫沒有捷徑,只有下功夫,功到自然成。”老先生的教誨言猶在耳,而今天他卻遠在千里之外的北京無緣于老先生最后一面,他知道自己永遠失去了這位令人尊敬的良師益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午夜性色吃奶添下面69影院| 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一区| 菠萝视频在线完整版| 手机在线视频你懂的| 免费毛片a线观看| 91大神福利视频| 极品丝袜乱系列集合大全目录| 国产做受视频120秒试看| 丁香花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图片| 浪荡女天天不停挨cao日常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一区| 久久伊人成人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电影久久久久电影网|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一 | 欧美xxxxx高潮喷水| 国产亚洲欧美bt在线电影| www.99热| 欧美xxxxx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免费影院| 99国产精品久久| 日韩精品在线看| 出差被绝伦上司侵犯中文字幕 | 中国大陆一级毛片| 欧美黑人巨大videos精品| 国产成人av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中国大陆高清aⅴ毛片| 欧美成人午夜影院| 国产亚洲精品拍拍拍拍拍| a√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 最近在线观看视频2019|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添网站| 2020因为爱你带字幕免费观看全集| 日本www视频|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 日韩欧美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电影在线观看国产1区| 18禁男女爽爽爽午夜网站免费|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五十路百度| 亚洲欧美日韩闷骚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