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飯記
作者:
遲慧 更新:2016-10-18 17:04 字數:919
婚前,每天聽媽媽嘮叨:“什么家務活都不會干,怎么嫁得出去呀。”我叫上勁兒了,就不干活,看能不能嫁出去!
嫁是嫁出去了,卻不再說“就不干活”。
第一次蒸包子,是發生在新婚不久的一天。
要蒸包子的想法一出爐,我就進入興奮狀態,好像自己要進行一項偉大的發明。事實證明我的包子確實與眾不同,可以申請專利了。
我鼓動丈夫把他的好友阿輝請來。我說:“阿輝胃不好,發面包子很養胃。”
阿輝果然應邀而來,誰能拒絕這樣溫暖的邀請呢?
我洋洋自得地忙活著,心想:做飯有什么難的。當包子的香味迫不及待地從鍋里鉆出來時,兩位男士連連贊嘆“好香啊”。
“出鍋了!”我像大師傅那樣,很專業地吆喝一聲。
打開鍋蓋,愣住了。包子個個鐵青著臉,怨氣十足。好在我心里素質過硬,依然熱情洋溢地把鐵面包子端上:
“吃吧,吃吧,面沒發起來,但不會影響味道,”
丈夫率先吃了一個:“不錯,不錯,餡很香。”
阿輝走后,很長時間都沒有露面,聽說他的胃病犯了。我自覺難辭其咎。很想將功補過。可阿輝一聽說我要請他到家吃飯,就嚇得語無倫次。這個家伙,真是不可理喻。
我干脆金盆洗手了。想吃包子,就到娘家去。我媽的山東大包子能使絕望的人熱愛生活。
丈夫的摯友阿偉從美國回來探親,特地到我們家看看。我的熱情勁兒又來了:“別出去吃了,我給你們做最正中的中餐。”
阿偉很感動:“還是國內好,人情味濃。”
我在廚房里聲勢浩大,做飯能做出氣勢來的人不多。阿偉一定在羨慕我的丈夫娶了賢妻。
阿偉充滿期待地坐在了飯桌前,面對一桌的菜品竟有些茫然。丈夫隆重地推薦了紅燒魚,因為紅燒魚是以粥的形式出現,令阿偉費解。
丈夫說:“魚燉碎了,才香,咸淡味都進去了。
丈夫給我義務當“托兒”不是一次兩次了。那時,他對我不錯,比現在強老了。我們夫婦倆一唱一合,弄得客人也只好認為是自己的味覺出錯了。阿偉艱難地說著“挺好,挺好。”從國外回來的人都誠實。
掐指一算,做了十年的飯。漸漸地我的飯菜不再那樣古怪,有了經久不息的家常味。
媽媽離開后,沒有人再為我蒸山東包子。我家的山東包子真的失傳了嗎?我的孩子最愛吃帶餡的。于是我又開始練習蒸包子。終于蒸出了香香的大包子。看著籠屜上白白胖胖的包子,突然熱淚盈眶,又聞到了媽媽帶給我的味道,媽媽總是用一雙最禁燙的手撿出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