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四 空門救女
作者:
景廣明 更新:2016-03-08 20:00 字數:4217
幾天后,陳誠家來了不速之客。
林志超。
林紫瑩去了慈圣寺。
潤江東則十來公里處,有一小鎮,名為訪仙,是一個普通得再普通不過的江南小鎮,卻因為一個寺廟而名揚四海,這就是慈圣寺。慈圣寺歷史非常漫長,始建于1500前的梁朝時期,代代香火極旺,直到“文革”,被徹底“革”掉, 僧侶還鄉,寺廟拆毀,直到1989年,才由眾多愛佛人士,重建慈圣寺。
慈圣寺既不建于名勝,也不建于高山,卻建在一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訪仙鎮邊,淹沒于市俗之中,然而這些年,其影響力卻日增,甚至超過了名聞遐邇的金山和焦山,中央電視臺、新華社、人民網等國內幾十家媒體均進行過深度報道,究其原因,是該寺與時俱進興建了一個“老年居士安養院”,讓老年人安享晚年。每個入院的老人,每月只需要交納300元的伙食費,就可以享受吃喝住行起居料理至到送終入土,價格便宜得驚人。有些五保戶入寺,甚至一分不收。這吸引了來自全國的大量的老年人,每天都有幾十人要求入寺的申請。而慈圣寺“安養院”只能容納二百余號人,因此,慈圣寺的住持昌法法師每天的工作之一,就是婉言謝絕各方欲入寺的老人。所有媒體的報道,幾乎都是從老有所養老有關懷的角度謳歌慈圣寺,有意回辟了慈圣寺的另兩個功能,一是,對前來“安養”的老人,一概稱為“老年居士”,由高僧與他們同修共進,用佛教信條,日日誦念,讓他們篤信慈圣寺是個超生脫死的凈土正法道場,在此可往西土去,求得真經助往生。已經遠遠超過“安養送終”的功能。怕死是人類的本能和天性,是最本質的焦慮和痛苦,而慈圣寺用佛法對前來安養的老年人進行灌輸,讓他們堅信,只要好好誦念堅信如來,便可求得來生,死亡,就好比是一次小小外出旅行,很快就又回重返紅塵的。這才是最最吸引那些小鬼敲門的老年人的地方,每月300元的伙食費,只有早期入寺的老人和家境的確極其困難的“老年居士”才享有的,隨著數千人打破頭要往里擠,費用日漲,且對尚未入寺真心欲來的“老年居士”每人預收二萬余元“贊助費”,“老年居士”們掏這個錢,絲豪不猶豫,爭先恐后,為的是早點入寺走上求得來生之路。這些,所有媒體在報道時,全忽略了和裝作看不到,他們只說在中國老年化社會壓迫式的到來、全社會都頭疼不已時,慈圣寺另辟溪徑,走出了一條自己特有的道路。
慈圣寺還有一個功能,就是寺廟固有的功能,僧侶成堆,日日誦經,山門、天王殿、客堂、柴房、丈室、大雄寶殿、萬佛洞、綜合樓,次第構建;觀音、彌勒、韋馱、地藏王、藥師佛、釋迦三尊等佛像相繼塑奉;多層寶鼎、香爐、鐘、鼓、磬、木魚、幡等法物法器逐一添置等,一樣不少。這其實才是慈圣寺的核心價值所在。而“老年居士安享院”則成了慈圣寺的一個叫得最響的名片。而佛教輪回以及各種修心寧神去煩入定的佛學練身術與“老報居士安享院”特殊功能的設置,同時吸引了大量在紅塵中遭遇重創、重度焦慮癥、似看破紅塵的青年、中年、壯年人,也入院修行。其中有大學教授、醫師、白領、失意官員,也紛紛前來入寺修行,當然,他們入寺,是需要交一筆可觀的費用的。對這些人,慈圣寺采用一種敞開的情懷,想來就來,隨時歡迎,想走就走,絕不勸阻。這群“居士”,構成了寺廟收入的主要來源,而且,這些“居士”不僅擴大了慈圣寺的社會影響,更能拉來巨額贊助,慈圣寺的香火旺極了。
林紫瑩在將杜子建二千萬的支票撕碎不久,入了慈圣寺。臨行前,給爸爸媽媽寫了封信,“爸爸媽媽,我對不起你們,我總是讓我們為我操心”,“我想安靜,請不要來找我,或許出家是最好的人生路。你們如果還愛我,就請不要來打擾我!绷种境创,大罵杜子建,稱自己瞎了狗眼。心里嘿嘿咬著牙。現在,杜子建通過黃菊香靠上了那棵大樹,自己如果現在為女兒出氣,弄不好自己也被掉到溝里去的。中國的商人,有哪個經得住翻箱倒柜式的查?有哪個敢和政府要員斗?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當務之急,是要趕快把女兒從慈圣寺里拔出來,在他的世界里,女兒入寺甚至出家,是天塌下來一樣的事變,不能接受,絕不能接受的。電話打過去,不接。再打,還是不接,原來,每個“居士”入寺時,都要簽一個協議的,就是必須無條件遵守慈圣寺的一切規定,其中一條,就是從每早五點起床開始,就必須把手機交給一僧,那僧會把所有搜上來的手機置于僻室,任何人都聽不見,晚上九點半規定睡眠時間到時,再還給“居士”。
電話打不通,急壞了林志超和梁淑英,以為有意外,或者紫瑩就是不肯接電話。林志超不得不放下手上重要的生意談判,和梁淑英一起去慈圣寺。夢荷也要跟著去,林志超想了想,哄勸道:“那個地方不是你們年輕人去的地方,聽話,?”車上路,林志超很快就用電話通過關系與慈圣寺的一個藏頭聯系上了。
慈圣寺的路不好走,沒有通衢,也無闊路,在小鎮里扭來彎去,擠擠塞塞,在路人指點下,插進一條小巷,穿過一片田野,一排赭黃色的寺廟赫然顯現。慈圣寺幾乎被淹沒在現在鄉鎮中的。真是不起眼透了。那個聯系好的“藏頭”在門口迎接著“林總”,那藏頭神情平靜淡然,顯然,見過大世面,林志超的路虎車在他眼里就象三輪車一樣,因為寺里的中巴車,都是奔馳牌的。寒暄過后,“藏頭”告訴林志超梁淑英,說現在正是講經時間,你們只能在窗外看看,不能見她。這是寺規。林志超通過窗戶看著盤坐在那里身著女尼服裝專心聽講的林紫瑩,全身顫栗起來。這就是自己的寶貝女兒瑩瑩嗎?她怎么會走到這一步,罪過,罪過,全是自己的罪過。那個杜子建,還是自己竭力把他們湊在一起的。林志超感覺紫瑩是知道自己過來了,但佯裝不知,一心聽講,聚精會神,而一側的梁淑英見此景淚不能禁。那藏頭小聲道:“你們不能這樣,她這是在參悟,與佛融通呢,你們這樣會亂了她的修行的!绷种境土菏缬⒅荒芡似б贿,苦苦等著,直到中午十一點半,講經才結束,幾百名“居士”有條不紊一如戰士出操一樣整齊地從大堂里出來,排著隊前往食堂。林志超和梁淑英起身迎林紫瑩而去。林紫瑩遙遠地望著他們,神思似乎在遠方,梁淑英揪心而小聲地叫著“瑩瑩”,林紫瑩機器人一樣看著梁淑英,冷漠地看了半天,機械地說:“我給你們留過言,請你們讓我安靜一段時間,不要來看我的!绷菏缬⒉⒉徽孀鞔,而是把一大把東西遞給她,“我知道這里只能吃素的,我也不能破壞這里的規矩,我給你帶來些牛奶和紐崔萊,還有巧克力,給你增加些能量!闭l知林紫瑩并不接受,道:“這是不可以的,入寺必須吃寺里的東西,統一的,每人都不能另行一套。那樣會破壞寺里的規矩的!庇终f:“媽,爸,我在這里很好,你們真的不要操心,請你們不要再來看我,行嗎?讓我安靜一陣子,把一些事想想明白。你們回吧!毖粤T朝林志超和梁淑英緩鞠一躬,排入了打餐的隊伍。
梁淑英望著女兒木然而去的身影,淚流滿面。
林志超則雙手合十,對藏頭道:“這位師傅,能不能引薦我去拜見你們一下你們的方丈?”
藏頭畢恭比敬回了禮,“阿彌陀佛,大師忙碌異常,想叩拜他的人,排到一個月之后。我一定把你的意思轉達給他,您請等我的消息,行嗎?”
林志超點點頭,說了聲:“不好意思!”
林志超旋即覓一僻角,取出手機,電話打給市府一個官員。不一會兒,那藏頭恭恭敬敬前來對林志超深鞠一躬,道:“我們方丈請先生過去!”
如天下所有的寺廟的主持一樣,慈圣寺的方丈生得一臉福樣,面潤圓融,慈祥和藹,彬彬有禮,只是面色偏白缺乏生機與血色。互相敬過禮,幾句寒暄后,林志超說:“聽說這慈圣寺‘文革’時已經荒廢,后經大師多年多方奔走,勞苦多年,慈圣寺香火才又興旺起來,遠近聞名,慕名而來者絡繹不絕,但苦于經費,寺院局促,讓許多信徒掃興而歸,我雖財力有限,但有心為慈圣寺盡些綿薄之力,愿意捐出500萬香火費,聊表我對慈圣寺的一片敬意!”
方丈微微頷道,露出如來般的笑意,朗言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善行有布施、普濟、捐助,而捐助香火,則是善善之上善,因可借我主如來,普渡眾生,解危蕓蕓。多謝施主損助,我替佛主釋迦牟尼向您叩首,您的字號,將記載于慈圣寺功德碑上,萬古流名。”
林志超道:“謝謝方丈!刻字留名就不必了。今天拜見方丈,有一事相求。小女紫瑩,因生活中遇到些麻煩,一時無法開解,現在已經入慈圣寺,我們做家長的很是著急,我們不希望她遁入空門,清凈六根!绷种境f到這里,暗想,誰又能做得到清凈六根呢,六根仍人之所依,人之本能,清則折,折則苦,清凈其實只是一種逃脫,一種駝鳥式的掩藏。林志超曾參與過長江商學院MBA學習班,成員不是高官,便是富賈,還有想通過這個學習班結識廣泛的有價值的人脈的高級公關人士,學費極貴,學程經常邀請各方名士、專家和“大師”請來講課,一次請來高僧,專講佛學,談及“六根清凈”,令林志超不以為然,所謂六根,是指人生六門:眼、耳、鼻、舌、身、意;六門生六塵:視,聽,嗅,嘗,覺,知;六門合六塵則生六欲:色、聲、香、味、觸、法。三而合之,便有眼喜視色、耳喜聽聲、鼻喜嗅香、舌喜嘗味、身喜接觸、意喜知情。然而,人心亦隨之而行。長春子曰:人有耳、目、口、鼻、身體之感,而成心中之欲,由是有愛、憎、喜、怒、憂、樂。愛過則傷精,憎過則傷氣,喜過則傷脾,怒過則傷膽,憂過則傷肝,樂過則傷神。所以,六根本來清凈,因被六塵纏繞,失其本德。然,根雖有六,體本是一。是則一根返源,六根成解脫。在林志超看來,所謂“六根清靜”,就是讓人無欲無思無念無知無感,只做一個渾沌未開的肉團團,與天神通感。事實上,這個境界,沒有一個人能真正做到,問題是,這個過程人從內心到肉體都要經歷漫長的煎熬與掙扎。人的所有快感都是和欲望關聯在一起的,若無食欲,肴便不香。世間那么多美味佳肴,人生一世,為什么不去好好品嘗,偏偏僅食幾道素食呢?但信者若騖,莫可奈何。沒想到寶貝女兒林紫瑩居然也走上這條道。一定要在她剛剛起步時,把她拉回來!
林志超繼續說道:“還有勞方丈,方便之時,奉勸她幾句,我們做父母的,還是希望她過平常人的生活。您的話,她一定會聽進去的!”林志超暗襯,為這幾句話,我已經掏了五百萬。方丈可真是字字萬金呀。
方丈雙手合十,依然掛著那職業性的微笑,淡然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俟佛心開化,自然回歸紅塵。老納不便置喙。一切自由我主定篤!”婉言謝絕了。
結果,林志超憋著一肚子的不快離開了慈圣寺。五百萬算是扔到水里了,商業法則在這里一點都不管用。
但必須把紫瑩從慈圣寺拉出來。在他看來,如果女兒真的昄依佛門,不僅是自己人生的失敗,也不會給女兒帶來真正的幸福。寺廟,只是塵世的避難所,而避難,只能是一時的,而不能是永生的。
想了多策,均不為佳,思來慮去,最終來找陳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