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赤壁懷古
作者:
李海年 更新:2017-02-11 15:55 字?jǐn)?shù):2656
且說阿海隨著貝貝再次浮上水面,發(fā)現(xiàn)幾十個昂起頭顱的家伙露在水面上,他以為是揚(yáng)子鱷。
“老兄,你看花眼了!”貝貝笑呵呵地說,“它們不是揚(yáng)子鱷。”
阿海擦了擦眼睛,再仔細(xì)一看,原來是一群跟貝貝一樣的白鰭豚,它們正在白鰭拜江呢。
貝貝趕緊把阿海介紹給大家,大伙一聽說阿海是為熊貓家族尋找新家園的,紛紛說到我背上來,到我背上來。于是阿海輪換著騎在那群白鰭豚身上在江面上前行,偶爾也單獨搞個蛙泳、仰泳、自由泳,有時還跟白鰭豚搞游泳比賽呢,過往船只上的人們看到這個奇景無比嘖嘖稱贊。
走了一段路程,阿海覺得還有一事不明白,“貝貝,其它白鰭豚在水里是如何找到你的呢?”
“其實,我們白鰭豚視覺很差,”貝貝說,“雖然我們目光渾濁,但能和蝙蝠一樣,也具有先進(jìn)的聲納系統(tǒng),對物體的感應(yīng)能力遠(yuǎn)比肉眼敏感。”
“我們熊貓沒有這個功能。”阿海說。
“是嗎?”貝貝感到有些詫異,她說,“我們白鰭豚能夠發(fā)出兩類聲信號。一類是超聲脈沖串信號,用來探測環(huán)境、探測目標(biāo)、捕食避敵。”
“另一類呢?”阿海問。
貝貝說,“另一類集中在聲頻范圍,幾乎是純音的連續(xù)信號。這類聲信號是白鰭豚之間互通信息的信號,也可以是白鰭豚在獨處時表達(dá)情感的方式。”
阿海連連贊嘆,“真是大開眼界啊!”
在此后的時日里,白鰭豚們護(hù)送著阿海走走停停,一路向東。每到一處,貝貝和她的伙伴們總是像個導(dǎo)游似的,爭相喋喋不休給阿海講解風(fēng)景名勝,什么西陵峽啦,什么兵書寶劍峽啦,什么牛肝馬肺峽啦,什么燈影峽啦,什么劉備借荊州啦,什么洞庭湖岳陽樓記啦等等景點的典故,一一向他道來。
此外,在這段路程里,阿海先后遇到江豚、白鱘和中華鱘等多種水生動物,貝貝總是熱情地把阿海介紹給它們認(rèn)識。
這天早晨,阿海和貝貝它們一行走過洞庭湖段長江后發(fā)現(xiàn),河道變直了,江面變寬了,水流也不那么湍急了。又走了大約一百多里的路程,忽見江南岸有一座懸崖峭壁橫空出世,好似鯤鵬展翅,激起層層浪花;又如戰(zhàn)馬奔騰,踏碎長江煙波;更像倚天利劍,欲斷浩瀚江流。
“好一處獨一無二的美景啊!”阿海連連發(fā)出了贊嘆聲。
或許是觸景生情吧,貝貝昂起頭在江面上高唱了起來: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
“多么美妙動聽的歌聲啊!”等貝貝唱罷,阿海和其它白鰭豚紛紛鼓起掌來,然后驚喜地問道,“貝貝,是不是赤壁到了?”
“沒錯,這里就是赤壁古戰(zhàn)場。”貝貝說,“相傳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月十三日,孫權(quán)、劉備聯(lián)軍借助風(fēng)勢,動用火攻,大火一炬,葬送了曹操二十六萬兵馬,東吳和劉備的軍隊乘勝追擊,直到南郡,曹操率殘部北歸鄴城。周瑜大軍高奏凱歌,回軍赤壁,在那大帥部樓船上舉行得勝宴會,把酒慶功,酒醉之余,拔劍起舞,邊舞邊歌曰:臨赤壁兮,敗曹公,安漢室兮,定江東,此山水兮,千古頌,刻二字兮,紀(jì)戰(zhàn)功。歌罷,提劍在懸崖上深深刻下了‘赤壁’二字。”
“好一個赤壁之戰(zhàn)!”離赤壁磯越來越近了,阿海一邊用手指著右前方一邊高叫著,“貝貝,我看到赤壁二字了!”
赤壁磯頭就在赤壁山下的長江邊,大小粗細(xì)的亂石錯疊在岸邊和水面,那剛勁有力的紅色“赤壁”二字就嵌刻在臨江陡峭的巖壁上。
“貝貝,我想到赤壁看看,可以嗎?”阿海請求說。
“好的,阿海。”貝貝說著把阿海送到赤壁磯下。
站在亂石磯頭,極目遠(yuǎn)眺,阿海不由得遙想當(dāng)年火燒赤壁的情景,那是一場多么氣勢恢宏、場面宏大的戰(zhàn)爭啊,風(fēng)猛火烈、鼓聲震天、千軍萬馬廝殺在一起,死傷無數(shù)、血流成河……
縱然從前的故事讓人驚心動魄、浮想聯(lián)翩,縱然眼前的美景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但阿海心里最關(guān)心的還是希望能早日尋找到熊貓新家園。
走下赤壁磯,阿海重新回到江邊,他朝著江里的貝貝問道,“貝貝,赤壁附近有竹林嗎?”
貝貝想了想說,“據(jù)過往的商人和打魚的漁民說,在赤壁東邊不遠(yuǎn)處好像有一片很大的竹林,你不妨到那里去看看。”
“沒錯,我也聽說過。”一個白鰭豚說。
其它白鰭豚也附和著說,“有。”
“太好了。”一聽說有竹林,阿海立刻精神百倍。
“我們在這一帶水域等你,等你看好了之后,就到這里喊我的名字,我會在這里接你的。”貝貝用胸鰭朝阿海來個飛吻說,“阿海,你去吧!”
“謝謝貝貝,謝謝各位,再見!”與貝貝它們道別后,阿海就朝著赤壁山東邊走去。
在行走的過程中,阿海發(fā)現(xiàn),路兩旁偶爾會遇到一些零零散散的小竹林,但村民和村莊逐漸多了起來,于是他就采摘一些竹子偽裝自己,然后一邊走一邊吃著那些幼嫩的枝葉。為了減少和降低與人類遭遇之后而產(chǎn)生的不必要的麻煩,阿海決定放棄走大路,專揀那些人煙稀少的走小路。
功夫不負(fù)有心人,阿海走了大約二三十里的路程,果然有一片很大很大的竹海闖入他的眼簾。
置身這萬頃碧波的竹海,阿海真想大喊大叫一番,要知道,這是自己歷盡千辛萬才找到的呀!看,那蒼翠挺拔的老竹,如同一把把利劍直插云天;而彎彎的新竹,又似柔情似水的少女;漫步竹林深處,兩旁翠竹夾道,竹葉輕拂面頰,顯得萬般溫柔,寧靜和典雅。
阿海的心醉了!正當(dāng)他準(zhǔn)備美美飽餐一頓時,忽隱隱約約聽到嬰兒的哭聲傳來,那哭聲一高一低、一粗一細(xì)。順著哭聲找去,阿海來到一個小溪邊,發(fā)現(xiàn)有兩條頭部扁平、鈍圓,體色黝黑、體形扁長,尾圓形上下有鰭狀物,四肢很短的家伙正趴在水邊張著嘴嗷嗷叫。
“娃娃魚,你們好,你們在干什么呢?”熊貓王國的河流池塘里有一些大鯢,所以阿海一眼便認(rèn)出來了。它的叫聲像嬰兒的哭聲,因此人們又叫它“娃娃魚”。大鯢是兩棲動物物中體形最大的一種,全長可達(dá)1米及以上,體重最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點類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壯扁平。
那兩只大鯢抬起頭,眨動著四雙小眼睛,其中一個個頭小一些的大鯢說,“我們在練嗓子呢,你是誰?”
大鯢的體色可隨不同的環(huán)境而變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若不仔細(xì)看很難發(fā)現(xiàn)。阿海說明來意,然后問,“這里是什么地方?”
那個個頭較大的大鯢說,“這里叫星星竹海。”
“星星竹海——好好聽的名字。”阿海非常興奮,“那你們知道這個竹海有多大嗎?”
“大概有十多萬畝吧。”個頭較大的大鯢說。
阿海屈指算了算,這個竹海還真不小,如果把整個熊貓家族遷來,這里的竹子夠吃上一年半載的。他剛想開口說什么,忽聽身后有一個聲音高叫著,“這個家伙在這呢,別讓它跑了!”
阿海轉(zhuǎn)身一看,只見好幾個人正兇狠狠地從他來時的路朝他猛追過來,他們手里有拿繩子的、有拿鋸子的,還有拿斧頭的。其中一個人手里提著銅鑼一邊敲一邊大喊:
“抓住大熊貓,重重有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