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松、竹、梅——文博淵
作者:
昆山少年文學院 更新:2017-02-14 16:14 字數:778
自古以來,松、竹、梅一直被人們稱為“歲寒三友”。
松,松樹。它隨處可見,是平凡的。然而,它那堅韌不拔的精神卻值得一談。夏天,它不怕酷暑雷電,挺拔如筆,為人們遮風擋雨,帶去清涼如許;冬天,它不怕嚴寒冰凍,頂著一身厚重的鵝毛大雪,筆直而又頑強的屹立在那里。從古至今,松被許多詩人所贊美,并寫下了傳誦千古的詩句,如陳毅元帥的《詠松》: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這首詩贊美了青松的常青耐寒,孤傲和頑強的生命力。一直以來,松柏那頑強不屈的品格都值得我們學習。
竹,也是平凡的,但它那不屈不撓的精神實在是讓我佩服。你看它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歷四時而常茂”的品格而叫人們稱贊不已。清代最愛畫竹的鄭板橋這樣寫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此詩贊美了竹子不屈不撓的風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稟性。我最喜歡的北宋詞人蘇東坡在自己的院子里種滿了松樹和竹子,他經常跟人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可見,不凋常茂的竹子是多么受人歡迎啊!
梅,是堅韌的。堅韌到寒風刮得越猛,它就開得越盛。古代詠寫梅花的詩句當屬最多了,如宋朝王安石的詩: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梅花詩人”陸游這樣詠梅: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梅,枝干蒼勁挺秀,寧折不彎,迎風斗雪而怒放,最先給人間透露了春的氣息。
我愛松、竹、梅,更愛這“歲寒三友”不屈不撓,孤潔傲岸的品格,而這不正是幾千年來我們中華民族堅韌不拔、奮斗不息的精神之魂嗎?
昆山國際學校四(8)班 文博淵
指導老師:袁干斌
老師的話:
自古以來人們愛把松、竹、梅稱作“歲寒三友”。小作者借對這三者的描述,表達對堅忍不拔、頑強奮斗精神的贊美。文中引用了許多古人的詩句,既體現了小作者對古典詩文的涉獵,也為文章的語言表達增色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