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風好家訓受益一生——沈菲
作者:
昆山少年文學院 更新:2017-02-22 16:08 字數:1392
中國諺語有句話,“家興出孝子,家敗出妖孽。”事實上也的確如此。良好的家風如陽光,照耀萬物,使祖國的花朵更加燦爛;良好的家風如雨水,滋潤萬物,使希望的樹苗茁壯成長;良好的家風如微風,輕拂萬物,使鮮嫩的青草充滿活力。總之,好家風好家訓讓我們一生受益。
回望古今中外,那些有所作為的人,不論功績,不論高低,不論職業。首先都有良好的品格。而良好的品格,定然是建立在良好的家風家訓之上。所以說良好的家風家訓是做人,做一個品行端正的人的基礎。
現代社會,經濟水平和科學技術急速發展。可是現代人的素質卻沒有太大的提高。那些路邊的小混混,大都是一二十歲的小伙子,他們現在本應該是充滿活力與朝氣的,本應該是滿腔熱血,前途美好的。可是他們卻整天游手好閑,抽煙酗酒。其中有些還是未成能夠年的學生。早早走出校園,泡網吧,頂撞父母,甚至是離家出走。是什么讓他們走上不歸之路?是什么讓這些純潔的白紙變得滿目瘡痍?我想,問題出在家庭。這些小混混往往是沒有規矩,素質低下的,他們之所以變成這樣,一定是因為沒有好的家風,沒有好的家庭環境。家風能使人進步,也能使人落后。好的家風使人茁壯成長,壞的家風使人誤入歧途。
在家庭的家風家訓中,父母是關鍵人物。沒有好的家風可能是因為父母不重視,也可能是因為父母沒空管。但是,教訓是慘痛的,父母只有建設好的家風家訓,才能讓孩子少走彎路。只有創立良好的家風,才能構建一個美好的壞境。
我非常贊同上面的觀點。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人生。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最注重的就是家風家訓。從遠古到現代,父母的教育一直是很重要的。
其中最著名的要屬南北朝時期的顏子推。顏子推生于亂世,長于戎馬,他本著“務先王之道,紹家業之業”的宗旨,寫成《顏氏家訓》一書來訓誡子孫。顏之推主張早教,主張愛子與教子結合,反對溺愛。在教育上還主張要勤奮學習。他非常強調對子女進行自立教育,還注意到實踐的重要性。在他看來知而不能行,與不知同。顏之推以自己的真知灼見對家庭教育問題做了總結和概括,豐富了我國古代教育的內容。《顏氏家訓》對后世影響巨大。歷代統治者都十分推崇,甚至認為“古今家訓,以此為祖。”這對我們今世也有深遠影響。
著名的教育家、理學家朱柏廬也非常注重家風的養成。他的《朱子家訓》全文只有506字,卻集儒家做人處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義博大精深。
還有一個例子是唐太宗。在歷代家訓中,帝王家訓占有特殊位置,其代表作之一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戒皇屬》。唐太宗非常注意對皇子們的教育,經常告誡后代,應當遵守道德規范,加強道德修養,掌握治國之道。
那么,好的家風是否分大小?好的家風又該如何培養呢?
好的家風不分大小。好的家風應該從平常的點點滴滴做起,這不一定要是什么大戒、大訓,而要從平常的小事做起,如:見到師長要問好;背挺直,別駝背;吃飯不要浪費……這一個個小小的家訓都會成為我們的優點。
奧黛麗•赫本說過,“若要優美的嘴唇,要說友善的話;若要可愛的眼睛,要看到別人的好處;若要苗條的身材,把你的食物分給饑餓的人;美麗的秀發,在于每天有孩子的手指穿過它;若要優雅的姿態,走路時要記住行人不只你一個。”要想讓家風家訓真正發揮它的功效,我們一定要去執行,還要懷有一顆充滿感恩和仁慈的心。
好家風好家訓要從小養成,從點點滴滴做起。記住,父母非常關鍵。只要你有了好的家風家訓,就一定能成為一個文明人,成為一個成功人。
陸家中學 初三(13)班 沈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