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記憶恢復的前兆
作者:
青蕊兒 更新:2018-02-28 16:43 字數:1899
坐出租車回到家后,明朗去廚房滾蔥姜水,靜好一個人蓋著被子,靜靜地在床上躺著,大腦昏沉,時而清晰,時而模糊的畫面一個個紛至踏來。有些片斷在她的腦海里上演著。她突然明白過來,原來自己的記憶在慢慢地恢復。
她想起那個穿旗袍的女子,原來就是自己的母親。她叫凌微,她給她的女兒起名叫小唯,寓意:她是她生命的唯一,她還有一個小她四歲的弟弟,母親把他送去參軍,服兵役是每一個中華男兒應盡的義務,保家為國更是男兒的責任、擔當。
只是靜好的記憶是斷斷續續的,就像一個個片斷,很多回憶還是空白。她皺著眉頭使勁地想,可就是想不起來,比如,她車禍前到底發生了什么?母親為什么會決絕離開他們?她的父親現在在哪里?
很多謎團都在等待揭開謎底,可是她的腦子出現退化,時不時處于短路斷電情況,她也是無能為力。突然靈光再現,她想起她鎖在檀木箱子里的母親的日記,她決定從里面找出蛛絲馬跡,也想重新認識母親的短暫、命運多舛的一生。
從書架上小心翼翼地捧出箱子,她的唇邊又浮現出溫情的微笑。檀木氣息寧靜,圣潔內斂的香味經久百年依舊裊裊鉆入鼻空,就像明朗身上繚繞不散的檸檬香,團團包圍下的她心安、平靜、坦然、不驚。
檀香是神圣之木,在我國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它是一種古老,神秘,具有多種功能的珍稀樹種。在宗教領域,檀香被奉為“圣樹”,古老的梵語手稿記載它是人神之間交流的神秘物質,是祀佛圣品。素有“百年成材,千年不腐,蟲蟻不蛀”的經典說法,是收藏界炙手可熱的寵兒。這個檀木箱子不大,長約30公分,寬約20公分,上面雕刻著喜鵲戲牡丹的圖案,浮雕鏤空的技術,彰顯木匠高超的手藝。靜好還記得,這是在古玩城的一家老店買的,當時只是欣賞紅木家具,無意間竟被博古架上陳列的檀木香吸引住了,暗紅色的木紋,獨具匠心的做工,讓她的目光久久不肯移開。
精明的老板巧如舌簧地介紹自己手中的這塊無價之寶,“這是百年檀木,至少有三百年的歷史,俗稱黃金木,真正的皇室之木,帝王首選,招財之木,放在家里可以發家之富,做成珠子,戴在身上,可以安神僻邪。乾隆皇帝25方寶璽中經常使用的就是一尊檀香木制成的‘皇帝之寶’,御書房、后宮別院,木質品多數都是用檀香木制成的,熏爐里焚的香也是用上等檀香入料,檀香燃燒時香味沉靜、清甜,能使人心平氣和,起到調節人體氣血運行,疏通人體氣機的作用。”店老板滔滔不絕,雙目放光。
“我這個檀木箱,上過《鑒寶》,專家都明確無誤的鑒定為清中晚期的皇室供品,后宮妃子的首飾盒……”
“莊妃用的還是宜主子用的?”朱明朗猛地幽了一默,明明就是一個仿明清時的現代品,到他嘴里搖身一變就成無價之寶了,此物只遇不可求,錯過了就再也遇不到了。可偏偏喜鵲戲牡丹這個圖案竟然就那么眼熟,它就那么眼熟。他小時候外婆給他做的棉花被子用的墨綠色緞子面上,圖案就是喜鵲戲牡丹。
靜好撲哧一聲笑了,明朗假裝咳嗽了幾下,老板神色一愣,問:“誰?誰用過?……”敢情這還是一個行家里手,真人不露相啊!
“專家沒有給你說過歷史上那位名人用過?讓我們也長長見識,回頭朋友來訪,也可以鑒賞說教一番。”明朗壓住笑,一本正經地問。
“這,這個真沒有,我只知道這是皇室家的東西,清政府敗落后,就流落民間了,正巧到我手里,這叫緣分呢!”四十多歲的老板一往情深,言語中含滿不舍。
是不是古董,靜好并不在乎,只因喜歡,經過討價還價,老板從2萬降到5000。
“要不是現在生意不好做,低于二萬我是絕對不會賣的,因為資金緊張,只能忍痛割愛了,你們這兩個年輕人可是揀了漏了。”老板長吁短出,生無可戀的表情,靜好現在想來,還是可笑。
走出古玩城,靜好和明朗相視而笑。明朗還問她一句:“靜好,你知道嗎?檀香木也叫情侶木,意蘊忠貞。”說這句話的時候,靜好正得意洋洋地將寶貝緊緊地抱在懷中,一邊咧著嘴笑,聽了他的話,她的笑瞬間僵在臉上,“真的,假的?”她的腦子飛速運轉著,回想著店老板的專業術語介紹,“老板好像沒說,不會是你杜撰的吧!”
明朗給了她一記白眼,“去問度娘。”一副朽木不可雕也的無奈神情。
回到家中,他們一起問百度,共同學習檀香木的知識,靜好越是愛不釋手。
“靜好,這以后就是你的首飾盒了,我會買很多首飾送給你。”
“我不喜歡戴首飾,你送我這個箱子就已經是給我最好的禮物了。”靜好巧笑倩兮。
明朗依舊陪著笑,用暖暖的目光望著她,可心在滴血,臉上依舊神情燦爛。
從靜好老家回來后,母親的日記本就一直放在里面,在她的心中,這才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物品,首飾遠沒有母親的日記重要。
靜好母親——凌微的日記并不是天天記錄,準確的說是由一篇篇生活的隨筆組成的,有時二三天寫一篇,有時半個月寫一篇,有時一個月也不見寫一篇。透過母親的文字,她更懂母親,母親也像復活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