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絡文藝: 下一個偉大時代的入口?
作者:
網絡文藝編輯室 更新:2017-06-06 20:17 字數:2920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文藝座談會的講話中指出:“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改變了文藝形態,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藝類型,也帶來文藝觀念和文藝實踐的深刻變化。”“網絡文藝”的概念第一次浮出水面,“新文藝群體”也第一次呈現于社會公眾的面前。
2015年11月9日,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強調:“大力發展網絡文藝,加強文藝陣地建設,推動優秀文藝作品走出去。”“大力發展網絡文藝”進入到國家頂層設計的思路、邏輯和智慧之中。
2016年4月19日,習近平主持召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指出:“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做強網上正面宣傳,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滋養人心、滋養社會,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為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對“大力發展網絡文藝”“建設網絡輿論陣地”提出標準和要求。
習近平同時指出,我國有7億網民,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也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而這7億網民,正是網絡文藝的創造者、接受者和傳播者。
根據權威機構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所發布的《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17年1月)》:
截至2016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31億,全年共計新增網民4299萬人。互聯網普及率為53.2%,較2015年底提升2.9個百分點。中國網民規模已經相當于歐洲人口總量。
各新興網絡文藝主流類型的用戶規模數分別為:中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5.45億,其中手機視頻用戶規模為接近5億,網民在微信、微博等主流APP上觀看短視頻的行為變得更加普遍;網絡音樂用戶規模達5.03億,其中手機網絡音樂用戶規模達到4.68億,較去年底增加5152萬;網絡游戲用戶規模達到4.17億,其中手機網絡游戲用戶規模較去年底明顯提升,達到3.52億;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到3.33億,手機網絡文學用戶規模為3.04億; 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到3.44億……
上述基本數據表明,網絡文藝的用戶和產業規模,已經形成龐大的體量和影響力,并呈現出繁榮發展的可持續發展的態勢和趨勢。
以網絡文學的市場相關數據、用戶調查結果和發展現狀與趨勢為例,根據第三方商業研究機構速途研究院于2016年2月18日所發報告:2015年網絡文學市場規模增長至70億元,預計2016年有可能達到90億元,環比上漲28.6%;預計2016年國內網絡文學用戶會達到4.5億人,網絡文學用戶在網民中的滲透率將達到64.3%……網絡文學進入“泛文化娛樂全產業鏈”的生態、業態和形態發展體系,并成為其“超級IP(版權或知識產權)戰略”的價值洼地,迎來一個跨界融合、高速發展的嶄新時代。
這些數據表明,現在,每三個中國人中就有一個是網絡文學的讀者;甚至,每兩個中國人中就有一個是網絡文藝的受眾……龐大的用戶規模和需求,正在改變當下文化和文藝的整體格局,重塑社會主義新文藝領域的形態與業態、機制與體制、生態與環境,成為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新增量。
1、網絡文藝形成“超級IP”的巨大商業價值鏈
經過21世紀第一個黃金十年的孕育和培養,自2010年肇始、2011-2012年升溫,到2013-2014年勢頭旺盛,直至2015-2017年,以網絡文學、網絡游戲、網絡影視等為代表的網絡文藝,在整個泛文化娛樂全產業鏈中,引爆了“超級IP(版權)”熱,成為現象級潮流。“IP”(Intellectual Property)這個原意為“知識產權”或“版權”的國際通用法律概念,被轉譯成一種作為泛文化娛樂全產業鏈的內容價值洼地和故事創意源泉的“版權內容與價值”概念。
以知識產權為核心的網絡文藝泛文化娛樂全產業鏈展現出了錢景和前景巨大的商業、行業、產業鏈價值,已經形成“泛文化娛樂全產業鏈”的“超級IP”巨大的產業價值鏈和商業生態圈,形成了堪與好萊塢電影、日本動漫、韓國影視劇等一競高低甚至是彎道超車的未來“文化軟實力”戰略抓手。
2、網絡文藝重構了“意識形態”龐大的新輿論場域
網絡文藝已經重構了當下“國民意識形態”特別是“青少年價值觀念”重塑的時代語境和場域,成為網絡內外互動、國內外聯動“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闡釋中國特色”,爭奪輿論權、話語權和文化領導權的前沿陣地。
網絡文藝龐大的需求暗流、市場體量以及引爆的巨大社會潮流,迅速改變了中國文藝和世界文化戰的整體發展格局,重構了意識形態戰的主要場域,以及塑造價值觀念的重要語境,尤其是它在大眾文化消費、國民閱讀和青少年成長教育中的巨大的作用和影響力,使得網絡文藝已經成為重建國民意識形態體系、重構社會主流價值觀念、重塑文化軟實力、重建中國“國家形象”傳播,特別是重建中國青少年的自我意識、文化建構和族群/國家與民族認同的重要路徑。
3、網絡文藝具備服務國家戰略大局的新增正能量
網絡文藝在服務國家大局如“三大壹號國家戰略”、“知識產權強國”、五大國家發展新理念、中國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和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等中國道路“項層設計”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戰略中,越來越具有“IP(知識產權)即生產力”等基層創新的決策、理論和實用價值,成為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新增正能量。
從《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京津翼協同發展戰略”、“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等我所概括的“三大壹號國家戰略”規劃發布,到十三五規劃“五大國家發展理念”,再到從《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深入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國務院關于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若干意見》……黨和國家打造“知識產權強國”、以“自主知識產權創新”促進經濟轉型并形成國家發展模式,通過“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等思路、邏輯和智慧的“頂層設計”漸成雛形。
從“頂層設計”到“基層創新”,網絡文藝為我們提供了一系列從“知識產權強國”到“超級IP強國戰略”宏觀戰略、理論前沿和重大業務課題,如:網絡文學/音樂/演出/動漫/劇、微電影等網絡文藝全產業鏈漸成時,如何治理管理和扶持與重塑其形態業態和生態?主導其內容創意創新?并掌控其輿論權、話語權和領導權?如何服務于“三大壹號國家戰略”、“知識產權強國”、五大國家發展理念等中國道路新理念新思路新戰略,并付諸實踐?如何在“自主知識產權創新”驅動地方到中國-世界命運共同體形成新發展模式中,探索實踐“超級IP戰略”驅動“強國”路徑?
最重要的是,在當下中國最亟需打造的三大主流“國家/國民文藝作品”的新文化運動和新文藝工程之中,網絡文藝具有深厚的發展動力和潛力。
一場新文藝的大變局勢在必行。網絡文藝在其中的角色與作用、責任與使命日益突現。
但是,時至今日,網絡文藝已經成為人人皆知的流行詞,一系列重要的概念和問題卻仍然沒有得到厘清:
什么是網絡文藝?它的成就與特點、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是什么?當下網絡文藝發展存在的問題是什么?大力發展網絡文藝,對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有何重要地位和作用?我們要如何做,才能大力發展網絡文藝,促進社會主義文藝的繁榮發展,樹立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筑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文藝高峰時代、推動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和全球治理體系變革、重建世界新秩序,以“中國方案”重塑中國和世界“命運共同體”?
是對這些重要的概念和問題作出求解的時候了。于是,“中國網絡文藝詞典”應運而生……
本文來源:網絡文藝日報
本篇執筆:莊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