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息之地
作者:
廿羅 更新:2018-02-27 12:25 字數:1791
總有那處棲息的地方
我慶幸我有一家這樣的人。
朱自清的《背影》酸了多少兒女的心,濕了多少父母的淚。仍舊清晰地記得父親送我坐客車來讀書的那天。
天還未大亮,朦朦朧朧,霧氣連成一片,河岸這邊望不清那邊,九月的天氣,風打在臉上,生疼。我早已起了床,行李早已經收拾好,放在樓下(我住的地下室),九月仍舊是農活吃緊的日子,爸爸每天晚上都要去守著煤火,就害怕烤砸了唯一的經濟來源,唯恐自己的女兒不能讀書。凌晨4-5點還在守著一家人的財源,好不容易瞇一會兒,又因著我要遠離家鄉奔赴南京求學,老爸也沒睡安穩,早早的就醒著。老爸叫我等在樓上,他撐著疲倦身子下樓拿我的行李。他說:“女兒大了,行李做父親的拿不了幾年了,以后就叫我去拿,你只管等我就好。”
四周靜悄悄的,鄰居還在睡覺,只傳出幾聲雞鳴幾聲狗吠,霧氣彌漫著四周,前方一片朦朧,黑漆漆看不清……家里微弱的燈光在迷霧中散發出一絲絲暖意,我攏了攏身上的外套,看著迷糊不清的前方,生下一絲絲懼意。
父親用的交通工具僅僅是一輛摩托車,我初中之時父親賒賬得來的,也已經有6-7個年歲了,父親把行李系好在車位,母親叮囑我幾句便不再言語,我家離鎮上坐客車的地方半個小時的車程,父親載著我和我的行李。
一路上我與父親都未語,到了對岸,我終究舍不得,回頭看一看我的家(一所小平房,加一個地下室),未明亮的天,霧氣連連的對岸,只看得昏黃的燈光,窗邊站著模糊的身影,我識得是母親。我竟明那時母親的神情,必定是淚眼婆娑,依依不舍。凌晨本就清冷,母親單薄的身子站在那兒,我終究沒忍住眼淚。車子還未離家幾分鐘,我便已經是思鄉思家了,顧不得父親還在開車,我便已經掏出手機撥了母親的電話,母親的號碼早已熟記于心“媽,我走了,你進去吧,天還沒亮,你繼續睡覺吧。”我盡量憋住哭著的聲音。
“梅啊,我曉得你思家,我曉得你愛哭,我也想哭,但是我現在不哭,我哭的地方不在這些。我想著,我的女兒是去上大學,不是勞改不是坐牢,有什么好哭的,多少人高考,大學不是容易考的,安心去讀書,奔個前程,你爸爸和我辛苦賺錢也不枉然了,你也不許哭,又不是見不到了,這是值得高興的事情,不能哭。哭也沒有用,你終歸要長大,我和你爸終歸會有一天離開你。”母親的身影還在窗前,仍舊模糊,母親的聲音卻是那樣的鏗鏘有力,雖然夾雜著一絲絲壓抑的哭聲,我明白,母親讓我寬心。
到了鎮上,客車還未到,天也沒有亮透,我也再看不到窗邊模糊的身影了。父親拿下我的行李,一再囑咐我路上小心,他說:“你也長大了,該出去闖一闖,我想著如果親自送你去讀書,能送你一次,卻不能送你一輩子,你識得字,你是聰明的,腦袋是靈活的,我也該放手。家里農活丟不開,你的書費就指望這些農活,不能不仔細,我雖沒錢,但是供你讀書還是能行,怎么也不能讓你去貸款,讓你讀不成書。路上一定小心……”
父親那天凌晨說了好多好多話,他從未一次和我說過這么多話。父親雖小學畢業,但人也傲骨,不會對別人低三下四,我清晰的記得,父親放好我的行李,買了一包自己只能過年才會買的煙,仔細的點著一根,遞給司機,小心翼翼的堆著笑臉,央求司機一定將我平安送到南京。我坐在車廂里,那一刻的感覺,當真是不能描繪的,為人子女,為人父母……我父母做到此種地步,我這個為人子女的該如何報答……
我來大學快一年了,難免與同學朋友有小摩擦,我一直忍著不告訴父母,免得他們操心。母女連心,母親總能知曉我的心思,只叫我爸點醒我,教我為人處世的道理。也不點破我那一份淺薄的孝心。父親說:“得饒人處且饒人,與人方便便是與己方便,不是所有人都有義務對你好,你得學會將心比心,學會保護自己。做事要適度,做人要圓潤不要圓滑,把握好度。”
我慶幸有這樣的一家人,父母從不逼迫我做自己不喜的事情,他們尊重我的選擇,給我翱翔的天空,從不控制我的翅膀。我慶幸我始終有著這一處棲息地,我知道不管我飛多高,我始終是我父母的女兒,我明白,不管我我遭受多大委屈,我的父母他們仍舊在那個棲息地等著他們的女兒。盡管他們的女兒不足夠優秀,但是他們要的只是女兒一生平安。母親常告訴我:“身體最重要,一定要吃飽,不要省錢,在吃的上面,無論如何不能少,能學多少是多少,牛拉太重的土都會脫毛,你有多大的能耐就做多大的事。”
我慶幸,我有這樣的一家人,我愛他們,或許說愛都已經太輕。我只要記得,不管多累,多苦,有那么一群人等著我回家。總有那么一所棲息地,那里全是幸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