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古街舊事
作者:
竹君 更新:2019-07-25 17:58 字數:2136
小賤賤盛了一碗骨頭湯端到我的面前,見我愣神,說:
“快點趁熱喝了,咱媽熬了兩個多小時。”
我吸溜吸溜,不一會兒就干掉兩碗。心里默念了幾句婆婆的好,婆婆雖然平時有些碎叨叨,但是這熬湯的功夫確實一流。
這濃濃的豬蹄湯,真是喝啥補啥。我砸吧砸吧嘴,把嘴上的油漬抿干凈。告訴小賤賤剛才發生的事,剛才的事情似幻非幻,似真非真,要說是在做夢吧,那一幕幕情景宛若就在眼前,真實得有點離譜。
小賤賤聽罷我的講述,盯著我的臉看了一會兒,將右手伸過來在我的額頭上探了探,又摸了摸自己的額頭,自言自語道:
“沒發燒啊,難不成,媳婦兒你腦子摔出毛病了。”
“你腦子才有毛病。”
我把頭扭過去,懶得理他,突然,又想起什么似的。
“把那個卷軸給我拿過來。”
小賤賤悻悻地把旁邊的卷軸拿過來,在病床上一攤。我將卷軸展開,一副副栩栩如生的圖畫躍然眼前。
卷軸太長了,以至于看著看著,畫軸一邊就耷拉到地上。突然,我看到一幅圖,舞幡人,活蹦亂跳的大小獅子,還有踩高蹺的人。啊!剛才,我進入的那個場景,不正是這畫作呈現的畫面嗎?
難道,剛才,我竟然穿越到這畫作中了?
我仔細審視著卷軸,卷軸上,一隊隊的駝隊在行進運輸中,這些駝隊,負責將南來的布匹、火柴等物品運向塞外,又從那里運來珍貴的藥材、皮毛等物品,在京城至塞外搭起一架運輸的橋梁。不僅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也為這條大街,也就是我所居住的老街道,帶來了繁華和熱鬧。
通過卷軸上所呈現的畫面,再看這條街的過街樓的布局,東邊的過街樓和東邊的門釉形成一個城池,西邊的過街樓遺址和西邊門洞又是一個城池。
此外,這里過街樓的密度也十分少見,幾個過街樓不均勻地分布在幾個寺廟的周圍,成為舊時村中的地界標志。整條街的形狀也十分奇特,從高空俯視,是一條彎彎曲曲的龍形古道,而上,樹叢遮掩濃密之間,古寺、古廟、古墓、紅墻青瓦若隱若現。
這條街,除了駝隊,每逢初一或十五,進香的人群也會從這條街路過,又成了另一副景象。
每年四月初一到四月十五,還有廟會,各路花會隊伍在模式口經過,舞幡。
我拿起手機看了看日期,今天正好是陰歷四月初一,在很久以前,今天正好是廟會的第一天。也是這條街上,一年中最熱鬧的一天。
這些,在爺爺的講述中也曾經偶爾出現過。春節元宵節這些節日,都是本街人自己過。而廟會就不一樣了,四面八方的人都會來上香,還有很多雜耍隊伍,都會在這一天聚齊兒。
香客雖是從四面八方而來,但上香的路只有一條,隨著人群走就是了。一路上,有很多茶棚,走累了,隨時坐下來喝幾口茶,香客們連水都不用準備。
這條街的過往是熱鬧非凡,不同尋常。當然,如今這些場景在街上早已不復存在,我又恰恰在今天迷迷糊糊地看到了街上以往的盛況,這一切,難道都是巧合嗎?
我很害怕,我一害怕就會想起爺爺。
在行軍途中,很多戰士的腳上都磨起了泡,休息的時候,要挑破,第二天才可以繼續行進。
爺爺所在的隊伍中,有個副班長叫羅愛國,是四川人,他是解放兵,國軍歸順過來的部隊,統稱解放兵,像爺爺這樣直接參加八路軍的農民子弟,是子弟兵。
羅班長一路上一直照顧身邊的弟兄們,幫著大家背東西,有的戰士腳上的泡流出濃,羅班長二話不說,上來就用嘴幫大家把毒濃洗出來。就這樣,爺爺和所在部隊一路扶持互助前行。走走跑跑了大概一個多月,終于跑到了太原城。
太原城的周邊有1萬多個碉堡,城邊有一個臥虎山,地勢較高,是太原城的要塞,國軍在山上布置了充足的火力,這也是國軍選擇駐守在此的原因。攻下臥虎山,也就拿下了太原城。這也是爺爺所在部隊那次的主攻任務。
由于臥虎山上的火力太重,部隊到了太原城邊,并沒有立即進攻。而是在太原城東邊的一個村落安頓下來,觀察地勢,等候上級的指令。
在村里等候命令期間,也出現過危險的情況。有一次,爺爺部隊的人正在屋里吃飯,不知從哪里飛過來3個炮彈,分別落在了屋子里,院子里和院外北面的方向。聽到外面有炮彈聲,大家才發現有一顆炮彈落在屋子里了,大家立即扔掉手中的飯,迅速趴下。待了好一會,除了落在外面的那顆炮彈引爆,落在屋子里和院子里的兩顆炮彈竟然沒有引爆,讓大家虛驚一場。爺爺說,如果當時,那兩顆炮彈也被引爆了,那可能整個院子的人都要犧牲了。
村落旁邊,也就是臥虎山的對面也有一個山頭,兩山的中間是一條河。據當地的村民介紹,村里飲水主要就靠這條河,對面的國軍也是一樣。
兩軍對壘,打水飲用就成了問題。我們都知道,雙方的機槍都對著這條河,誰去打水,誰就吃槍子。白天不能打水,只能晚上偷偷打。就這樣,雙方緊盯這條河,開始了僵持的局面。
白天,河的周邊靜悄悄,一到晚上,兩軍都會派出人來打水。如果打水的時候遇到,就會立即開火。就這樣,還逮捕了幾個俘虜。
對于抓到的俘虜,部隊會先進行說服教育,勸誡他們歸順。通過歸順的俘虜,爺爺部隊得知,國軍的部隊已經有很多人得了夜盲眼,都是因為缺水上火導致的,一到晚上就看不清楚東西。
之后他們發現,國軍的腦門、手臂上都刺有“滅共”兩個字,這些字如果刻上了,永遠也消失不了。
那時,國軍的將領,根本不給這些戰士留有任何后路,用這種方法,來堅定部隊的決心。爺爺所在的部隊這邊,講究官兵平等。打到水,不分官兵,每人一碗,大家都能喝到水。這一點,國軍的部隊就不同,他們有限的水,都是率先供應長官,當兵的很少能喝到水,時間長了,很多人就得了夜盲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