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付曉霞社來社去(三)
作者:
笨笨的姥爺 更新:2020-04-14 22:28 字數:2153
“付曉霞同志,你看,我們大家跟你客氣。只有文建國同志認為你來慰問我們是理所應當的,他是不是太不懂禮貌了?”金光輝狡黠地看著付曉霞的反應,他話里有話呢。
付曉霞不上他的鉤,抓了一把麥芽糖給他,“我看你先吃這個吧,看看能不能把你的嘴巴糊起來。”然后又捧起炸年糕和炒米糖,你一把,他一把,每個人手上都有了她送來的年貨,包括文建國。
付曉霞已經跟知青鬧慣了,大家也都歡喜她的作派,有個同齡的女性打打岔,日子都過得快呢。
“這份報紙你們看了吧?”她遞給文建國一張(1974年)1月18日的《人民日報》,問。
“我們正在議論這件事呢。”文建國跟她也不客氣,也不回避。
“喂,編者按上說的《觸詟說趙太后》這篇文章你們讀過沒有?”付曉霞又問。
“我們都看到了,”小丁子說,“可能只有建國大哥讀過了。”
“我也是最近才好好讀了一遍。”文建國說,“戰國時期趙國大臣觸詟在趙太后明確表示,‘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的情況下,巧妙地用自身說法,來規諫趙太后不要溺愛自己的小兒子長安君,從而使趙太后同意將自己的小兒子派到齊國去作人質,齊國就出兵幫助趙國抵抗秦國的進攻,趙國于是轉危為安。”
文建國感覺自己又在說故事了。
“身為一國之主,又是一個婦道人家,理解了‘位尊而無功,俸厚而無勞的道理,終究聽從了大臣的建議,將幼子托付給他國。不能不說趙太后以國家利益為重,深明大義。”
付曉霞對他提到“婦道人家”的說教,頗有微詞,似乎女人就是應該頭發長見識短的主兒。但今天的主題不在這兒,過一天再跟他算賬。她說,我是蠻佩服鐘志民勇氣的,退學退伍,一退到底。
金光輝卻不以為然,他有點不屑——這是太平洋的警察,管的寬;你們是咸吃蘿卜,淡操心。在我看,這是撈取政治資本。他衣食無憂,要叫我的話——當然,不可能輪到我。他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當初開后門的是他,現在糾正后門的也是他。反正我開不了后門,也根本不會想到再來糾正開后門。飽漢不知餓漢饑!”
郝為民也自嘆弗如,他的意思其實與金光輝的差不多,來也沒有我,去也沒有我。這等好事也不給我們見識見識。他們這些干部子弟反正閑得無聊,不像我們每天要為口糧從雞叫忙到鬼叫。當兵也好,上大學也罷,如果有一樣事件掉到我的頭上,我就磕三個響頭了。
“只要有一件事,叫我先磕頭也行。九個,我磕九個頭怎么樣?”小丁子附和著,擼起袖子,搓搓手,好像已經做好了磕頭的準備。
“又在做白日夢了吧?”金光輝說,“你就是磕二十七個響頭也沒用!”
文建國沒有理睬兄弟們的冷嘲熱諷,他必須回應曉霞,當然也是自己的真實想法。
他說,不管怎么說,鐘志民的勇氣可喜可嘉,如果開后門的人都有這種覺悟,括弧——那是不可能的(他故意調節氛圍)。能夠拿出這種勇氣,是需要相當勇氣的,那些同樣開后門的人是要罵他的。據說毛主席把《觸詟說趙太后》這篇文章在中央的有關會議上作了推介。
“那當然,個個都像鐘志民,事情就好辦了。老百姓向來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的。可那是‘天方夜譚’,‘天方夜譚’哦!”金光輝有滿肚子的話要說,只要一開口就上火。
那有不上火的呢?二十幾歲的大小伙子,從城市來到農村,從學生變成了農民,關鍵的是憑自己的勞動,僅能糊口,這今后的日子都不知道怎么過呢?
可是已經上了大學的付曉霞也不滿意,按照她的自我解嘲,就是并沒有學到多少專業知識,倒是鞏固了專業思想和專業方向。那種“黑板上開機器”“教室里種田”“紙上談兵”,還有后來曾經風靡一時的“馬尾巴的功能”那一味戲說。至于是否誠心誠意地鞏固了專業思想和專業方向,從內心講,“社來社去”的學員,沒有不后悔的,能夠被動地安心多讀點書就不錯了。
批判、抵制“開后門”的事,后來不了了之了,為什么,不知道。再后來,聽說是毛主席叫停的。文建國們反正也無所謂,批也好,不批也罷,都是上面的事。這給文建國又上了一課,凡事不要急乎乎地跟著瞎起哄,什么事都是一股風,其結果往往是一場笑話。
毛主席他老人家大事已經夠煩的了,批林批孔批“走后門”,搞不好就是只批“走后門”,而忽視“批林批孔”了。“走后門”這種事體,不需要偉大領袖親自抓,他老人家考慮的是“批林批孔”。
“批林批孔”,批了曾經的副統帥,批了兩千年前的“孔老二(不再尊稱孔子或孔夫子了)”。
當年“五·四運動”有句著名的口號“打倒孔家店”,在這一時期廣為人知,大家都以為這是新文化運動時期就盛行的口號。后來知道,這句口號并非起源于“五·四”——有名家說了,再后來又恢復了“唯此(孔子)為大”,“孔子學院”遍布世界各地。有段子調侃,一個甲子,這也輪回,那也輪回。真的很好玩!
文建國真的感到很好玩,也很心酸,更多的則是他自己根本也搞不懂。怎么“歷史”就這么或左或右地搖擺著,讓善良的人們或左或右地跟著擺動。很像后來跳廣場舞的大媽,動作整齊劃一,一旦音樂響起,即使有人心不在焉,也情不自禁地跟著音樂舞動。其樂融融,陷入“路徑依賴”,而不能自拔。
僅僅是大媽們也就罷了,還有不少老男人小伙子也有模有樣地緊隨其后,跟風起舞,其聲勢,其影響,不得不讓人嘆為觀止。
他的這個論調后來也沒有機會說與付曉霞聽,否則付曉霞又要跟他上綱上線,為什么大媽可以,老男人小伙子就不行呢?可見你文建國還是滿腦子的“男尊女卑”。
其實文建國這里的指向,何止是說“廣場舞”。史靜就說他是“借題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