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建國如愿回江州(三)
作者:
笨笨的姥爺 更新:2020-05-20 21:17 字數:2119
文建國早就曉得“辦事處”只是一個權宜之策,時間一長,非得重新冠名。他想到廖進軍前面去了,進軍就是一個做老板的料子,而且他早就猜到,更名的時候,進軍肯定要問他。果不其然,被他猜中了。他并不理會進軍的話,就直接說了:“中國·江南萬象發展有限公司。”
酒桌上竟然一陣沉默,進軍發了一圈“大前門”,火都點好了,居然還在沉默。顯然大家都重視冠名問題,比小孩子起名重要多了。
“萬象”,老撾的首都叫萬象,跟老撾沒有關系吧?小丁子人小嘴快,不過他也抓住了關鍵詞。
“去去去!沒有半毛錢的關系。”金光輝一臉的不屑,他畢竟是建國讀中文的同學,既然建國答案拿出來了,那他應該拿出“所以然”,否則這同學也白做了,還學中文的呢。
他說,“中國·江南”自不必多言,雖然大,正因為大,可以一勞永逸。關鍵的是“萬象”二字。
——“萬象”,有點意思。森羅萬象和萬象森羅其實和包羅萬象是同一個意思。“萬象”源于“包羅萬象”,其寓意不要多解釋了。這是其一。第二,“萬象”是指宇宙內外一切事物或景象。廖老板自己不是也說,除了“武器、毒品和人口”不做,什么都做,其“萬象”足以窺見一斑。第三,還有一個詞是“萬象更新”,雖然是“萬象”了,今天的“萬象”不等于明天的“萬象”,自然得有一個更新發展的過程。
金光輝侃侃而談,建國以頜首微笑作答。
廖進軍見建國表態了,先自我陶醉,“好!‘廣州白云發展有限公司駐江州辦事處’今天正式更名為‘中國·江南萬象發展有限公司’。通過。鼓掌!”
酒足飯飽,建國的三個插友自覺地先走一步,他們知道,進軍與建國一定有話要私下里說的。
確實,進軍今天就是想搞清楚,你建國一人回江州是怎么回事?他還沒有開口,建國倒先問他了,聽說你搞了一個大姑娘?
“嘖嘖嘖,我說你,什么時候說話也變得這么俗氣了?‘搞’,多難聽?我規規矩矩的‘廣州白云發展有限公司駐江州辦事處’主任,哦,不對不對,我,堂堂正正的‘中國·江南萬象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正在與一女孩子談戀愛,很快就請你喝喜酒了。”
“這么快?是不是先上車后買票?”建國毫不客氣地問。
“嘿,什么事還能瞞過你。你等等,我打個電話。”
建國窮追不舍,“給誰的電話?那么你和延生就真的沒戲了?”
“沒戲,她的個性太強,我受不了。再說我倆都是火爆脾氣,一點火星就能引發世界大戰,不適合不適合。喂,我正要問你呢,你回江州,嫂子會真心同意?不會是發生什么感情危機了吧?”
建國自己倒了一小杯酒一飲而盡。
“怎么,被我說中了。你呀,還不是大男子主義,歸付書記領導,受不了吧?我看她人蠻好的。”進軍反過來勸說建國了。
“我沒說她人不好。”建國嘆了一口氣說,“一言難盡。”
建國將兩人的現狀說給進軍聽。進軍感嘆,你們的脾氣真好,都接近分居了,居然沒有一句高言。分一半給我和延生,不就什么事也沒有了。
正說話間,有一位姑娘敲門進來。進軍笑笑,讓她先請教文老師。
她就是程渝姑娘。
“哦,程渝姑娘,進軍正夸你呢。”
程渝第一次見到文建國,有些靦腆,眼睛瞟了進軍一眼,有嗔怪意,眼神里則顯現出幾多溫柔。但文建國的大名,她早有耳聞。進軍在她面前不但經常提起文建國,就是說叨葛延生也不回避。
文建國又多看了程渝兩眼,可以說,她長相比較養眼,應該屬于那種小家碧玉型的,從個性上說,是適合進軍的。只是可惜了延生。今天進軍特地讓她來見面,是對建國的尊重,也是對程渝的認可。至于葛延生,那就是沒戲了?
“你先回去吧,我和建國還要說會兒話,今天我不過去了。早點睡覺。”進軍說。
程渝走了,建國拿進軍開心,“什么時候學會對女孩子溫柔了?早點對延生這樣,延生也不會不睬你的。”
“她呀,不騎上我的脖子灑尿就不錯了。不談她不談她。”進軍見建國對程渝滿意,很高興,又說,“我聽說,西藏的女孩子還是挺開放的,什么達瓦啊,央金、格桑啊等等。你兩次進藏,一共四年,就沒有碰上一個滿意的?”
建國聽他說達瓦,以為他知道了什么,再聽他繼續說,那完全是一個巧合,也就放心了。
關于達瓦,建國實在不愿向任何人敘述,生怕玷污了她的在天之靈。達瓦是圣潔的,容不得任何人對她有絲毫的褻瀆。但進軍既然問到了,就不能一味地回避,回避了就是隔壁王二不曾偷了。
他向進軍解釋,我們援藏有嚴格的紀律,有賊心沒賊膽。就是因為有了嚴格的紀律,所以與藏族女同胞很少接觸。至于藏族女孩子是否開放,還真的回答不了你呢。
建國心里裝著達瓦,自然也就裝著西藏,對西藏,對西藏女孩子的流言蜚語自然有了抵觸。他不愿意跟著別人瞎扯淡。
他話鋒一轉,還是繞到了進軍身上,“程渝可能是你需要的那種類型的女人,但我仍然為延生感到可惜。”
“我知道是很可惜的,門當戶對多好,可她的脾氣實在讓人受不了。”進軍不無遺憾地說。他自己也是一直為此感到惋惜的。
文建國回到江州,正好住在大哥原來住的廂房間里。懷祺已經住進了新分配的教工宿舍,房子雖然不大,但生活設施齊全,一家人其樂融融。
母親見建國回家,了了一樁心事,但不免又為建國今后的家庭生活發愁。正值壯年,從同居到分居,時間長了總歸不是個事兒。可建國沒有興趣與母親敞開思想談自己的小家庭,母親只有不停地自個兒嘮叨。
建國開始在市教育局機關過著按部就班(早八晚六)的平淡生活。隔一周必須回江陽一次。不看僧面,看佛面,文婕還在那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