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老三屆祭奠青春(三)
作者:
笨笨的姥爺 更新:2020-08-16 09:53 字數:2184
史靜既然開口了,不免就多說幾句吧,“呵呵,你不要忘了我們是小學同學。從小看大,三歲看老。”
“你這是在表揚他,還是在批評他?”一芃繼續。
“兼而有之吧。”史靜不卑不亢,不褒不貶。
“喝酒喝酒,這女人多了就煩,逗起嘴來沒完沒的。”進軍用酒杯篤篤桌子,既表現出大男子主義,又說明大家關系不見外。
“回歸主題。”他站起來說,“我最后再敬萬晉明三杯酒。第一杯,我表示歉意,當初沒有陪你上戰場;第二杯,表示感謝,是你讓我多活了四十年了;第三杯,我向你保證,我進軍今后對苗渺大姐和龔鳴大哥,一定多聯系,多關照。”他說一句,倒一杯,喝一杯,神色凝重悲壯。
建國的眼眶微紅潮濕,他好像是第一次發現進軍為同學為戰友動了真感情,包廂里空氣似乎也凝固了,隱約可以聽到的,只是沉重的呼吸聲。
進軍的感情感染了龔鳴,他也站起來,連喝了三小杯,然后才緩緩地說:“夜正長,路也正長,我不如忘卻,不說的也罷。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將來總會有記起他們,再說他們的時候的。”
他一邊說,一邊落淚,似乎感情上還不足以表達完全,他又說:“‘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萬晉明不死!”
建國知道第一句是魯迅先生雜文《為了忘卻的記念》里的,第二句似曾相識,回家一查,又是先生的話(散文《空談》)。龔鳴天衣無縫地當作自己的感情抒發了。
龔鳴是在工廠的技術崗位上退休的,就憑這兩段話,建國不能不對龔鳴肅然起敬,這66屆臥虎藏龍啊。這萬晉明如果還活著,一定也是十分了得。
史靜對自己關于“從來沒有找到支點和杠桿”的評價倒也是十分中肯,是一針見血的。建國想起史靜的話,有所觸動。“支點”和“杠桿”不是沒有,或者是自己沒有用心去找,或者是自己視而不見,或者是自己無動于衷。他絕對沒有想到,史靜有如此真知灼見。也許這句話戳上了建國的痛點,也許是菩提灌頂,豁然開朗。從此他記住了史靜的這句話。快退休了,認真推敲起來,確實是一事無成。文不能測字,武不能防身。
說到文建國,絕大多數人認為,他是一個好人。在當下有時好人等于無用之人。而談到他哥哥文懷祺,人家能報出一連串的頭銜,“特級”“國貼”“物理權威”“英年早逝”等等。而文建國呢,就是一個“好人”二字概括了。再多一句,混得還可以,副處。
這一輩子就這樣畫上句號了?建國顯然心有不甘。
昨天聚會結束時,一芃對建國說,明天你們在家等我,我有重要事情商量。建國問:“又出什么大事了?”“大事,好事。明天我來就知道了。”
今天一見面,一芃就告訴建國、史靜,昨晚喝酒的時候,接到律師的電話,進軍的離婚手續辦好了,昨天人多,我沒有好意思講。
我和進軍商量了,下個月就領取結婚證書。他問我需要一個什么樣的形式來慶祝。我們的婚姻來之不易,我是想有一個讓人刻骨銘心的儀式來紀念一下。我隨即把一個早已在電腦上寫好的“逆天”計劃給他看了,一開始他有點猶豫,但最終還是同意了,讓我聽聽你們的意見,如果你們原則同意,就請建國完善計劃。
一芃很神秘,說了半天,還沒有披露究竟是什么計劃,這計劃又是如何“逆天”的。
史靜打趣道,“這一芃也快老得不行了,窮嘴啰唆了半天,還沒有說出個道道來。”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我的計劃,建國肯定欣喜若狂,就怕史大小姐不愿意呢。”一芃還是故意不說,且故意將史靜一軍。
“愿意不愿意你倒是說出來聽聽啊。”史靜其實并不急,對這個閨密的個性,她也是太了解了,不過她還是先表態了,“你放心好了,我早已隨雞隨狗隨牛了。”
“那好,我說了?”一芃還在賣關子。
建國笑,看來這個計劃確實有點“逆天”了。一芃是故意要把味口吊足了才說,自然有她的道理。他遞給一芃香煙,自己也點燃一根。
一芃長長地吐出一口煙霧,很愜意。
“打開窗子說亮話。”史靜一邊去把窗子開大點,一邊說。
“我們四人自駕西藏游!”一芃說了。說了以后她才坐下來,“靜若處子”,像等待老師宣布考試成績。
建國明明白白聽到了,他確實很興奮,要說他欣喜若狂還不至于。他擔心史靜。如果史靜不去,整個計劃就得泡湯。他看著史靜,靜候史靜表態。史靜的一票才是成功與否的關鍵。
“今年拉薩剛剛發生‘3·14’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現在就去好不好?”史靜問道。
一芃卻嘲笑她,“你外行,正是剛剛發生了,中央引起高度重視,這時候就是最安全的。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你不懂?我想,建國肯定是沒問題,我就擔心史大小姐嬌滴滴的吃不了這個苦。”不知道一芃是真心坦露,還是玩的激將法?
“建國去,我肯定去。我的身體沒有問題。已經五年了,再說了,到西藏主要是解決缺氧的問題,我注意一點就行了。其他問題都不是問題。”史靜知道建國的西藏情結,她可不想壞了建國的興致。
“那好,一言為定。”一芃趕緊拍板,生怕史靜反悔,隨后又強調,“你們什么東西都不要準備,只帶換洗衣服就成。另外,就是建國你要帶多少書包到西藏,你自己買。那是你的私事,我可管不了。”
她把流行的玩笑話說得像真的,讓史靜一開始沒有聽懂,問:“帶多少書包干什么?”
一芃越發得意,還故意跟建國眨眨眼,好像要保密。可是她笑得詭異而又夸張,引起了史靜的懷疑。史靜看出端倪,卻不動聲色,順水推舟,和建國說:“我代你買十二個書包,再加十二個筆盒夠不夠?”
一芃說:“史靜真大度,建國你討了一個好老婆。”
“你不要睬她,她是吐不出象牙的。”建國對史靜說,“不過帶點書包和筆盒也好。總不能空著手串門吧。”
葛一芃又得起勁來,笑曰:“怎么樣,我說的話不會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