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滿三叔給皇上帶來三塘驛的特產
作者:
遠星星 更新:2020-10-06 10:17 字數:2489
滿三叔回去了一趟三塘驛又來到了京師,滿朝薦兄弟圍著他問這問那,八娃問爹為什么不把娘帶來,爹說娘怕見大世面,死也不肯來。滿娃問三叔為什么不把爹娘帶來,三叔說:“你爹娘怕自己年紀大不敢來,他們只怕……”
“只怕什么?”
“他們只怕……老年人怕的什么?還不是怕突然出個什么意外……這老年人就是怕在他鄉去世魂魄找不到老家……”滿三叔說到這里,三叔侄都有些難過。
“來來來,來吃好東西。”滿三叔打開一個小包放在桌子上,兄弟倆走近看,包里裝著上湖南的水果,有秤砣梨、半斤梨、巖梨、黃皮梨、青皮梨、楊桃子、木黃瓜、柿餅、槁子等。兄弟倆首先每人拿出一個木黃瓜,看到木黃瓜都已經自動炸開,露出夾雜著黑色籽粒的白色果肉,口中早已流出涎水。這木黃瓜由于在八月成熟,外皮自動炸開,所以又叫“八月炸”。木黃瓜的果肉特別甜,而且帶有一種特殊的香味,在所有的水果里面,只有木黃瓜的甜味特別獨特,所以上湖南人最喜歡的水果只怕也是木黃瓜了。
從木黃瓜這個名字就很特殊,似乎它既屬于“木”又屬于“瓜”,“木”和“瓜”兼而有之。說它是“木”,是因為它的果實都結在山上的樹上;說它是“瓜”,是因為它是一種藤本植物。木黃瓜的藤都纏在樹上甚至纏在很高的樹上。
吃木黃瓜有講究,第一,不能將它的籽粒一起吞食,就是說,你不能夠把果肉用牙齒嚼,因為一旦把黑色籽粒嚼碎了,那味道就及其苦澀,讓你無法吃下。第二,如果還沒有成熟到自動炸開,或者用手輕輕一捏就可以炸開,你千萬不能吃,你可以把它們貯藏在谷殼里讓它們后熟到皮膚起折皺,然后捏開食用。
滿朝薦兄弟三下五除二把木黃瓜吃了,又拿出幾個楊桃子。楊桃子也不是桃子一類,它也是一種藤本植物的果實,有學問的人說它叫獼猴桃,由于它的樹藤喜歡生長在樹木的頂端,只有猴子才能夠輕而易舉地摘取,所以文人們把它叫做“獼猴桃”,不過山民們都把它叫做“楊桃子”。
楊桃子成熟的標準就是皮子變成黃褐色而且有光澤,用手捏一捏果子發軟,吃起來很甜。如果果實還硬就不能吃。滿朝薦兄弟在三塘驛常常吃楊桃子,所以有經驗,拿一個楊桃子放到嘴邊,用手一捏,果肉擠開果皮露出來,送到嘴里,再一用力,果肉全部擠出,丟掉果皮。
兄弟倆又各自拿了一個秤砣梨,顧名思義,秤砣梨果實大。果皮微紅,拿在手上,香氣四溢,咬一口,甜味滿口鉆。兄弟倆把一個秤砣梨吃了,拍拍肚子說:“肚子太小,還有這些吃不下了,留著等會兒吃。”滿三叔笑笑說:“寧可一餐飽,莫做兩餐少,兩兄弟松松褲帶,還吃一個柿餅。”兄弟倆看著那熟透了的腰帶柿餅,強烈的食欲又驅使兄弟倆把褲帶松松,各自拿了一個柿餅,用手扒開一點果皮,把嘴唇合著柿餅用力吸柿餅的水汁,好甜好甜的柿餅水汁很快進入嘴里,通過喉嚨進入腹內。兄弟倆立刻感覺到腹內在快速飽脹。
兄弟倆吃完柿餅,拍拍肚子說:“再也不能吃了,肚子變皮菠蘿了。”但是兄弟倆的眼睛仍然看著那些半斤梨、巖梨、黃皮梨、青皮梨、槁子等幾種還沒吃的水果。
滿朝薦忽然想起三叔那天離開京師時候自己對三叔說的話,問:“帶給皇上的禮物呢?皇上不是交代您給他帶最好吃的水果嗎?”
三叔指著那脹鼓鼓的牛皮袋說:“那不是?”
滿朝薦兄弟走近牛皮袋,解開捆袋口的繩子,一邊翻看一邊笑:“這巖梨誰咬得動?除非他生著鋼牙;這疤子梨,讓皇上啃啃我們上湖南的疤子梨;這酸梨,如果皇上老婆懷孕了想吃酸,不然……這苦梨看誰吃得下,到時候你們看看皇上鄒眉頭;三叔你放這么多桐籽球干什么?”
“不是桐籽球,那是我們上湖南的半斤梨呢。這么好的水果,應該讓皇上品賞品賞。”滿三叔說。兄弟倆笑,兄弟倆知道滿三叔的意思。
第二天,滿朝薦告訴皇上說三叔回來了,皇上當即決定,召集親近大臣在御花園欽安殿聚會,共同品賞上湖南優質水果。
大臣們如期趕到御花園,皇上同一班親近大臣一路笑著走進欽安殿。皇上發現滿朝薦兄弟還沒到,于是大聲對大臣們說:“列位愛卿,今天把大家叫來,是要讓大家同朕一起品賞滿丞相故鄉上湖南三塘驛的特產。眾位愛卿知道上湖南三塘驛有什么特產嗎?眾位愛卿可能不知道,但是朕知道,朕雖然沒有吃過,但是滿丞相的三叔跟朕說過。人們常常說,在山吃山在水吃水,三塘驛那地方是山區,一定有好吃的水果。今天把大家叫來,就是要讓大家仔細品賞滿丞相故鄉三塘驛的名優水果,如果發現最好的品種,宮廷可以列為貢品。”
于是大家紛紛議論起來:
“聽滿丞相說,他的老家三塘驛那地方梨子很多,有不少好品種。”
“有河北趙縣的雪花梨那樣的品種嗎?”
“那倒是不清楚,不過沒聽說有貢品。”
“安徽碭山的酥梨也是貢品,據說碭山酥梨的特點是‘ 落地一灘水 ’,富有水分而且很甜。”
“山東是聞名的‘鴨梨之鄉’,早在秦漢時代就被歷朝歷代選作貢品進貢朝廷。”
“河北一帶的酸梨最酸、肉最粗。果肉粗而硬,經后熟變軟,果汁多,味酸甜爽口,有香氣,極耐貯藏和運輸。也是一極好的梨品種。”
大家正在議論紛紛,滿朝薦兄弟倆抬著一個脹鼓鼓的牛皮袋來了。官員們看著那脹鼓鼓的牛皮袋,立刻想象著那熟透香甜的梨子,口中早已不停地咽著口水。不少官員忙伸手拿梨子,馮公公忙制止。馮公公說:“大家不要急,既然大家來了,每人都有一份,客公公,你來給大家發梨子,首先每人一個,當然,皇上應該優惠一些,多給幾個。”于是客公公就給大家發梨子。
客公公首先給皇上一個梨子,皇上立刻把梨子送到嘴里咬了一口,但是咬不動,皇上皺了一下眉頭,立刻高興地說:“好吃,真的好梨子。”皇上不能說梨子咬不動,因為皇上剛才說要讓大家品賞滿丞相老家的特產,如果現在說梨子咬不動,豈不是折了自己面子?于是皇上夸獎說梨子好吃。
接下來,客公公依次給大家發梨子。當官員們從客公公手中接過梨子,都要不由自主地放口中咬一口。奇怪的是,每一個官員都只是咬一口,臉上立刻顯出難看的神色,但是口中還稱贊好吃。
梨子發完了,皇上問大家:“列位愛卿,誰的梨子可以推薦為貢品?”
沒有人答應。滿丞相說:“皇上,我們三塘驛的梨子每一種都很好吃,是不是全部都作為貢品報告給禮部做計劃?”
皇上看看面前案桌上擺的那些梨子,臉上露出奇怪的表情,說:“滿愛卿,朕聽說你們上湖南并不富裕,那貢品就免了吧。”
滿丞相立刻跪奏道:“謝皇上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