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驚蟄飛雪感懷暨女神節寄語
番外——驚蟄飛雪感懷暨女神節寄語
春日驚蟄,北京清晨漫天飛雪,這天象有若干年沒有看到過了。龍年是飛騰之年,或許這就是龍年的特色罷。
我是喜歡風花雪月的人,每有自然界的風云變幻,總在內心里有些不同的感受,偉大的愛國收藏家張伯駒先生是感懷而詩歌,隨手拈來,一花一草,皆有所繪,日積月累,成就了紅樓記夢詩注的別具一格。筆者愚頑,不才也想效仿民國公子風采,以文字來記述一些粗鄙的感受情懷,拉拉雜雜,讀者君勿怪。
我們的生活是晨鐘暮鼓,日復一日,你說它是羅馬尼亞電影沸騰的生活吧,似乎欠缺那么一點激情,你說它是電影小城之春,或是早春二月,又或少了幾分寧靜的賞心悅目的春色,多了些大都市的喧囂與浮躁。于是,在寄情于遙遠山野的高山流水、鳥語花香、山河秀色、壯闊塵煙之余,便有了落墨弄筆借以抒懷的“雅興”。
詩酒縱歌,填詞鳴琴,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矣。
與自然和諧,順天理,不禁人欲,在這一點上,我是不贊成朱熹老爺子的觀點的,我非僧,亦不修道,但求天人合一,健康快樂,足矣。
人生自古誰無死,我們普通人是不必考慮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但有的人不同,無論是古代還是現在,他們的肩上有沉重的責任,心中有堅定的信仰,有我們所不能理解的執著與無畏,在我們也有的喜怒哀樂之外,還有更加濃烈深厚的家國情懷與或崇高,或單純的夢想與恪守的人生準則。
成王敗寇,作為后人,我們不能以這種論調來評價前人,古人有古人的邏輯和信仰,今人有今人的追求與無奈。明月當年銀輝灑,今朝仍見古時月。人類幾千年,在哲學體系上,并沒有超出公元前幾世紀那個東西方都產生了偉大的哲人的時代,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孔子,老子……那是奠定了幾千年文化哲學模式的時代,至今,我們還都活在這一體系之下,并沒有多大改變。從骨子里來看,中國人無非兩種,孔子式的,或老子式的。
那是什么呢?或許很難用幾句言語總結清楚。個人愚見,那是一種傳統的東西,是深埋在人們心底的東西,是一種對人性和倫理道德的認知與承認和恪守,為了它,可以舍棄很多東西,包括地位,身份,財富,名譽,甚至,生命。
這部小說的主人公皇后秋晴,是一位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是我們這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大家庭里的一枝傲雪凌霜的紅梅。她和我們的女性偶像花木蘭有異曲同工的經歷,不同的是:一位存在于傳說中,一位是活生生地馳騁在那個風云激蕩的時代里的奇女子。她們一個應該是漢家女兒,一個則是氐族女杰。五胡之中的氐族,是漢化最深的少數民族,今天,這個民族已經消逝在歷史的浩浩塵煙中,融合在我們多民族的血脈里,不分你我,沒有差別。在川邊的白馬氐寨,你或許還能約略領略到那個古老民族所流傳下來的獨特風色與傳承,想象那躍馬舞刀,縱橫陜甘大地的颯爽女英的綽約健美。這位女子不是生來便是英雄,盡管是悲劇英雄。她其實也是一個普通女孩,盡管出身高貴,但在那個紛爭兵戎的亂世,也未見得就比尋常百姓的女孩子有多么的特殊。她的特殊之處在于生賦異稟,乃是將門虎女,從小有成為婦好那樣女英雄的豪邁理想與抱負。但是,英雄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她也需要歷練,成長,磨礪,以待天時。風云際會之下,一個渴望以女子之身,行男兒之志,不走尋常路的女孩子,由老爹的政治聯姻需要而跟隨了一位比她大的多的男性。或許,雖然豪邁勇武,不比一般女子,但她畢竟也是個對生活未來婚姻家庭有著自己理解的女性,是不是良配,我們今天已無從分析判斷。不過,我還是認為,盡管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她的丈夫,必定也有她所欣賞和崇拜的優點,我覺得,那就是作為皇族支脈的抱負與雄心,和勇武有力的氣魄形象,更可能的是,在讓她也能馳騁疆場,實現幼時理想這件事情上,至少苻登是不反對,或默許的。
也許在我們今天的人看來,這一對老夫少妻,似乎并不十分般配,他們的生活能夠幸福嗎?但是幸福的人生自有她的幸福,不幸的人生也自有她的不幸,沒有一定之規,也不存在什么定律,只有相互吸引,相互信任,攜手并肩,一同去迎接未來變幻莫測的人生旅途上的風風雨雨。
后來,果然是風云際會,雛鷹展翅,一飛沖天。丈夫的機遇,給了她機遇。在這個大秦天王苻堅身后的分崩離析的亂世,苻登扛起了苻丕留下的帝國旗幟,為這個本來有可能統一華夏的氐族政權又延續了九年國祚。而我們的主人公秋晴,先是司馬夫人,長史夫人,然后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里,由南安王妃,一躍而成為了一個國家的最高地位的女性——皇后!
秋晴自己可能并沒有想到,自己的身份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她可能原來以為,自己也許有上戰場的機會,當女將軍統帥一支軍隊的機會,甚至能夠獨當一面,但更多的,恐怕還是要相夫教子完成按照漢家文化傳統,一位女性所應該盡到的義務與責任。
當她戴上那象征最高地位的鳳冠時,我想一個年輕的女子,她不一定想得非常多,非常復雜,有時候,人并不是那么多愁善感的,特別是一個英武健美、并非小家碧玉的少數民族女子,盡管她們漢化已深!
我想,她可能更多的,只是體味到一種責任感與鄭重,抱著對自己的夫君的忠誠,對這片生她養育她的河山疆土的深沉的愛,以及對美好的未來的憧憬與信仰,義無反顧地做她該做的!
你說,她是否想到了將來的結局,她那如流星劃過夜空一般的瑰麗短暫生命,會在21歲的年華,戛然而止。死或生,對于尋常女子,是不會有什么疑難的抉擇的。可是她不同,她所肩負的,是雖然簡單,卻又萬分沉重的擔子!
“僭登之后,蹈死不回。”
對于戰爭危險莫測,自己安全的不確定,我想她是清楚的,至少是有心理準備的。我想,她是做了抉擇的——為了家國,為了理想,為了忠貞,為了信仰,死,也要去做。
不是沖動,不是盲目,不是我們想的很多,其實她是個簡單而純粹的女子,恪守著自己的準則,一個女人的準則,一位東方戰士的準則,一位帝國皇后的準則,在這些準則面前,死生,并不是最難的抉擇!
秋晴以悲壯的犧牲,給了我們一個流芳青史的答案,就像她之前,和她以后,無數的女烈,所面臨和抉擇的,為了這個信仰和準則,拋頭顱灑熱血。
魯迅說過,我們歷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這些,是中國的脊梁。
流芳青史的女性,有女英雄,也有女舞蹈家,女詩人,女詞人,女畫家,女學者,女醫生……也有其他,其他我們不談。
她們能流芳青史,是靈魂的美,與信仰的美,和形象的美。
對美好的追求與向往,千年不變,直到永恒。
絕大多數人做不到她們那樣,但每個女性的人生都是富有自己特色的人生,幸福,快樂,健康,成就感,還有其他很多,不會有錯。
蕓蕓眾生,大千世界,異彩紛呈,百花爭艷。
何謂幸福的人生?能夠不虛度的,都可以算是,盡管有缺憾,沒有缺憾的完美人生,鳳毛麟角。
生,盡性,愛,盡情。
當你老去韶華,或行將就木,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恥,也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夠了,沒有盡善盡美的人生。
公元四世紀,秋晴皇后度過了自己短暫而壯烈的一生,她的靈魂,她那琥珀色的大眼睛,在云端,仍然深情地注視著這片大地,望著我和你。
值此女神節即將來臨之際,恭祝女神們幸福,快樂,健康,美好,永葆心靈和軀體的青春美好。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向天再借如神器,花容蘭心過此生!
隨筆不盡言,思緒紛亂,聊寄尺書。——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