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起首詞+番外)
醉瑤瑟•蛇舞
司馬府,耀紅燭,佳人歡飲笑喧呼。秋晴濃妝俏演舞,寓意圖騰靈蛇附。健嬌娃,纖腰柔,輾轉屈伸臥流蘇。舞間幾度褪華服,晶瑩玉體醉丈夫!
火融融,草芊芊,靈蛇漫卷如琬纏。烏云飄灑柔絲閃,凹凸有致琥珀盼。興灼然,燕穿簾,狂蜂浪蝶相翩翩。春光堪賞還堪弄,惱殺西風燃中年!
蛇年第一帖,以番外開篇,適逢今日觀看了烏爾善的《封神》二,神話人物鄧嬋玉,是第二部的絕對亮點。女神的某些特點,與我們小說中描繪的真實存在于歷史中的毛皇后,頗有異曲同工之處。看來,天下的女英雄,除了過程結局之外,神似之點,還是蠻多的。試以對封神第二部鄧嬋玉的評論,來對比一下我們的主人公秋晴皇后——
——女將軍鄧嬋玉攜魔家四將征戰西岐!
女將軍鄧嬋玉毛遂自薦,帶領魔家四將與八百騎兵攻打西岐,并主動立下軍令狀。
鄧嬋玉率領殷商勇士跋山涉水,遠赴西岐,橫渡黃河之時,遭遇姬發帶領西岐戰士伏擊。
鄧嬋玉臨危不亂,與姬發有一場驚險萬分的追逐惡戰;
——秋晴皇后以前秦皇后之尊,懷抱遠大理想與愛國忠君的精神,夫唱婦隨,馳騁疆場,身先士卒,率領衛營和前秦將士,與仇敵羌軍兩番大界殊死惡戰!
——英姿颯爽,錚錚鐵骨
——嬋玉軍營沐浴,被闖入急報的下屬撞見,毫不扭捏,從容發令;
——秋晴皇后面臨敵人重兵突然夜襲,臨危不亂,抱定必死之心,做最后的決死搏殺!
——自信沉著,恪守不渝
——嬋玉雖為殷壽所派遣,但堅守自己作為軍人的原則。
她的刀可以殺敵,但絕不殺無辜百姓;
——秋晴皇后立志以婦好王后為榜樣,為國征戰,堅守節義,寧死不屈。
——身世浮沉,一往無前
——嬋玉父親戰死沙場,鄧家只剩她一人活著了。
從小生活在軍中,她沒有家。
而作為一名將軍,她對自身結局的期待就是戰死沙場。
唯一的遺憾就是沒能與父親一起戰死沙場。
真正的向死而生;
——秋晴皇后自幼母親遠離,雖然生長于貴胄之家,然父親為族內佞徒所害,壯志難酬。
她有國仇家恨,兼之凌云之志,拋卻尊貴與安逸,追隨皇帝夫君,血火沙場,力挽國祚。
她對敵人嫉惡如仇,但對疆場兇險,亦有清醒的認識,做好了舍生取義的準備。
壯烈的視死如歸,蹈死不回。
——女兒紅顏,天姿國色
——封神影片中,還展露了這位鐵血女將軍的另一面,令這個人物更加豐滿立體。
脫下鎧甲,梳上紅裝,她原來是個俊俏的女兒家。
與同齡人一起,載歌載舞,歡笑晏晏。
她喜歡聽西岐士兵的民歌,“有女懷春……”
屬下斥責粗鄙河工對他們的女將軍唱這淫詞艷曲。
她爽快又不失威嚴喝一聲:“讓他們唱!”
——秋晴皇后生得玉樹臨風,白皙頎長,熱情奔放,似火柔情。
她與丈夫苻登同甘共苦,心心相印,自雪原相救,定下終身,時光雖短,離合聚散,忠貞不渝,此心可鑒。
她善恤親隨士兵百姓,親自采桑,問慰屬下,成人之美,博愛民眾。
二人的結局,殊途同歸。
只不過,嬋玉只有由冰到溫,最終升騰的情,還未愛,身已去——“我回家了”,死于姬發之懷;
秋晴皇后生命雖短,情愛則深似海,焰如火,如流星耀眼天際,相比嬋玉,則更加熾烈。
很喜歡片尾曲——
“有女懷春,何不同車?”
“有女錚錚,熱血難涼。”
“有馬同行,生死皆往,”
“何以念我,將軍的模樣。”
“有女無歸,北風何其涼!”
或許,這是對兩位女英雄的很好的注解。
是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