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遺(十一)番外——歷史的回想(九)
番外——歷史的回想
舍生取義,還是茍且偷生?——五胡十六國時期大界之戰的若干“謎題”
謎題四、一帝一后,大賬里的語言交鋒,透露了什么信息?
(續前文)
(二)
階下的眾位大臣將領有些愕然:這大賬內,唯有皇帝陛下有就坐的資格,就連我等這些可以算得上帝國中堅臣工、為帝國殫精竭慮、出謀劃策、浴血拼殺的大臣將領,除了國宴和陛下單獨召見,可以獲得與皇帝同坐的“殊榮”外,一般的場合都沒有這種待遇,而今天,這個敵國的女俘虜,雖然她是前秦的皇后,身份高貴,但畢竟是我們的階下囚,又在不久前夜戰中,困獸猶斗,指揮一些她手下的亡命之徒,殺了我軍七百多將士,此等人物,陛下竟然給予她賜座的待遇,這,這成何體統?
軍中大將,多有些憤憤然,面色不甚好看,雖然也不敢說什么,而那些心思敏捷的文臣,則在心下揣測皇帝陛下的意圖:陛下對這女俘虜如此客氣,莫非,皇上看上了她,動了收服她的打算?
皇帝姚萇以前并沒有見過前秦帝國的這位傳奇皇后,盡管他曾和皇后的父親同殿為臣,但各守一方,很少見面,也沒有什么交往,更不可能有家庭私會,是以曾經效力前秦的尹煒等舊臣都清楚,他們的皇帝陛下以前絕對沒有機會見到過這位女子的芳容,況且那時她還是個少女,成長于河州枹罕,天各一方。看來,皇帝陛下對于這位聞名不如見面、英武健美、具有獨特魅力的傳奇女性,有著特殊的興趣與想法!
皇帝姚萇說出“別來無恙”此等話語,明顯是在套近乎。他從來未曾和皇后謀過面,談何“別來”?只是和皇后父親曾經同殿為臣,也談不上有什么交情,后來更是脫離前秦而自立,成為“叛逆”,特別是逼死了天王苻堅,已經是忠于大秦的臣民眼中,不共戴天的仇敵!以至于苻登繼位后,旗幟鮮明地便把這個弒主謀反的羌人首領,當做首先必須鏟除的首惡之輩,不死,不休!
今日,為了籠絡和勸服這位傳奇女性,姚萇把姿態放得很低。
軍中并無什么奢華座椅,大界也沒有宮殿儀仗,金甲衛士只從帳外拿進一個軍中使用的折疊胡床打開放在地上。
佇立帳中的皇后毛氏,略微抬起眉睫,頗為不屑地暼視了一眼帳中大案后就坐的后秦皇帝姚萇,又把眼光掃過階下的一干后秦臣將,低首看看自己身上的綁繩,然后沉默不語地坐到胡床之上,雙腿微分,上身保持著挺直的身形,把頭扭向一旁。
方才敵國皇后的目光在階下眾臣將的臉上掃過,眾人雖然見多識廣,閱人無數,也不禁從這剛剛從血火戰場殊死搏殺、力竭遭擒的健美英武女子眼眸內,感受到依然閃爍的凜然不屈殺氣與蔑視,她那獨特的氣質與儀態,并不因疲憊、儀容散亂不整、渾身臟污染血、繩捆索綁而有多少衰減,反而平添了一絲悲壯與令人敬佩的色彩,或許,美色與矯健剛烈的完美融合,更令男人迷醉與略微失神吧?
皇帝姚萇還在非常有興趣地端詳著這位“階下之囚”,也許是看到了皇后身上的綁縛,姚萇竟然略有些“歉意”地說道:
“毛皇后,你我兩軍交戰,刀槍無眼,我以重兵再次奇襲你大界,是必勝之局,這可出乎你夫君和你的意料吧?不過寡人也是聞名不如見面,雖然對你的功夫早有耳聞,卻也沒想到在這樣眾寡懸殊的局面下,你還是拼死一戰,殺我將士健兒七百余人,你的勇氣可嘉,身手非凡,寡人佩服之至。戰場之上,死生由命,寡人并不追究,今天你落敗于我,寡人也并不打算傷害你,反而很欣賞你的忠義節烈與勇武剛健,如果你能夠認清形勢和現實,幡然悔悟,棄暗投明,你的前程還是光明而遠大的。你不妨斟酌一下,歸順于我,我將釋你綁縛,盡釋前嫌,待為上賓。”
皇后毛氏聽了皇帝姚萇的一番言論,未有絲毫動容,反而將眼眸閉上,只從鼻孔內輕輕地“哼”了一聲,神情十分不屑。
皇帝姚萇并不惱怒,他要把天下形勢、順逆之理、自己的抱負,與皇后現在的處境和可能結局,以及自己對她的一番好感與欣賞,都向她娓娓道來,希望能夠打動她,說服她,融化她那顆執著于信念和節義的心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