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觸景生情
作者:
雪原 更新:2023-07-27 16:36 字數:2085
且說,黃其中和高源源聽了張淑萍的一番話語后,最終同意張員外在和平書院的及第酒樓款待欽差大人。
參加酒宴的人里既有朝廷欽差蘇轍、邵武知府劉鄂,也有狀元、榜眼的朋友——楊時、游酢,當然還少不了狀元、榜眼的家人以及和平的士紳名流, 整個酒樓大廳足足擺了六大桌。
院長黃其中讓員外張東明講幾句酒宴的開場白。
東明輕聲笑道:“院長還不知道我張東明胸無點墨?您既是書院的院長,又是敦禮、彥衡的老師,還是狀元妻子的娘舅,由您開場名正言順。”
“此話不妥,東明出錢招待,當然…… ”
“你們這些文化人就是太啰唆,若不嫌東明是個大老粗,我出來開場也無妨。”
張東明隨即走到了大廳的正中央。
黃其中瞬間明白了什么,他連忙快步走到張東明的身邊,急切地說道:“其中以為,今日酒宴的開場白,除了欽差大人,便是你我的親家母,他人開場很不合適。 ”
“早說嘛!你也真是的。”
對黃院長前后不一的說法,張東明的心里極其不快。
高源源見黃院長和張員外嘀嘀咕咕地嘮叨個不停,便連忙近前細聲說道:“二位親家,人都齊了,酒宴可以正式開始。”
“午時將過,可這酒宴的開場白總要有人來說吧!”黃其中心急火燎。
高氏悅然笑道:“院長不就是最好的人選?敦禮、彥衡是您的學生,古言‘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高氏的話語讓欽差聽見,蘇轍急言:“我覺得,此時此刻應由狀元、榜眼的母親開場更為合理,‘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舐犢情深,母愛如山’,請問大凡世界還有什么情 義能夠比得上母親對子女的無私奉獻和情深似海? ”說到母親,蘇轍一度哽咽,情不自禁地流下熱淚。
“既然欽差大人都這么說了,我倘若推辭亦屬不該。”
見欽差觸景生情,邵武知府劉鄂連忙走到蘇轍身邊,扶他坐到了中央座位。
蘇轍并不言語,而是將屁股挪到了右邊的凳子上。
蘇轍從小在儒家文化熏陶下長大,除了文學造詣像父兄之外,沒有半點文人的傲世輕物和倔強脾氣。他熱愛自己的母親,可母親卻因父親的外出游歷,過分辛勞,太早離世。
他雖被趙頊重用,卻最是反對革新、變法……
“尊敬的蘇欽差、劉知府,敬愛的和平父老、書院先生,吾兒能有今日的成就全都仰仗在座的關心和幫助,為迎接欽差、感謝眾人,我和親家在此略備薄酒,以示答謝,冀諸君能夠一如既往地關注吾兒,使之報效朝廷,為家鄉爭光,替宗族爭氣。現在,我代表黃院長、張員外宣布酒宴正式開始,望請諸位勿拘禮節,暢飲抒懷。”
高源源是第一次在公眾的場合上拋頭露面,她的言談舉止與高太后極其相似,讓蘇轍肅然起敬。小妹暗戀上官均,大哥極力阻止,蘇轍不解其意,心想:榜眼驚才風逸,大哥十分看好,怎會反對?后聽大嫂講述了大哥反對的原因,即榜眼的母親就是太后的妹妹高源源,怕上官均和蘇軫要步上官凝和高源源的后塵,被太后作為外戚的楷模,這才知道大哥的一番苦心。
上官均的學弟楊時、游酢亦表現不凡,他們按照邵武人的規矩,端起大碗,長輩隨意,自己立干,不消多時,便喝得酩酊大醉,眾人只好扶著二人入舍歇息。
張東明似乎忘記與黃院長的不快,他跟媒人李月娘劃拳、猜子,倆人還不時笑得前合后仰、東倒西歪。
楊梅英、張淑萍拿著大碗敬了婆婆,又敬欽差,眾人都夸高氏有福氣,娶了兩個既懂事又俊俏的好媳婦,而楊梅英、張淑萍卻滿臉羞色不好意思,此時眾人越發覺得她們美麗。
且說,當王珪領旨護送上官凝的棺槨離開京城還不到七天,皇帝便拿到了大宋派往西夏的細作用飛鴿送來的翎毛密信,信言:西夏梁太后點集三十萬兵馬,屯軍榆林,正準備進攻大宋王朝的慶州(今甘肅慶陽)城。
一直按兵不動,那是因為她已派出自己的弟弟西夏宰 相梁乙埋,前往遼國說服道宗皇帝耶律洪基,欲合力進攻大宋朝廷。
神宗慌了,連忙召宰相王安石和老臣韓琦進殿商議。 王安石看完書信,憤然說道:“我泱泱大宋不能一忍再忍,應果斷出擊,以振國威。”
“皇上,王大人的建議不妥。光是西夏不足為懼,倘若西夏與契丹聯手,我大宋便沒取勝的把握。”
老臣韓琦堅決反對。
“這北邊也懼,西邊也怕,難道我大宋又要割地賠款?”
“就是割地賠款也總比滅國更強。”
“有本事就給我再說一遍,要不是看在你稚圭(韓琦,字稚圭)是三朝元老的分上,我一定不饒你!”
“哎喲,老臣好怕。王大人,別氣盛,我仁宗時期就是宰相,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還多,如今…… ”
見新舊大臣爭得面紅耳赤,相持不下,神宗連忙示意王安石住口,急想聆聽老臣韓琦有何高見。
“皇上,老臣不是不愛國,現有如此局面,皆源于我大宋對遼、夏態度的完全不同,一樣的外邦卻不同對待。當迭剌的首領耶律阿保機于唐末乘中原之亂統一了各個部落,即可汗大位,曾鎮壓了契丹貴族的叛亂,聲勢浩大,不同凡響,916年建立了契丹國,年號神冊。因遼建國的時間比宋更早,太宗趙光義不但向遼景宗耶律賢承認契丹建國的合法性,尊遼人為兄,還得每年向遼廷進貢無數的金銀、財寶和布匹、絲綢。然而,西夏的李元昊稱帝建國,大宋卻不予承認,說他建國稱帝不合法,并與西夏爆發長達三年之戰,其間發生了 三川口、好水川、定川等幾次大規模戰役,皆以宋軍的失敗而告終。說句良心話,西夏不像契丹有吞并我大宋的野心,只要當初大宋承認李氏稱帝建國的合法性,西夏就不會和契丹聯盟來攻打我朝。”韓琦一口氣說完,便趔趔趄趄地退到一旁且呼呼直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