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殿堂評議
作者:
雪原 更新:2023-07-30 17:36 字數:2608
面對昔日妻子,滕原單竹已了無興趣,一個熱似蒸籠、澎湃激情,一個冷若冰霜、意冷心灰。不是如今的藤原單竹見異思遷,厭舊喜新,而是他長期未與女子接觸,導致性欲極其冷淡。
“怎么了?過去的單竹可不是這樣?難道是你嫌棄我山口美清的身體骯臟?”
單竹慌忙推開妻子,重聲說道:“眼前還不是打情罵俏、纏綿床褥的那個時候,倘若耶律乙辛得知你我關系不是表親,而是夫妻,之前的努力便會前功盡棄、付諸東流。”
山口美清沒有爭辯,而是飽含熱淚地離開丈夫,重新回到相好的身邊。
“今天到過哪里?為何不知會一聲就偷偷離去?”晚上,耶律乙辛詢問美清。
“還能去哪兒?不就到了表哥那里。”
耶律乙辛一把拽著美清的長辮,大聲吼道:“東瀛(指日本)賤人,還要欺騙本官到什么時候?你們明明是夫妻,卻偏偏謊稱是表親,今天要沒說清楚,乙辛決然不饒你!”
山口美清被耶律乙辛拽得頭痛欲裂,連忙哀求,并且講述自己隨夫來遼的真正目的。
其實,胡睹袞早就懷疑單竹和美清的關系不是什么表親。當美清從乙辛的口中得知遼皇已擬任宋使上官均為刑部侍郎,專門負責雪蓮案件的偵緝、審理,以給皇室百官交代,以平黎民百姓怒火后,她便急匆匆地來到皇宮尋找單竹,欲問個清楚,詢個明白。誰知耶律乙辛卻躲在她的身后一路尾隨,直至美清從丈夫的居所負氣離開。
“日本的后三條天皇還真是用心良苦,就那小小的島國也敢打我泱泱遼、宋的壞主意,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冀大人予以保密,否則美清永無寧日。”
“寬心吧!只要你一心愛我,不再想他藤原單竹…… ” “只要大人不鄙棄美清,美清永遠屬于大人。”
耶律乙辛喝下大碗的鹿血,迅即將美清抱到炕上。
山口美清是個注重眼前實際的日本女人,當她和丈夫藤原單竹及姑子藤原單登從日本的橫須賀歷經磨難來到遼國的大連灣后,她就認定自己回不去日本。她不相信天皇對丈夫的許諾,即使搞亂了遼國,后三條也不會放過藤原族人。
到了遼國后的藤原單竹,完全失去了做人的尊嚴,為能進入燕趙王府,他竟然趴在地上仿狗以取悅耶律洪基。她原本還抱有一絲希望,存有一線幻想,認定丈夫依然愛她,丈夫過去的所作所為,只是源于家族命運的無可奈何。然而,在丈夫的居所,哪怕是自己百般挑逗,丈夫依然毫無興趣,雖然他的理由冠冕堂皇,但美清曉然,如今的丈夫沒有性欲,完全是個無用的男人。
且說,上官均接受了遼皇擬任的官職和遼帝欲招駙馬的消息,被蔡京特使夸大其詞地修飾了一番之后,便隨信鴿疾速地傳到了大宋朝廷。于是圍繞著上官均使遼的大是大非,皇帝連忙讓宰相蔡確召集臣工殿堂討論。
有官員說:“上官均的做法值得肯定,接受遼職,只是為了完成任務的無奈之舉,若不這樣,遼皇定要背棄信義,應允西夏太后的請求,帶領重兵南下攻宋。如此一來,大宋朝廷危在旦夕,大宋百姓生靈涂炭。”
也有官員說:“好個無奈之舉?他上官均的使遼所作與太宗時期楊延輝(楊四郎)的駐遼所為十分相似,依微臣看,須即刻召回上官均,免得他在遼域丟我大宋臉面。 ” 見大家各說各話,爭吵不休,趙頊連忙立身,壓手示停,殿堂頓時鴉雀無聲。
神宗感覺殿堂之內像似少人,便連忙詢問杵在一旁的總管太監,李憲立刻意識到少的 、是誰,急忙湊到皇上的耳邊竊竊私語。
“這個蔡持正他做的算啥事?落下誰不好,偏偏落下個脾氣暴躁的呂吉甫。”
“埋怨也沒用,依小的看,別再討論,不如提問一些官員做做樣子,省得呂惠卿闖入殿堂, 在眾臣的面前讓皇上難堪。 ”
神宗覺得在理,趕忙詢問葉祖洽:“葉大人可有話說?” 祖洽連忙出列,鄭重奏疏:“啟稟皇上,上官均雖是敦禮的義兄,但下官不會念及手足,幫義兄護短,而會就事論事,秉公評議。目前,屯聚榆林的西夏兵馬已全部撤回,按理說上官均完成使命理當回國,然,遼皇拒絕聯夏設有前提條件,即:上官均須幫助遼廷審理疑案。 ”
“好你個葉祖洽,竟在大殿之上胡言亂語,凝公生前還真是不長眼,咋就沒有看出你葉敦禮是個沒心沒肺的白眼狼?”黃履實在氣不過,他大步出列,巨聲斥責。
“黃安中怎能這樣說話?他葉祖洽沒有信口雌黃,而是實話實說。”
見神宗滿臉怒容,黃履恇怯不前,不再言語。而其他大臣更是默然無聲,畏縮恐懼。
趙頊知道,若就這般爭來爭去也爭不出一個所以然。于是,他采納太監李憲的建議,讓眾人退朝,獨自留下右相蔡確。
蔡確善揣皇帝的心思。他深知趙頊不會為難自己的表弟,當皇上問及應當如何處理上官均身兼遼職的嚴肅問題時,蔡相輕松地笑了笑,道:“皇上,但凡諸事,看重的應當是結果如何,而不是過程怎樣。正因為有了上官均的成功使遼,才有了榆林的西夏退兵,至于遼皇欲招宋使為乘龍快婿以及擬令宋使為刑部侍郎,這與梁太后聯遼伐宋陰謀的破產和西夏無奈撤兵的結果相比,孰輕孰重?皇帝的心中一定有數,‘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他上官均不正是能夠幫我大宋成就大事的棟梁之材?”
聽了蔡確的一番話語,趙頊點了點頭,可隨即又愁眉不展,覺得自己是否給表弟的壓力太大,讓他去做幾乎做不到的事情?
“皇上還擔心什么?難道怕上官均背叛我大宋朝不成?” 趙頊一邊點頭,一邊反問:“不是嗎?他成了遼帝的駙馬,還能返回大宋嗎?”
“皇上大可把心放進肚里,上官均不是楊延輝,哪怕遼人給他再好的條件,上官均也絕不會動容,而是毅然決然地返回大宋。”
“難得蔡愛卿對上官均有如此信心,聽愛卿之言,朕的心里舒服多了,日后也不再理睬旁人對上官均的閑言碎語。”
“皇上,參知政事呂惠卿求見。”總管太監李憲急報。
趙頊未及回應,呂惠卿便推開門口的衛士,徑直闖進了議事大殿。
神宗見此,極為生氣,厲聲吼道:“大膽吉甫,你瞋目切齒地想做啥?”
“我呂惠卿沒有做啥,也不想做啥,只是想問問皇上是什么時候撤了我呂某人的官職,不讓吉甫殿堂議事?” “怎么可能?愛卿即沒欺君,也沒罔上,哪來無故撤職一說?”
趙頊此言威力極大,呂惠卿一聽,再也不敢放肆任性,而是撲通跪地,道歉賠禮:“恕下臣一時糊涂,日后一定改正。”
“別這樣,朕也有做得不對的地方,說句良心話,朕雖是一國之君,但頭上還頂著個太后。 就拿王安石來說,要不是他的謊言相欺,朕又哪會食言,扔下他?”
“皇上不必內疚,王安石有如此結局,不是別人給他羅織罪名,栽贓陷害,而是他自取其禍、咎由自取。倘若換作別人,犯了欺君大罪,不是菜市砍頭,就是牢底坐穿,又哪能輕松自在地赴江寧就職?”
此話出自呂吉甫之口,讓皇帝無言以對。神宗想,王安石待呂惠卿不薄,呂惠卿原來可不是這樣,現在怎會如此無情無義?
“太皇太后、太后駕到。”李憲的大聲稟報,打斷了趙頊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