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用計鋪謀
作者:
雪原 更新:2023-08-14 10:07 字數:2815
單登一點也不贊成兄長對遼皇的積極評價。在她看來,耶律洪基就是一個癡迷狩獵、為人愚昧、忠奸不分、沉湎酒色的昏庸君王,即使耶律乙辛就是雪蓮一案的幕后真兇,魏王也可不擇手段,重新贏得遼皇信任。
待單竹將行動進行一番縝密部署之后,單登并沒跟兄長一起回到皇宮,而是留在王府與耶律乙辛徹夜長談。
按照單登對道宗的分析和對魏王的要求,耶律乙辛在早朝過后便急著來到了耶律洪基的御書房,強烈要求皇上撤他的官職,銷他的封號,并且以死明志,說自己雖是雪蓮一案的幕后真兇,但絲毫沒有幫助耶律重元去做針對皇上的任何舉動,而是一心想讓夏使丟臉、出丑,叫梁乙埋知難而退,盡早離開大遼境域,避免皇上在宋、夏兩國的需求上左右為難。 隨后耶律乙辛便大哭起來。
遼皇剛想近前安慰,可又猛然間想到了上官均,因為上官均斷定他耶律乙辛就是大遼皇朝的掘墓人。
“魏王如此傷心,是否因為兵權的問題?”
“皇上,宋王立功無數,讓他兼任遼朝兵馬大元帥是實至名歸,乃當之無愧。”
單登連忙替耶律乙辛說話:“皇上,不是奴婢要幫著魏王說好話,乙辛大人對您的忠心是天地可鑒,日月可表。試想當初若不是乙辛大人告密,揭露皇太叔陰謀造反的詭計,皇上又怎能在行獵的路上平安無事且迅速平息‘重元之亂’?”
“沒錯,要不是乙辛告發皇太叔,我耶律洪基已不在人世。你不但把皇太叔的陰謀公布于世,還與駙馬蕭霞抹一起保護洪基,追殺叛軍。”
“皇上您還不糊涂哇!乙辛大人跟皇太叔的關系確實要比一般的官員更近乎,可辨別一個大臣對皇上是否忠誠,不是在皇上順利之時錦上添花,而是在皇上受挫之時雪中送炭。皇太叔的黨羽遍布大遼朝廷,然而,只有耶律乙辛才會冒著生命的危險給皇上泄露他謀反的秘密。”
此時的耶律洪基已然忘記宋使上官均的一番善意忠告,他連忙起身去扶耶律乙辛。
“是朕對不起魏王,冀魏王予以原諒,速速請起。”
耶律洪基內心無比慚愧地責怪自己:“皆是朕不好,聽信了宋使上官均的連篇鬼話,日后你我親如兄弟,咱們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如今皇上和魏王已渙若冰釋,往后必然相得無間。”
“對,對,對,此功當歸單登姑娘,放心吧!朕會知恩圖報,不會虧待美人。”
耶律乙辛也連忙說道:“單登姑娘不但貌美如花,明艷動人,而且秀外慧中、柳絮才高,綜觀大遼朝廷的宮內宮外,能與單登姑娘有比的,男的除了被皇上御封的伶官趙惟一,女的 便是貴為皇后的蕭喚云。”
“魏王嘴上抹蜜,真會夸人。奴婢身份卑微且來自外族、異域,怎能與高高在上、心似觀音的大遼皇后相比擬?再說,自從大宋派來個文化特使,帶來了個祥松戲班,戲班的寫手趙惟一就經常受到皇后的青睞和重視。他們一起寫詩,一起填詞,一起編劇,一起譜曲;一個彈的是嘈嘈切切的玉珠落盤,一個奏的是蕩氣回腸的天籟之音。奴婢好想與皇后合作一曲,可皇后卻不給奴婢半點機會……”
耶律洪基連忙向著單登擺了擺手,嘆曰:“爾等出去吧!皇后的問題,朕心里有數。”之后遼皇便十分疲憊地靠在椅上閉目養神。
“魏王可別忘記昨晚單登與您談的另一件大事,只有此事辦妥,方可大功告成。”
“放心,本王的弟弟耶律丙辛因疾病離世三年有余,讓丙辛的遺孀蕭小芹進宮服侍耶律洪基,弟媳應該不會反對,怕就怕本王的父母老腦筋,借傷風敗俗來阻止。”
“先不要告訴魏王的父母,找個理由把小芹叫到王爺的府里,然后讓美清把她帶進皇宮,最后就看奴婢的本事。”
耶律乙辛萬分感謝單登的幫助。他向單登保證:“本王成就大業之日,就是報答姑娘之時,說吧,有什么要求,本王定然全部滿足。”
“單登既不要王爺的金銀財寶,也不要王爺的榮華富貴,就想王爺成事之后,娶了奴婢,讓單登與王爺和衷共濟、同甘共苦。”
“太感人了,我耶律乙辛何德何能,竟然得到單登姑娘的如此垂青?寬心吧!若是真有那么一天,一定會讓姑娘成為遼朝的后宮之首。”
“相信,奴婢沒有理由懷疑魏王的真心實意。”
也不知觸及了自己的哪一根神經,他魏王興高采烈之余,又突然間領悟到了什么,在連喊了幾聲不對之后,便急忙詢問身邊的單登:“姑娘不是日本人嗎?你和兄長單竹的目的不是為了搞亂遼廷,配合日本軍隊占領遼域的嗎?難道姑娘不想回國,拯救父親藤原道長?”
“王爺,父親藤原道長和后三條天皇是‘攝政’與‘院政’的矛盾,是你死我活的斗爭,不管單登、單竹幫助天皇做多少事情,父親及家人和追隨者都不可能幸免于難。其實兄長早就做好了犧牲的準備,而我單登和嫂子的想法相同,不愿為日本的皇室擴張去做無謂的犧牲。”
耶律乙辛輕聲笑道:“單登姑娘終于承認山口美清是自己嫂子,而不是表姐,不像姑娘的兄長藤原先生,至今還隱瞞美清的真實身份。”
單登一本正經地重聲說道:“王爺哪能責怪奴婢的兄長?一個男人要把自己心愛的女人讓給別人,這已經讓他相當痛苦了,王爺不予同情,還要責備…… ”
“好了,就算本王錯了還不成?”
“其實,王爺能夠及時檢舉皇太叔企圖利用行獵的機會刺殺遼皇,單登就深知王爺不是一個簡單之人。王爺雖說與遼皇同姓,但不屬于正統的皇族。王爺的父親耶律迭剌生性懶惰且受人欺負,因此,王爺的父親一貧如洗,部落中人稱之‘窮迭剌’。當王爺的母親懷孕之時,她夢見自己與一只羚羊相搏擊,結果母親拔掉了羚羊頭上的兩只角。第二天一早,母親便找來巫師解夢,巫師說:‘這是個吉兆。羊字頭上去了角是個王字,你肚里的兒子以后會封王拜相,高人一等。’耶律乙辛是從娘的肚里早產出來的,當時一家正在移牧途中,無水洗浴。正在憂愁間,車輪跡下,忽見涌泉。當王爺長到八歲的時候,王爺就開始幫助父親放羊。有一天,很晚不見兒子回家,王爺的父親一邊用力尋找,一邊拼命喊著王爺的名字,看見王爺正在草間睡得舒坦,王爺的父親氣得一腳過去把偷懶的王爺踢醒了。王爺大怒道:‘父親怎么可以把我驚醒了呢!剛在夢中見到神人給兒子吃太陽和月亮,剛把月亮吃掉,正咬太陽半塊入口時,父親卻把兒子驚醒了過來,真是掃興之至。’可見王爺小時就黠慧機敏,明明夢見吃的是燒餅,反倒騙父親說是正在吃太陽。王爺的父親十分迷信,以為這個兒子不同凡人,從此不再讓他牧羊。長大后,王爺‘美風儀’,身長八尺,相貌堂堂。遼興宗時,王爺為文班小吏,掌管太保印章。后得當時皇后抬舉。皇后見其風度渾然,如同很有修養的老成官員,慢慢予以升遷。在興宗時期,王爺已升至護衛太保 (衛隊總指揮)。耶律洪基即位后,因王爺是先帝舊臣,便加以寵任,遷為同知點檢司事,慢慢遷至為樞密副使。怎么樣,我單登說的可有什么遺漏的地方?”
“說的一點沒錯,了解得比本王自己還清楚。我耶律乙辛就不明白了,你們一家就那么放心,把身家性命全都壓在了本王的身上?”
“王爺的說法有誤,我的嫂子早就成了您的人,單登與兄長幫著王爺,難道還委屈您不成?”
“哪里,哪里,本王求之不得,要不現在就去魏王府,看看本王與耶律洪基相比誰更適合單登姑娘?”
“別著急,單登早晚都是您的女人。眼下單登必須急往兄長宿處,讓兄長趕緊書信天皇,望天皇少安毋躁,耐心地等待魏王掌握兵權的有利時機,只有這樣,日本的軍隊才能成功西 渡,順利攻克遼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