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逃亡之船一、激流
作者:
陶林 更新:2016-04-26 09:55 字數:1135
給孩子,最愿意講述的成長歷史
第一章 逃亡之船
一、激流
這是一個暴風驟雨的晚上,海面被肆虐的颶風攪得巨浪翻騰、波濤洶涌。黑壓壓的烏云籠罩著整個大海,電閃雷鳴,宛如入侵者隆隆的炮聲,任何人聽了都會嚇得心驚肉跳。
一艘有些破敗的、荷蘭人稱為的“中國戎克式”五帆大帆船——中國人叫做“三寶太監二千料寶船”——正乘著颶風,在這滾滾的波濤中迅速向北行駛。巨大的風暴把它一會拋上半空,一會擲到谷底。與無邊無際的大海相比,它就像是一枚脆弱的嫩葉,隨時要被打翻,被大海的所吞沒,永遠地消失在這一片漆黑的天地之間……
只有它桅桿頂部的風燈還在倔強地閃亮著,把自己綁在桅頂的水手,在風雨飄搖之中守著燈,努力抹去自己臉上的雨水,睜大眼睛遠眺前方。他看到身后的戰火炙熱的群島和蘭芳共和國一起已經完全消失了,三天三夜過去了,在大船的正前方,正是浩瀚的中國南海。
水手心中有無限的感傷,因為生育他的蘭芳共和國已經完全告別了,他不知道有生之年是否還能回到那個自由自在的小小國度。然而,他心中依然充滿一絲絲溫暖:度過這浩瀚無邊的南海,他能夠回到自己的故土,他自小就聽說卻從來沒去的原鄉——中原,中國。
在風雨中駕駛著這艘大帆船的所有的水手,都懷有這樣感傷和向往。他們甚至都不知到現在心目中的“中國”是個什么樣子,但生活了一百多年的蘭芳共和國已經被荷蘭人攻破,他們已經無處可去,只有返回故土中原。
經歷了一百多年,幾代人的繁衍,大部分的蘭芳國人已經完全沒有了關于中土的印象。可是,蘭芳國世世代代的大統領依然不厭其煩地教導大家,我們如果不是蘭芳國人,就是中國人,中國人一定要記住四個字:“葉落歸根”。
這艘船的船長阿歸伯,是蘭芳國最后一任大統領梁恩伯的朋友,是蘭芳國最為優秀的船長。他并非蘭芳國五兵府海兵部的軍人,他只是個純粹的商人。然而,他是這艘船上唯一一位去過原鄉中國的人。他從原鄉帶回來一船精美的瓷器,賣給了在大海上東游西逛的荷蘭人。
在蘭芳國即將被攻破的那一刻,他的朋友鄭重地將這只船托付給他。阿歸伯非常想和大統領一起戰死在蘭芳,但大統領反復叮囑,這只船里有蘭芳國一百年積累的全部的希望,比他一人的生死還要重要,因此萬般鄭重托付給阿歸伯,一定要把船開到最安全的地方,重建蘭芳共和國。
生死決別的時刻,他的好友大統領梁恩伯用馬鞭驅趕他上船。然后,大統領義無反顧地帶領著蘭芳國全部男人、女人和老人戰死在荷蘭人猛烈而殘忍的炮火中。
阿歸伯抹干了淚,帶著麾下最強悍的一隊水手來到了船上,打開了船艙的門一看才知道,原來這艘大船“樂土號”里載著一船兩歲到十二歲大小的孩子。他們都是蘭芳國最后的苗裔,在荷蘭人攻破蘭芳之前,被安排到了這艘堅固的大船上。
想起孩子們一張張天真無邪、肉乎乎圓滾滾的小臉,阿歸伯一下子明白梁恩伯囑托的千鈞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