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搬出計劃
作者:
譚天 更新:2024-02-18 18:15 字數(shù):2247
譚睿把我們的計劃命名為“搬出計劃”,開始研究政策方針與涉及的各個主管部門的情況,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首先討論計劃的可行性是最重要的,這一點我倆在俱樂部的沙發(fā)里已自我審核通過,之后,我倆才感到問題的棘手。
“搬出計劃”成為俱樂部的熱議話題,師兄們一致評價為:初生牛犢不怕虎,少年壯志可凌云。知道這些老幫菜里有相當(dāng)一部分想看我倆的笑話,這也一定比耍猴好看。看耍猴的人認為猴被命令著做各種動作,滿足了人類對自然界的征服感;而猴以為這群傻逼,隨便翻幾個跟頭,就讓他們又掏腰包又給香蕉的,最后觀眾只獲得短暫的歡愉,猴得到了主人和觀眾獎勵的水果,誰才是最后的贏家呢?
鄭胖子對此事非常感興趣,他深知譚睿的能量,他仿佛又看到了什么希望。他召開了俱樂部的常委會,所謂常委會不過是一些財力雄厚的老總們,專門討論俱樂部的大事,或洽談些大項目。他曾經(jīng)邀請過譚睿,譚睿一聽常委會三個字就笑了,連個黨支部都不是,還叫常委會,哥們兒不跟著現(xiàn)眼。
這次的常委會沒有遭到我和譚睿的鄙視和嘲諷,因為鄭胖子這次是為了“搬出計劃”。我倆應(yīng)邀參加了會議。支持,是我倆需要的,各個方面的。
參加會議的一共十一人,如果單從經(jīng)濟實力上講,誰拔個汗毛都比我腰粗,所以我不放他們點兒血,難以平衡我的嫉妒心理。
鄭胖子絮叨半天科學(xué)發(fā)展觀和社會主義經(jīng)濟發(fā)展的道路與方向,才開始切入正題,各位大佬們也才開始真正聽他說話。
“這兩位小師弟,有知識有才干有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懂政治懂經(jīng)濟懂得取之于民回報社會,年輕一代需要這樣的有為之士,需要這樣的領(lǐng)軍人物,需要這樣的后備力量,有這樣的年輕人,是俱樂部之幸,是人民之幸,是黨和國家之幸。”鄭胖子險些把我倆夸掉一層皮,我雞皮疙瘩層層相疊,仿佛整個人腫了一圈。
“‘搬出計劃’是一個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既還首都人民藍天白云,又推動鄰市經(jīng)濟的繁榮發(fā)展,可謂是百年大計,功在千秋。”鄭胖子停頓了一下,喝了口茶,“我在這里首先表個態(tài),這件事我舉雙手贊同,也全力支持,要錢出錢,要力出力,絕不含糊。”最后這幾句話,讓我很是激動,鄭胖子也是很可愛的一個同志嘛,我?guī)缀跸胝酒饋斫o他鼓掌,吹兩聲口哨。
各位大佬紛紛表態(tài),做房地產(chǎn)的老潘說新市場我?guī)湍憬ǎX不錢的好說。做生物醫(yī)藥的老修說老市場這塊地我來建個生物科技園,需要多少錢,你開價,我明天就給你打過去。做煤炭生意的老高說兩位老弟,差錢跟哥說,哥整車給你拉。其他幾位也散財童子般的慷慨支持。
我看大家說差不多了,開始表態(tài),因為計劃是我提出來的,況且譚睿很少在這種場合發(fā)言。他的原則是言多必失,少說話,心里清楚比什么都強。
“感謝各位師兄的支持,對于投資這件事,我想還是股份制,多出多占,少出少占,公平合理,利益均沾。”
“我看這個辦法好,免得亂套,江來你抓緊成立新公司,我們幾個老家伙成立個“搬出計劃”顧問團,專門協(xié)助你們工作。譚老弟,你覺得怎么樣?”鄭胖子笑瞇瞇地向譚睿詢問。
“好,咱們互相配合,就容易多了。”我謙遜地說。
“那就這么定了,分頭行動,散會。”鄭胖子神情激奮。
如此大的商業(yè)項目,就這樣順利誕生了,我很意外,準備迎接的質(zhì)疑和否定卻沒派上用場。譚睿說中國的國情就是這樣,大事開小會,小事開大會,真正的大事,幾個人一碰頭就決定了;小事,就要寫材料,作報告,分組討論,集體討論,最后大會投票決定,才算完。
支持得到了,雖然只是口頭上的,至少他們沒覺得這是個胡鬧的事,這功勞歸于譚睿,因為他的出現(xiàn),大家以為這也許代表某個動向,或者我們事先得到了風(fēng)聲,不是我們的主意,而是上面的點撥授意。他們愛這樣想,我們樂于接受,那是他們的自由,只要得到我們想要的資金,隨他們天馬行空臆斷猜想,總之我們是不會表態(tài)的。
注冊公司的事很順利,這些商業(yè)上的政策我已是輕車熟路,請上兩頓飯,程序速度也如高鐵一般,提起速來,那是嚇你一跳啊!
公司依舊我當(dāng)“法人”。這個“法人”其實是法人代表,我覺得更應(yīng)該叫代表法人。至于法人代表,顧名思議應(yīng)該是法人選舉出來的,實際上是先有法人代表,然后再招“法人”,而且只有看著順眼的能配得上讓被代表的人才能被招為“法人”。事實上我能代表法人,至少我能代表秘書Vivian,信息主管邦德,還有財務(wù)王姐,其他幾十個員工,我都能叫出名來,自然也能代表了。
新公司和我的老公司在同一辦公地點,人也還是那幫人,就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這本來就是一個應(yīng)景的公司,單獨為一個項目成立的公司,這樣省去許多經(jīng)濟上的麻煩,也免去不少長期的責(zé)任。項目一完成,公司就被晾在一邊,任其自生自滅。
財務(wù)王姐最近和她們財務(wù)部門忙得不可開交,這個賬那個表的,我對財務(wù)上的事不是很精通,也很少過問。王姐是個好財務(wù)主管,是我從高級會計事務(wù)所里請來的,所謂高級,就是做賬精確標準,滴水不漏,任你查個天昏地暗也能屹立不倒。我對財務(wù)工作要求簡單,人忠誠,財堅挺。這兩點,王姐當(dāng)仁不讓。她不知道我對財務(wù)的麻木,因為我很少問及,她反而不敢輕舉妄動,偶爾我也會假模假式地翻翻賬本,無論是否有問題,我都撇撇嘴,然后一言不發(fā)地把賬本遞給她。如果她有貓膩會以為我查覺了,必會收斂;如果沒有,會理解為我滿意,所以不說話。她也曾試探過我,一次看完賬后,她支支吾吾跟我說采購辦公用品的金額,是Vivian定的,她當(dāng)時沒覺得貴。我說小事,沒關(guān)系。她卻以為我再給她面子,有些感動地去了。
這對我來說是小事,大錢不差就可以,我做的生意都是短平快的采購與貿(mào)易,沒有長線生意,所以,賺多少錢有多少錢幾乎是一本明賬。辦公用品那幾個錢也確是小事。
但很快我遇到了大事,俱樂部的大佬們反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