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報告
追溯鹽城的通俗文學,理論上當屬于顧鑲(1930—2015),早在新時期文學時期,他就寫出了《群眾需要健康的通俗文學》,他說:“通俗文學除了具有突出的娛樂性外,還有一種文學的啟蒙作用。文學的啟蒙并非一定是‘低層次’的,它的意義非常重要。許多作家走上文學的道路,常常是受了優秀通俗文學與民間文學啟蒙的決定性影響。這不光是指趙樹理這樣的作家,也包括拉美的馬爾克斯這樣的作家。能不能這樣說:通俗文學也是一切文學賴以成長的基礎之一呢?”(《煮默齋文鈔》,顧鑲著,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顧鑲對通俗文學的功能和人民性做了較為客觀的定性。
由于顧鑲長期身居中央主管文藝的要害部門,與地方聯系不多。因此,他的理論觀點很不容易與地方文學研究者和普通大眾有所互動。
在創作實踐上,朱劍(1949—2013)的成就最高。以反映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長篇小說《青石堡》(朱劍著,江蘇人民出版社 1976 年)盡管在題材上是政治小說,但是語言上以口語和俗語見長,故事具有較強的通俗性。進入新世紀,朱劍的長篇小說《太平莊白話》(朱劍著,江蘇文藝出版社 2003 年)完全以通俗的手法,將上世紀 60 年代太平莊上所發生的故事虛構出來。由于地方文學研究的薄弱與疏忽,朱劍作品的文學價值并沒有被挖掘出來,這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毫不諱言,鹽城通俗文學有著久遠的文化傳統,這個文化傳統里有移民的口耳相傳,也有來自上海和蘇南較為成熟的通俗文化的輻射,最重要的還是“崇文重教”的歷史文化傳統,民間寫作氛圍濃郁,基層作家活躍。
一、1.0 時代的網絡論壇發帖寫作與 2.0 時代的簽約作家同臺競技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絡寫作風行一時,鹽城本土網絡論壇最早的當屬于“醉里原創”,它是創辦于 2006 年的“醉里挑燈”網的論壇欄目,目前該論壇有 36222 篇原創文學,2014 年該網又創辦“醉里”微信公眾號,目前已有 5000 篇原創文學。
新媒體文學以“人民作家”微信公眾號為代表。截止統計日期,該公眾號共發表 2464 期,發表原創文學作品 9587 篇,有文章被《人民公安報》、澎湃社、騰訊、人民網等多家知名公眾號、網站和報刊全文轉載或引用、轉發,累計點擊量達 2000 多萬人次以上。
除此之外,鶴鳴亭的“原創文學”和鹽城 123 網的“文壇雅苑”也都開設了文學論壇。以上這些平臺,基本上沿襲互聯網 1.0 時代的論壇發帖模式,上面的論壇文學也保留著 1.0 時代的大眾文化特性,具有較強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
為了適應移動閱讀的需要,新創辦的新媒體文學依然維持著傳統紙媒的發表功能,同時在體裁上靈活多樣,發表和閱讀較為便捷。但整體篇幅較短,發布平臺也擁有作者版權,無法實現商業變現。
眾所周知,2013 年以后,以盛大文學為代表的網絡文學企業推出了作家簽約制之后,網絡文學被推向了 2.0 時代,一批網絡文學企業陸續上市,影視、游戲、動漫等娛樂產業隨之興起,隨著人工智能的興起,網絡文學即將進入 3.0 時代。
受大環境影響,鹽城網絡作家協會應運而生,盡管主體會員仍以 1.0 論壇作者為主,群眾性的自由寫作者的積極性都非常高,很多人是從傳統的紙媒投稿者向網絡注冊、論壇發帖寫作者身份的轉變。但是由于作品的轉化率較低,不能形成版權的產業化,仍然停留在自娛自樂的層面。
但在這個群體之外,活躍著一批在國內重要文學企業(網站)簽約的作者,他們都非常低調,很多人以職業化的網絡寫作為生,也有部分人員是兼職寫作,用所獲得的寫作收入來提高生活質量,因此本研究將視角轉向這批沉默的 2.0 網絡文學簽約制寫作者。
二、鹽城網絡文學作家整體創作實力雄厚,現實題材有望突破。
據不完全統計,鹽城市簽約制網絡作家約 60 多人(含在鹽工作生活 4 人),穩定創作 37 人,全職作家 23 人。
江蘇省網絡作協會員 21 人,其中理事 2 人;湖南省、安徽省、陜西省網絡作協會員各 1 人,江蘇省作協會員 6 人,安徽省作協會員 1 人,魯迅文學院學員 3 人。累計創作字數超千萬字 10 人,字數超兩千萬字 2 人,字數超三千萬字 1 人,全體網 絡作家累計創作總字數超 2.7 億字。
創作類型主要有奇幻、玄幻、仙俠、歷史、都市、快穿、懸疑、武俠、網游、古代言情、現代言情、現實等。
作家簽約網站覆蓋全國重點文學網站,如起點中文網、番茄小說網、17K 小說網、紅薯中文網,掌閱、逐浪小說網、云起小說網、縱橫中文網、QQ 閱讀、飛盧小說網、網易國風中文網、愛讀網、咪咕閱讀、黑巖中文網等。
一是重點作品熱度喜人并有作品被改編
1. 吃瓜子的群眾創作的《巫師亞伯》已由起點中文網翻譯在國外網站,《修仙就是這么科學》已簽訂繁體出版合同。
2. 憶心二想(女)創作的《七零:嫁給糙漢后被寵哭》咪咕閱讀女頻熱度榜第三名,咪咕閱讀女頻暢銷榜第三名。
3. 瓢城皇裔創作的《骨祖》曾獲 17k 小說網 2013—2014 全國文學聯賽三十強;《鑄明》獲得 17k 小說網 2014—2015 全國文學聯賽十強;《十字街頭》獲當讀文學網第一屆金 IP 三等獎;《飛虹之上》獲得慶祝新中國成立 70 周年“奮斗中國夢”全國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征文大賽三等獎,并入選“建黨百年”重點網站優秀網絡文學作品聯展;《鐵騎隊長》獲得青島市首屆網絡文學大賽三等獎;《鹽城保衛戰》入選“建黨百年”重點網站優秀網絡文學作品聯展,鹽城市文聯 2021 年度重點簽約項目,并成功改編紅色劇本殺《黎明的守護者》;有聲改編 4 部:《骨祖》《戰地梟龍》《十字街頭》《鐵騎隊長》。
4. “我要哭了啊”創作的《問鼎仙途》獲得番茄小說奇幻仙俠閱讀榜前十佳。
5. 流浪的小青蟲創作的《都市神級護花保鏢》650 萬字,蟬聯青果文學網都市榜第一,完本榜第一四百多天,總點擊量達 16 億。
6. 散心靚意創作的《抗戰之血色殘陽》獲得逐浪網軍事征文一等獎;《巔峰權貴》獲逐浪網官場分類小說暢銷榜第三名;《最強高手在都市》獲得掌閱暢銷榜第一和最佳作品獎。
7. 會狼叫的豬創作的《垂釣之神》獲得起點中文網 2019“玄幻王者”征文大賽二等獎;2020 年 QQ 閱讀暢銷半年榜第一,月票榜 TOP8,作品已經有聲改編。
8. 蒔蒔(女)2008 年開始網上連載長篇小說,網絡作家,編劇,先后發表 20 多本圖書,多部作品暢銷榜前列,多部影視和有聲改編;其中《家有萌妻》獲得塔讀女頻暢銷總榜年度第一的成績,有聲改編,影視改編,網劇制作中;《全球通緝:誤惹首席貴公子》獲得閱文原創文學大賞女生組三等獎;《第一婚寵:老公大人請自重》長期穩定 17K 小說網女頻點擊第一,暢銷月榜前三,影視改編,有聲改編;《閃婚厚愛:老公大人別鬧了》長期穩定 17K 小說網女頻暢銷月榜第一,點擊月榜前三,短片籌備中,有聲改編;《第一婚寵:老公大人太溫柔》2018 年度“17K 小說網黃金盛典”活動一等獎;《閃婚厚愛:誤惹天價老公》長期穩定 17K 小說網點擊月榜第一,暢銷月榜第一,年度女頻暢銷總榜冠軍,2019 年度“17K 小說網年度盛典”活動一等獎,有聲改編。
9. 米缸大人創作的《科技興國:說好捕魚,你制作殲星艦?》獲縱橫中文網——腦洞星球——兩次第十名、一次十六名。
10. 隨散飄風創作的《踏星》獲得百度小說風云榜科幻榜第一,總榜前三十;縱橫中文網暢銷前三,科幻榜單第一;有《踏星》主題曲《惟心》改編有聲劇,并登上王牌對王牌推薦位。
11. 俞七少(女)創作的《親兵士女娃》獲得第三屆 NEXT IDEA 全國大學生文化創意大賽(文學創作類)金獎。
12. 周喬巴(女),出版有《催眠謎案》并有影視版權售出。
13. 新豐創作的《最強的系統》登入起點中文網國際站,并有聲改編;《無敵真寂寞》主站成績與 QQ 閱讀,均訂都一萬多,售出漫畫版權,并有聲改編;《彪悍的人生》主站成績與 QQ 閱讀,均訂都一萬多,售出漫畫版權,并有聲改編;《從精神病院走出的強者》售出漫畫版權(已經在騰訊動漫,快看漫畫,嗶哩嗶哩漫畫發布);《我一個人砍翻亂世》均訂將近兩萬,連載期間,銷售常駐前五十,售出漫畫版權。
二是重點歷史和現實題材創作具有良好的示范效應
1. 歷史題材作品《鹽城保衛戰》,全文 60 萬字,為鹽城市文聯扶持作品。該作品全面反映了抗戰期間,英勇的新四軍和鹽城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奮起抗擊日寇、國民黨偽軍以及國民黨反動派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在慶祝建黨百年期間該作品被中國作家協會推薦為《百部重點網絡文學巡展》作品。2022 年 3 月,以《鹽城保衛戰》為藍本改編的“劇本”《黎明的守護者》(編劇:陳冉)正式落地。全劇分為七個角色,采用全景式視頻拍攝場景并輔助 DM 介紹,使得劇情更加真實,再現了我黨隱蔽戰線上的英雄與敵人斗智斗勇的戰斗場景,深得采購單位的好評。
2. 歷史題材作品《天下鹽商》(2016 年江蘇省作協重點扶持作品),作為首部直接面向在“閶門趕散”歷史背景,書寫了明代宏闊的長江文化變遷史、蘇北地區的斗爭史和開發史,揭示了民間所潛伏著的巨大的團結力量,他們在抗擊外倭的同時,合力完成了鄭和下西洋的壯舉。該作品目前已經被喜馬拉雅有聲平臺轉化為有聲閱讀產品,點擊收聽率達五萬人次。
3. 現實題材作品《安河橋北》(2018 年中國作協重點扶持作品),聚焦北京冬奧會,傳遞了追求團結、和平、進步、包容的奧運精神與中國精神,記錄了一群年輕人關于北京冬奧會的集體記憶,這是網絡文學藝術化地呈現我國冰雪產業發展的有益嘗試。2022 年 2 月 18 日,《光明網——文藝評論》作了重點推薦。
4. 現實題材作品《十里春深》,作者以半自傳的形式聚焦網商時代,青年創業者依然需要堅持商道酬勤。書寫了在紛紜復雜的大時代,機遇和壓力并存,挑戰和成功同在,用寫實的手法寫出了這個時代最真實的創業女性形象,在她們身上集中了儒雅、知性、進取、勤奮、風情、潑辣、強悍、能干等特征,而女人與生俱來的小氣、忌妒、軟弱、無主見也時有展露。唯有這樣的寫實人生,才能反映出時代的風貌,也只有在這樣的創業歷程中文藝才能夠完整展示時代最鮮活的一面。
三是網絡文學從業人員成就斐然,網絡文學產業人才未來可期
1. 宣偉,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自 2006 年入行以來先后擔任 4399 旗下原文小說網編輯、主編,天下書盟(股票代碼:833019)總經理,滾石移動閱讀事業部總經理,閱路文化合伙人,北京不可能科技合伙人,以及高級副總裁等職務。是《曖昧公寓》《少年歌行》《少年白馬醉春風》等多部熱播劇的出品人。目前擔任重慶市、株洲市、邵陽市網絡作家協會特聘顧問,江蘇省鹽城市網絡作家協會副主席。
2. 墨守不成規(編輯名:青山),曾在黑巖中文網發表《潛龍》,類型為仙俠,332 萬字;2018—2019 年在作客文學網擔任編輯,2019—2020 年在夢暢文學網擔任編輯,2020 至今在咪咕文學網擔任編輯。
3. 小莫,閱文集團“九天女頻”任編輯,擔任南京市網絡作家協會、安徽省網絡作協理事;宿州市作家協會會員;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
4. 棠歡(女)(編輯名:君衍),甜柿中文網任編輯;
5. 青芒,原起點中文網、飛盧中文網編輯;現為閱文集團“九天女頻”任編輯。
三、理論評論有一定的基礎,研究工作和產業轉化亟待加強。
近年來,網絡文學理論評論工作不斷加強,這不僅呼應上級黨委政府對文化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倡導,同時也是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優質作品的訴求。
1. 王祥的理論著作開創了網絡文學系統性闡釋的先河
《網絡文學創作原理》是王祥的一部力作,作者有三十余年的文學創作研究和教學經驗,起點中文、榕樹下、中文在線等眾多網站的資深作者均對其教學給予很高的贊譽。書中表達的創作原理與創作方法,曾為許多遭遇創作瓶頸的小說作者提供了重要的靈感和啟示.他揭示了網絡文學的“快感獎賞機制”、主要寫作策略、對人類欲望的審美化和倫理化處置等重要理念。還對“與現實接壤的世界”“奇幻小說的世界”“東方神話世界”“科幻世界”等幾種網絡小說世界設定的經典模式進行了總結。同時闡釋主角、情欲對象與情感對手、敵人與競爭者、功能性人物等小說角色如何創設,又有哪些重要的角色原型可資借鑒進行深入探討。最后再對故事有哪些功能、細節應如何打磨,以及創造具有吸引力的故事情節等方面作理論解讀。
在《人類神話:網絡文學神話學研究》一書中,王祥針對網絡文學全面復興神話敘事的實際。回答了幾下問題:神話敘事對人類個體、對人類社會有什么作用?人類獨立自主、自立為神的人類神話展現了現代人對“更好人類”的想象和向往,它的發生發展究竟意味著什么?人類神話順應了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現代人類和未來人類如何創作神話為自己服務?他通過“神話知識譜系的創作和應用場景”“神話敘事的構成要素”等十章內容對網絡文學神話學進行了研究。
2. 朱鋼的網絡文學評論既有深度也有力度
由于他自己從事多種體裁的文學創作,又具體參與全國網絡文學的指導、管理工作,其視野開闊,底蘊深厚。在《網絡作家民間性基因的探源》一文中,他指出“作為進化的現代說書人,網絡作家的民間性基因,通過身份表征、生活基礎等方面得以顯形辨識,并在文化傳承、普及、啟蒙以及娛樂等方面,發揮著最為廣泛最為基礎性的作用。民間性元素滋養了網絡作家,網絡作家的創作反過來也有效充實并豐富了民間性的構成。”所謂“民間性”元素和網絡作家的創作實踐形成了良性互動,在互動中促進了文學的“民間性”現代進化,否則“民間性”就無法被激活出來,這樣也就帶動了大眾文化的二次勃興。
同樣,他在《傳統文化是網絡文學生生不息的動力》一文中將“民間性”進行深度發掘,他認為,網絡文學精神上擁抱原鄉,范式上開疆拓土,激活了傳統文化的現代性,生發了新的書寫面向、閱讀體驗和審美趣味。傳統文化與互聯網技術,經由網絡文學生成的獨特生命體,既傳遞出傳統審美的核心要義、后現代語境的鮮明表情,又全方位參與當下生活。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化血脈相連的融合,在整體態勢和創作成績上,當是文學史上的新景觀,并在一定程度上為文學的發展提供了學術性的思考和實踐性的借鑒。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化的互為賦能、互為成就,對文化的傳承發展也顯現了獨特的意義和價值,并漸漸成為重要的文化現象。
在《一劍曾當百萬師:未來科技與戰爭理念的文學想象——評賤賤的枸橘和小白<科技興國:說好捕魚,你制作殲星艦?>》中,她指出在本篇小說當中卻創新性的采用了“穿越”與“重生”相結合的方式,換言之,二者的差異被作者有意識地削弱,從而融合到一起,新奇的同時為情節和情感增添了更多矛盾沖突的爆發點。
崔鳳鳴還認為,在遵循網絡小說自身規律的同時,給人一種“后生可畏”之感,從孟浩“重生”后打造武器和火藥的“小家之愛”自然而然地過渡到家國之愛,感情升華自然不牽強,敘事脈絡清晰,是一部科技興國的強力制作,強烈的回應了科技的發展不僅關乎個人安危,更關系到國家的生死存亡。
王心萱在《簡論《怪物食堂》中主角的設定》一文中指出,這本書是都市異能類型,都市異能也就是在現代人居住的世界中擁有著一些常人沒有的特異功能。一般的都市異能類型的文都是由弱到強或者一開始就很強,中途不斷“打臉”,這幾乎成了爽文的套路。但是本文卻有些不同,除了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各種各樣怪物,菜譜,道具,等級等,本文主角的性格也是相當特殊,在簡介中有一句話是“最后再重申一遍,我,陳怪,不是怪物。”雖然這么說,但是主角的一切都很奇怪:一個有異食癖,身世慘淡,有精神分裂,性格高冷,鼻子非常靈敏且有個性的畫家,還獲得了叫做怪物食堂的“金手指”,加入了獵人管理局這個官方組織,也自己發展了一些勢力等等。包括主角的名字,陳怪,都在彰顯著他的與眾不同,陳怪何嘗不是一位超級怪物呢?這么一位特殊的人設在這個靈氣復蘇、怪物降臨的世界確實可以發生很多特殊的故事。此為,邏輯的合理性。
3. 吳長青首開全國網絡文學本科專業建設
2015 年 7 月,吳長青參與設計的全國網絡文學本科專業在三江學院首次招生。2016 年 9 月,吳長青主持的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 2013 年度教育部重點課題(DJA130333)“精品課程建設促進職業教育優質教學路徑研究”子課題“基于互聯網背景下新媒體文學課程的開發與運用”順利結題。2017 年 1 月,由課題論文結集而成的《網絡文學創作與研究概論》出版,這是吳長青在此領域探索的代表性著作。
作為該專業的教研室負責人,吳長青還參與編寫 2015 級、2016 級學生原創作品集。同時還撰寫了《新時代網絡文學學科建設研究》《網絡文藝教育的時代使命與責任》等代表性論文,為該專業的初創期建設做了實驗性的探索。原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白燁盛贊“三江文學一小步,中國文學一大步”。
4. 新生代網絡文學評論人才正在成長
陳風眠和王心萱兩位評論新秀,她們的評論文章《試論闡釋中的底層邏輯——以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乃粒第一>為例》和《中國道統與個體社會權利——從《天工開物》談起》一經發表以來,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5. 增強鹽城網絡文學研究院的研究能力與產業轉化能力
加強鹽城網絡文學研究院的研究力量,能夠為新文藝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能夠成為團結網絡文藝(學)工作者的重要文化陣地,同時拓展產業空間,為地方文化產業賦能增效。一是加強與版權主管部門和文藝平臺形成聯動,合力建設新型版權交易平臺,服務網絡作家,服務長三角區域網絡文藝版權采購平臺。二是積極服務地方互聯網企業,特別是數字平臺,特別是與長三角(鹽城)數字產業基地(產業園)、各區文創園以及大數據產業園形成互動,將優質版權吸引到園區,就地轉化。
三是推進原創作品與文旅產業、沿海濕地產業以及影視基地等重點文化領域融合的深度,形成作品內容與消費的正向互動,促進網絡傳播與本土產業的開發的聯動,讓網絡文藝和版權服務現實需求,形成規模經濟效應和城市形象打造形成同享互贏的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