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力”(六)
還有兩位亦增來往較多的同學,他們都是學俄語的,一個來自太行山區,一個是濟南泉城人。來自太行的同學畢業后留在北京,后來去了總參陸航局。那時節,軍方和俄羅斯在洽商進口俄國武裝直升機方面談得十分密切并有很切實的雙邊往來,亦增這同學很有用武之地,也比較受重視。后來他轉業,又進了國家安全部門,雖然工作相對緊張“刺激”,但這哥們性格不錯,為人處世相當圓熟,自然也頗受領導青睞,晉升很快。他的太太是北京人,早年時還邀請亦增去他們家里玩過。后來亦增的工作地不定,國內去了很多地方,還在海外常駐了若干年,聯系便少了很多。大約十年前左右,亦增聽別的同學講,這位同學已經退“二線”了,想是“功名成就”,不過他的家庭生活也有不幸,愛人患乳腺癌,中年去世,據說這同學也沒有再找“老伴”,一個人帶閨女生活,在社科院又謀了個發揮“余熱”的崗位。
亦增的另一個同學是山東大漢,濟南人,關系更近一些,至今聯絡不斷。這主要是由于在軍校軍訓時,亦增和這哥們被分在一個組內,交流更多,后來雖然分處京濟兩地,但常有來往,且都在操作股票,很有共同話題。他是典型的山東人性格,直爽坦率,多少還有些不羈不論,對于事業上也并無過高“追求”,倒是隨遇而安。他畢業后曾經想運作調到北京來,沒有搞成,也不以為意,在軍區情報部一直干下去,滿了三十年軍齡,職稱也達到高級,退休待遇很好,自己又在泉城找了一份工作繼續折騰。這兄弟在股票投資方面“大手大腳”,全憑沖動行事,不大講究方法與手段,所以虧得不少,但每和亦增談起,也樂呵呵地不當回事,心態極好。他愛人是老師,亦增沒有見過,前些年因腦病去世,算是比較一帆風順的生活當中的唯一不幸之事。不過他的兒子已長大成人,聰穎出色,留學國外,據說打算在國內謀職。亦增在通話中,常勸他再找個伴侶,這哥們卻一直猶豫不定,說不大好找,也不愿意“將就”,前些日子,他的眼睛有黃斑疾病,多少影響些視力,但問題不算太大,語氣也比較輕松,不當回事。
亦增是感慨,這幾個同學的愛人都先后因病早逝,多少令人遺憾,也許,這就是人生當中無法抗拒的某種“不可抗力”吧,當然,也和個人習慣與生活處世方式是否有關,亦增不是這方面專家,不得而知。
其實到了一定年紀,對于身體保養與調劑,還是需要引起重視,在年輕時不覺得什么,潛伏的疾病因子會在你不經意間突然來襲,如果不加以慎重對待,注意飲食起居和身體檢查,保持良好心態和生活方式,并注重鍛煉,生活質量與人生際遇,會受到意想不到的舛運,戒之為上。畢竟,亦增信奉“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誰活著,誰就看得見”的“箴言”,存在,決定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