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端午節
作者:
疏影 更新:2016-06-15 21:09 字數:1003
端午節對于我們回族人來說并不隆重,我們不會像漢族那樣包粽子、吃粽子,我們不會給手腕上面戴花繩,我們也不必在門上插艾草。因為居住在北方,劃龍舟也只是在電視里才能看見。在我的家鄉端午節是另一種獨特的過法。
在端午節那天,早上太陽還沒有升起來的時候,母親就帶著一把鐮刀出門去了,而我們還沉浸在甜甜的夢中。過一會就會聽見臺子上的腳步聲,那是母親的腳步聲,母親已經割了很多艾草回來了,母親將艾草用手撥開曬在臺子上,然后就去做飯了。我們起床后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喂雞食,等我走近雞圈,母親早已經把雞食放好了。我就趕快去洗臉,準備吃飯,吃完飯還有很多的事情等著我去干。
吃完飯了,母親和我將炕上鋪的毯子、褥子等等全部都拿下來,母親準備好木車,我和母親把這些東西抬出去放在木車上,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就向河道出發 。家里雖然有水,可是家里的洗衣盆太小了,我們要把這些都洗干凈,就不得不去河道了。在端午節的這一天,河道里的人是非常多的,像我們這樣把被褥、毯子拉去洗的人還不少。每家都會給自己占領一塊地盤,青青草地就是晾曬褥子、毯子的最好場所了。家家都在河道洗這些東西,你會聽見腳丫子濺起的水花聲和孩子們的歡笑聲,大人們一邊洗一邊拉家常,孩子們在水洼里捉蝌蚪。還不到下午,洗的東西就已經干了,每一家都收起東西準備回家。
在端午節這一天最為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洗澡了,不光人要洗澡,就連家里養的雞鴨鵝羊狗都要洗澡。在我的家鄉有一種說法,端午節的這一天的所有水都是藥水,如果在這天洗個澡,那么在這一年當中你都不會生病。我也不知道這個準不準,我們就照做了。在中午陽光最炙熱的時候洗個澡,那可真是舒服極了。洗完澡后就是一天當中最快樂的一個項目了,將自己家里養的羊和鴨子趕到河道里,給它們也洗個澡,鴨子在河道里跑上跑下,孩子們趕著鴨子跑上跑下。回家的時候幾乎大家的鴨子都匯合到了一起,那可真是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呀。不用擔心它們認不得家門,它們也是很聰明的。
曬了一天的艾草也干了,母親將艾草收集起來,以后用得找艾草的地方還真不少,艾草因為端午節而變得尤為神奇,成為了一種神草。有一次,母親從山上回來經過墳園的時候不小心滑倒了,扭傷看腳,回到家用手揉了揉,用艾草熏了熏就康復了。家里的人扭傷了腳就用艾草熏熏;誰家剛出生的孩子被“生人”吶了也用艾草做個“晏子”熏一熏就不會哭了;出門碰見鬼打墻,踩到了什么不干凈的東西,回家也用艾草熏熏。
這就是我們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