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上下同心集資立項
作者:
童行倩 更新:2016-02-11 00:48 字數:1399
工人們早就盼著李睿回來呢,聽說開會,不用挨戶動員,大家奔走相告,到那天齊刷刷地聚集到了廠子的大禮堂。能容下千把人的禮堂里,安靜得能聽到人們的呼吸聲。廠長念完項目論證報告后,會場里的職工就議論起來。有的說,與其在家坐著等死,不如冒險闖闖,興許能闖出一條生路來。有的說,早點轉產,沒準企業早就活了呢。
這時,大家看李睿走向麥克風頓時又安靜下來。
“這是建廠以來,人到得最齊的一次。”李睿欣喜地說,“現在,我要跟大家說的是,項目啟動資金的問題。這兩個項目的初期啟動,不算人家高校的中期試驗經費,咱們少說還有20萬元的資金缺口。銀行如果能貸款更好,但是,能不能給貸、能貸多少?咱心里沒底。不如我們自己先籌一筆款子。”說著,他從工作服口袋里掏出兩個存折,舉起來說,“我跟秋霞商量好了,決定把家里壓箱底的錢,無償地貢獻出來。如果項目成功了,只還本金,不要利息;如果失敗了,就算作貢獻了。”他把兩個存折放在桌上,接著說,“光靠我們這點錢遠遠不夠,希望大家支持廠里一下,先把項目運作起來。運作一年,如果收益不錯,按銀行定期一年存款付息,連本帶利還給大家;如果項目運作不成功,在重新轉產期間,仍按定期存款計息,計在企業發展的賬本上。我相信,只要大伙兒的心齊,咱們的企業就垮不了!”
李睿話音剛落,會場里就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一年后,企業選的兩個項目一炮打響,企業開始盈利。
這天,秋霞在廠區騎著車,迎面見到李睿就下車說:“老李,我正要去找你呢!”說著,從車筐里的皮包中拿出幾張單子說,“你看,又有幾個訂單,數目都不小!夠咱們干一陣子的!咱們產品又開始供不應求了。”看秋霞喜上眉梢的樣子李睿手一揮說:“我也告訴你一個大好消息。最近咱們企業選的兩個新項目又通過了權威鑒定。為組織大規模生產,我考慮是不是應該調整一下企業的組織框架,實行市場和生產直掛的組織模式。剛才跟廠長商量一下,由你出任生產運營部主任,分管銷售和生產。”說完笑瞇瞇地看著秋霞。
秋霞眼睛一亮說:“市場和生產直掛?哎,這個方法好!企業生產的各環節只有與市場信息對接,企業才有可能盈利。”說完猶豫了一下,說,“不過,我沒什么經驗。真怕擔不起來,把咱們廠的大事兒給耽誤了。”李睿笑著說:“可是,大家伙可看好你了。前幾天我下車間,工人們還在議論呢,說咱們企業能起死回生,是你的名字取得好,秋收時節現霞光。”
秋霞哈哈笑起來:“他們這幫人可真能整!拿我的名字說事兒。”
李睿接茬兒說:“我們不管別人怎么說,認準一條就是,低調做人,高效做事。”秋霞點點頭:“嗯,我明白。”
李睿點了點秋霞說:“還有一條,我想提醒你,還得看書,學點啥。我不知道你看出來沒有,這往后啊,還得有知識、有文化,那是發展的后勁。不然的話,早晚得落在人家后頭。我告訴你啊,現在,有的高校正開辦業余班呢,入學免考,學習期滿了,考分過了就給學歷證。你想不想也報一個?”
秋霞一笑:“當然想啦。報唄。跟著你后邊沒虧吃。”
二人說著到了車間主任辦公室。李睿看著墻上的生產進度表,說:“這次項目集合式的組織架構調整是今后生產的模式。你跟勞動科的人一塊議議,出個工作流程草圖。再讓銷售科也參與進來和班組一起討論,看看是不是體現了市場和生產的對接。一線是最有發言權的。”
秋霞點點頭說:“好。關鍵他們是執行者。他們認可的方案推行起來會比較順暢。”李睿說:“我也是這么想的。”說著指指門口說,“你跟我去趟辦公室,我有重要事情跟你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