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在家里,我就等著考試結果快快出來,我好知道我得了多少分,能不能被錄取。可以說,等結果的日子是一種煎熬,結果才是檢驗你實力的最好證明。我一直在懷疑,我到底有沒有實力。在部隊,無論連隊首長交給我什么任務,我交出的都是合格答卷。而這次,當真正要我交出合格答卷的時候,我的心里產生一種從來都沒有過恐惶和不安。
這不是在部隊執行任務,做文化試題也不是我的強項,我只能這樣來安慰我自己。
結果終于出來了,在我看來可真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啊。
當我知道自己是第101名的時候,我的腦子里首先想到了北島的一首詩里曾這樣寫道:
“告訴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縱使你腳下有一千名挑戰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雖然101和1001相差甚遠,但卻有著相似之處,這就容易引起我的聯想了。因為,我在中學時期,也是一個詩歌迷,當然,對北島的這首詩尤為熟悉。
我是挑戰者嗎?我挑戰誰呢。
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個情況,說是到了考試這天,有的人臨時棄考了,按照30%的比例,正好錄取前一百名。我因3分之差而名落孫山。
結果張榜公布后,我曾找到民政局安置辦主任,她對我的落榜表示愛莫能助。
我始終忘不了安置辦主任對我說的你可惜啊,可惜啊,你這次,結果一公布,就差3分,誰看了誰不覺得可惜啊?如果是第100名并列,也沒有問題,可是啊,3分卻拉了下來。我對她說我是邊遠地區回來的,不是說邊遠地區可以照顧5分的嗎?我問。她說,邊遠地區那是指的新疆、西藏和甘肅以及內蒙和寧夏等。而在這些個省市里,還分一二三類地區呢。比如你在甘肅當兵,省會蘭州也屬于甘肅,在省會所在地當兵卻不屬于邊遠地區啊,可是,你的檔案上明明寫著你從湖南衡陽市回來的,衡陽市哪是邊遠地區呢?這都是內地了啊。她那拖著長聲的語尾助詞“啊,啊,啊”,聽著讓我心里有些別扭,我一時無語。
是啊,她哪里知道,就在我當兵的第6個年頭,我被調到衡陽市的一個新兵訓練大隊當教官。自部隊實行士官制度后,教官都由資歷深的士官擔任。后來,我就從訓練大隊退伍回鄉。
不行,我得據理力爭,我一定要找回這5分。雖然我已經加了8分,但那是二等功應該照顧的政策性加分,而邊遠地區的加分也應該是政策性照顧,既然有這個政策,我就得充分利用政策的優勢,不然的話,我會被政策遺漏掉。政策這東西,既讓我歡喜又讓我憂。政策是道看不見的門,既對你打開,又對你關閉。有時候呢,政策又是一道坎,有的人一抬腿,就邁過了這道坎,有的人無論怎樣地蹦啊跳啊,就是跨不過政策這道坎。可是,如果有人稍稍在后邊給你助力,你也就可以輕松地邁過政策這道坎了。我明明知道自己擠不上公務員隊伍,我起碼可以到一個縣里的機關或部門工作,改變我祖宗八代都是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
在我當兵的時候我是沒有這種想法的,當兵時間長了,尤其是當了士官之后,我的目的越來越明確,我就是想改變我的人生命運,部隊,是實現我人生價值的最好舞臺。如今,我從這個舞臺上走了下來。現在,我具備了走進縣人民政府機關的條件,我絕對不能錯過。錯過了,那才真正叫“一失足而千古恨” 呢。
安置辦主任說過她愛莫能助的話之后,然后她這樣問我:“馬班長,我看這樣吧,你呢,一邊補充你的邊遠地區證明和相關材料,我給你介紹一份工作,咱們縣有一個叫‘引路人’的標識企業,這個企業的創始人是一名退伍軍人,企業規模宏大,標識產品都占領了省城市場,要不你先去那里干著,也不影響你對安置就業崗位的尋找”。
可以,我立馬就答應了。
安置辦主任讓我填寫了一張表格,然后讓我下個星期一去找那個“引路人”企業標識廠。
我填好了表格遞給安置辦主任,她說,我曾介紹過不下于一百名城鎮退伍兵去那個廠,一百名城鎮兵都搖頭拒絕了,說是民營企業,表示堅決不去。你是第一個愿意去廠子里的退伍戰士。安置辦主任說,我就不明白,現在這些城鎮兵,怎么就把目光老是盯在政策安置上呢?
我說,因為,進了政府的機關單位,就是進了“保險箱”,端上了“鐵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