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終于遠走高飛
作者:
彊疆 更新:2015-12-07 17:08 字數:1964
22、終于遠走高飛
起初幾天,沈幽蘭覺得最對不起的人就是于福。
“于老師,你托我辦的事……”當她再見到于福的時候,話剛出口,眼淚就撲簌簌掛了下來。
于福能理解,就竭力寬慰道:“那沒關系。為我的事,你是盡了力的。幽蘭,你可要保重自己。瞧,你母親身體不好,你要是哭哭啼啼,老人家見了就更加傷心,那樣,她老人家怎么能受得了啊?”
沈幽蘭點頭,拭干眼淚,擔憂地說:“那你上大學的事怎么辦?”
于福微微嘆了口氣,說:“我的事,你就別管了,我會再想辦法的。幽蘭,你真要堅強噢!”
沈幽蘭點著頭,眼淚又成串落了下來……
也是“愚者千慮,必有一得”。于福一心想上大學,推薦報告遞不上去,他當然不會甘心,于是來個“死馬當成活馬醫”,再次找到廢品收購站的堂哥,就直截了當掏出報告遞到堂哥手上。
“二哥,我想上大學,你給我遞個報告吧。”他說。
“報告?遞給哪個?”那天,堂哥仍是蹲在店堂里硝狗皮,見一張白嘩嘩的紙張遞到面前,只得將那只油漬漬的手在胸前圍巾上擦了擦,接過報告掃了一眼。
“我、我也不知道。”于福傻愣愣地看著堂哥。
堂哥見他一臉窘相,又將那油手在大圍巾上擦了擦,從衣袋里扣出一支香煙放在嘴上點著,深深吸著,似乎有了主意,說:“閻王好見,小鬼難纏’。你真的想上大學,要交就把這報告交到一把手手上!”
于福不解,問:“一把手?一把手是誰?”
堂哥就笑,說:“虧你還是個民辦老師,連公社一把手都不知道?”
于福尷尬得撓頭,說:“我也不出門,哪知什么是一把手二把手。”就催問:“二哥,那一把手是誰?這報告交給他行嗎?”
堂哥不再笑話三弟,只說:“公社一把手就是公社黨委書記,他姓邵,叫邵樹人……”
“邵樹人?”這次沒等二哥說完,于福就大為驚訝,說:“那不是我們小學的老師嗎?他當公社一把手了?”
二哥又笑:“這是哪一年的事了,你還不知道?”接著又說:“是你們的老師,那就更好辦了,他這人特別愛才,只要你把你在家刻苦學習——對了,你不是在家背字典嗎?你只要把這些事說給他聽,他一定會感動,一定會為你上大學出力的!”
于福微微皺起了眉頭,一只手又在頭上抓撓頭起來。
“怎么?怕?不敢去找他?”
“不、不是。雖然他是我的老師,但他沒有教過我,只教過幽蘭她們。”
“幽蘭?那更好辦啦!這我知道,幽蘭是我們村最懂事的好姑娘,托她去找她的老師,那比我去找要強過十倍百倍!”
“不,不,這次我任不上大學,也不能再給幽蘭添麻煩了!”
堂哥想了想,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就說:“哦,我知道了,聽說幽蘭這姑娘為跟我們公社那個教育組長婚姻的事,鬧得很痛苦,是吧?對,那你現在是不能再給她添麻煩了。”于殿說著,又深深吸了一口香煙,將還剩小半截的煙蒂捺著在胸前大圍兜上擰了擰,將煙蒂扔了,說:“好吧,這報告還是我給你遞!”
這就叫“是親有三顧”。那次,堂哥于殿很快就把報告遞給了公社第一把手邵樹人書記,并一再介紹了他的堂弟是如何愛學習,又把于福在家偷著背字典的故事神奇化一番!
邵樹人書記是教師出身,當然更能深切體會年青人想求學的心情,尤其是接到于福那長達五頁紙的報告,認真翻了翻,確實被報告中所寫的自學精神而感動,心中就有了個很好的印象。
七十年代初,推薦工農兵上大學,還有一道程序,就是在推薦過程中,各招生學校都得派人分片下去走訪被推薦的學員,了解學員情況及家庭歷史。那次到孤峰公社來的是省內師范大學的一位教務長,邵書記就特別建議他去核實一下于福的情況。這一核實,教務長也被于福那種刻苦自學的精神所感動,黨委會上,在教務長的竭力舉薦下,雖然受到時任公社教育小組組長的何敬民的反對,將于福那“走白專道路”、“有意餓壞革命老水牛”的事全盤翻出,但最后還是由邵樹人書記拍了板,定了音!
于福是秋天上大學的。走的那天早上,天上有些云,太陽縮在云層里,只給云彩鑲些黃燦燦的金邊。村里的人都來歡送,三個“鞋拔子鞋刷子”也只有黃玲香一人來了,大家眼眶里都濕漉漉的;于福望遍了全村的鄉親,就是不見沈幽蘭的身影,心里陣陣酸楚。
那時,去江城要到二十里外的弋河鎮走水路。于福走時,兩個哥哥說要送他到弋河上船。于福說:“不了,就一只裝書和換洗衣的箱子,拎得動。”執意要一人走。
本來心思就沉沉的,加上孤峰嶺陡,就走得更慢。走幾步就得依戀地回頭朝來路看看。這時,除了路邊竹絲林中畫媚鳥的叫聲,就再也沒有別的聲音。上到嶺頭,于福還在想:“說不定幽蘭就在哪里等我呢!”就想起一個地方,急急提起木箱,小跑著上了那次與幽蘭見面的石椅巖。石椅依舊,只是巖邊粉嘟嘟的山桃花沒有了,換上的是一樹紫紅紫紅的桃葉和一球球干癟的山桃。還是不見沈幽蘭的影子。于福只得長嘆一聲,念道:“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萊萸少一人!”
太陽從云隙里掙脫出來,山地里的秋霧開始升騰,天空漸漸高朗起來。于福就在這秋高氣爽的日子里飛了,飛出了孤坑村,飛出了養他育他的孤峰這片深厚的大山!
(下一章:閃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