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作者:
常青 更新:2016-03-07 10:18 字數:1126
村里人不僅認可王一可的聰明,更認可他的勤勞﹑能干,他是村里一幫婦女心中的典范人物,一個人做那么多的活,重活輕活沒有一樣退后的,連糞桶擔子都不離肩,沒有做教師這一行慣有的臭價子,俗說的“官不大僚不小”就是涵括這一類人的通俗說法。
隨著生源的銳減,農村中小學校合并成了大勢所趨,縣里決定要裁撤一批農村薄弱學校,王一可所在的初中盡管有20年的歷史,也排在了撤并的計劃之列。王一可除了帶一個初三班的數學課兼班主任,沒任其他行政職務,校長覺得他負責,后來又安排他代管學校的圖書室,算三個課時。王一可下午經常不在,學生也想不到看書,所以也沒有一絲抱怨。圖書室的門經常不開鐵鎖快都上銹了,王一可后來換上了銅鎖。
我親眼看到王一可把圖書室里的書往家里運的,我約他出客,他老婆說他上學校開會了,我反正騎的是摩托車,順便彎一圈,得找到他。
學校里黑燈瞎火,我圍著兩排教室轉了一圈,沒見到個人影,當我轉過來的時候,我看見了他,他也一下看到我,我說你拖著什么東西,不好放就扔在我的后座上,一口麻袋足有百把來斤,我問什么,他先什么也不說,后來才說是學校處理的舊書,我說要這干啥,還跟著陪收拾。他說收荒的要呢,4角錢一斤,爛了不就浪費了嗎?爹平時罵我不學好,我總不服氣,跟王一可比我簡直夠槍充了。
王一可小心翼翼,對什么人都客氣,包括老人﹑小孩,尤其是對他的領導和同事。除了我上面說他主動值班讓大家出來吃喝,對客家要價低肯吹。他同樣愛學生。
爹有急活,他說為處理兩個學生打架被放蜂人的蜂子螫了,臉腫了大半邊,若不是帶的初三畢業班他早就請假休息了。爹感到好笑。爹認識那兩個放蜂人,他們是安徽當涂人,每年油菜花開和楊槐花開的當兒就開著一輛雙排座的“躍進”到村子里,選擇一塊大樹下的濃蔭地安營扎塞,用一塊整的大油布搭成一個帳篷,蜂箱就放在里面,安頓好蜜蜂,人就生活在搬下蜂箱后的車箱里。也有放蜂人和蜜蜂生活在同一個帳篷下的。
放蜂人每年都要來,和村民們混得也熟了,大家偶爾送只雞去,放蜂人回敬那人一大瓶蜂蜜,要是那家的老人咳嗽不止,到他們哪兒厚厚臉討上一點蜂蜜,就著白蘿卜燉茶喝,很快就好了。放蜂人也樂意給,從不計較價錢。
學校后面正是一片油菜地,菜花正濃。那天,放蜂人那兒圍了一圈人,王一可教室的后窗開著,正對著那片濃蔭。下了課,王一可三步并兩步,橫穿菜地往那片濃蔭走去。
蜂群中有蜂王,很在組織紀律性。據養蜂人講蜜蜂有蜂道,從不和人相擾。沒有經驗的人誤入蜂道是很危險的,所以他們盡量避開人居的環境,以防傷了人。王一可只顧往前走,卻渾然不知誤入了蜂道,采蜜的蜂子受了驚,像炸開的麻花,落了王一可一身。
王一可為處理兩個打架的小學生,被蜂子螫了的消息不脛而走。老太太們怎么夸的我在這里就不再雞零狗碎地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