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讀書打麻將
作者:
柴大官人 更新:2016-04-21 21:08 字數:2141
春節過后,上班繼續,日子一如往常,只是隨著第二個孩子的出世,添加了些許雜亂。
從家到單位的上班路線有兩條,大路是走人民路,小路是走夏莊巷轉銀河街。走小路要近一些,而且對我這個喜歡胡思亂想的人來說,相對安靜得多。下班出銀河街路口向北走百十步的話,是昌盛賓館門前春生的圖書攤子,這是我喜歡的地方。
房租已經開始上揚了,感覺經營不起的春生把圖書收到家里后,用架子車拉著,在那個十字路口繼續經營。出租書是不行了,以賣書為主。愛好讀書的我跟他早就認識,聊下來才知道他跟我妻子黎黎是同學。單純指望處理手中的舊書是不行的,所以春生也不定期地到外地去進些新書,只是頻率低了些。
春天的下午,我下班后朝他那個攤子拐了一下,正好春生進了新書,我一如往常隨意翻看他才進的圖書,春生從架子車下面拿出了一套墨綠色封面的書,遞到我面前。
“這套書不錯,”春生說,“我剛剛看完!
這是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平凡的世界》,一套三冊,書名是白色的,印刷著路遙的手寫簽名,封面的上方,是黃色的“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字樣。我接到手里,二話不說,立即掏錢:“老哥這書我要了!彼俣戎,讓春生也是一愣。
我去年曾經在地攤上買過一本舊雜志,是《花城》的1986年第六期,廢紙價一塊錢,上面刊載有《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全文。這是一部讓人心胸澎湃的好書,讀完之后,我一直想了解孫少平的未來生活將是怎樣。我知道,我們都是有理想的人,不管是在農村,還是生活在小城市的角落,想要改變自己命運的念頭都是一致的。我和團結曾一道在東風劇場看了根據路遙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人生》,嘗試寫作之后,對路遙的敬佩之心油然而生。今天見了這一套書,當真是舍不得放下了。
捧著書回家之后,先從第一部讀下去,幾乎連吃飯都忘記了。下午上班時,我拿了個布袋裝著書帶到了單位繼續看,下班再帶回來。即使是吃飯,我也是躲在屬于我的旁房,邊吃邊讀,直到將近深夜,這三部書才算讀完。
我有些癡了,相比之孫少平拼命脫離農村的經歷,我的生活波瀾不驚,真是過于平凡。對于未來,我該怎樣規劃?
“早點休息吧,”見我這邊還亮著燈,妻子過來輕輕敲敲門,低聲說,“不然娃娃一鬧又睡不安穩了!
聽妻子的腳步聲消失,我把手里的《平凡的世界》攏好,插入書架,洗腳后,拉了一下垂在床邊的燈繩。
睡到床上的時候,心中陡然一痛:二十三塊九毛五,我半個月的工資啊。
我想寫小說,不過現在正癡迷于寫詩。
我也知道,我需要更多的閱讀量來豐富自己。
下班時繞個小彎,跟春生兄聊聊,已經是我的一大樂趣。聊完從中原路向西回家,路南的門面房內新開的街機廳也有新鮮的玩意兒:麻將。
這是我第一次在游戲機上看到麻將,片頭背景是很有現代氣息的電路板,標題畫面是《電子基盤》四個字。
跟一般的街機游戲玩法不同,它沒有搖把,而是一排標著字母的按鍵,玩游戲的人是坐著玩的。我所見過的街機游戲都是塞個游戲幣然后開玩,而《電子基盤》的開關安裝在游戲廳老板的辦公桌旁邊,你玩幾塊錢的,根據需要來上分,而且在屏幕上方還貼有紙條,簡明扼要地說明玩家是可以退分的。也就是說,這麻將機兼有賭博功能!
麻將算是國粹,看父母閑暇之余跟鄰居們玩玩,我也會了?墒恰峨娮踊P》是二人麻將,其規則跟界首本土那種簡單的“推倒胡”完全不同,自有一番特定的規則。看預覽演示的畫面,可以確定游戲是日本人開發的,不知道是什么公司。
進入游戲之后,玩家可以從四位美女中選擇一位當對手,當你贏夠足夠的分數,就能夠看到美女的裸體,當然,關鍵部位是打了馬賽克的。我跟朋友們在錄像廳看片子時,夜間場次偶爾也會加放港臺的三級片,不算稀奇。《電子基盤》的美女不是真人,卻畫得十分性感,過關之后看著一把小剪子剪開美女的比基尼泳衣,確實有些刺激。這機器麻將吸引了不少玩家,有些掌握規則的人上了高分,純粹是為了賭博,也有些人掏一塊錢上分玩,要么是消磨時間,要么是為了看通關的美女畫面。囊中羞澀的我站在別人后面足足看他人玩了近一個月(別誤會,我只有傍晚散步的時間和周日),才算懂得了什么是“國士無雙”,什么是“東北新干線”、“大三元”和“一氣通貫”。
懂得一定規則后,我偶爾也去玩一下,每次一塊錢,上二十分,一局最低壓兩分,手氣好能玩近四十分鐘,手氣不好也就是十五分鐘就結束了。說實話,欣賞自己打出來的通關美女,還是很有自豪感的。
五月將近,界首市作家協會組織文友們開了一個會,宣布了一件重要的事:全省散文家協會將在界首召開年會。秦叔笑著說,這機會是我爭取的!我在他們討論下一屆年會的會議地點的時候說,“來界首吧,這里有一望無際的黃土平原,這個季節可以看美麗的泡桐花!”就這一句話,讓大家決定,下次年會,就定在界首!
這當然是好事,只可惜小葉文學社預定的“五月詩會”就此取消了。
我有一個小筆記本,自己所有的詩歌習作都工整地謄抄在上面。我想結交更多的文友,讓大家知道我。于是我從單位拿了些稿紙,選擇自己認為還算不錯的詩歌,抄錄下來,我想打印成一個小冊子,跟這些外地的文友交流。打印,自然是要靠小葉文學社的三石兄幫忙。去年的五月詩會之后,我認識了不少新朋友,雖然因為不愿意受到約束而拒絕了小葉文學社的邀請,卻依舊跟他們的首腦保持了很好的友誼。
三石兄那個時候,是一家打字社的工作人員,打字社的女老板也是小葉文學社的重要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