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談湯恩伯濫殺無辜一事
作者:
柴大官人 更新:2016-01-20 21:49 字數:1220
政協界首縣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印的《界首史話》第一輯中,有紀英才先生撰《湯恩伯在界首二三事》一文,提到湯恩伯從葉縣至漯河,說要乘船去界首,船上慌了手腳,立即分頭找回師傅生火。在抗戰時期各地都缺油,車船都改燒木炭或栗碳,一時柴濕燒不著,湯大怒,幾次令副官催促,還是發動不起來,湯恩伯叫來大副下令道:“媽的,漢奸,斃了!”這位船員不卑不亢,以理力爭:“柴是濕的,我有啥法?斃吧!”“什么?你敢犟嘴,拉出去!”就這樣不容分說,推至河邊。執行槍決的士兵不忍槍殺自己的同胞,子彈沒朝要害處打,只要他倒下騙過去就算了。然而,這個船員立而不倒,大罵湯恩伯無道,一排機槍子彈射來,血染河灘。
故事渲染了湯恩伯的殘暴,但這件事還有另一個版本,出自李宗仁口述、唐德剛撰寫的《李宗仁回憶錄》。
1949年1月21日,南京中央社播發了蔣介石聲明:“戰事仍然未止,和平之目的不能達到本人因故不能視事決定身先引退,由副總統李宗仁代行總統職權。”但李宗仁接手的乃是一個龐大的亂攤子,軍事上,國民黨主力已基本被人民解放軍消滅;政治上,已經“下野”的蔣氏依舊在后臺把握著政局。9月中旬,李宗仁在原陳濟棠公館與蔣介石晤面,一肚子怨氣的李代總統與蔣氏作長談,反思蔣氏在軍事、政治、用人上的種種不足,其中特別舉“抗戰期間,河南民諺曾有‘寧愿敵軍來燒殺,不愿湯軍來駐扎’的話。”來說明湯氏“性情暴戾……所部軍紀蕩然”,李宗仁回憶錄中言:“抗戰時,某次湯自河南葉縣乘汽車往界首視察,因雨,乃自洛河改乘小輪船東駛。啟碇時,船身碰及囤船,稍為震動,此亦常事。不意湯氏竟大發雷霆,飭該船公司經理前來責詢,在大罵奸商之后,竟拔出手槍將該經理當場擊斃。一時傳遍遐邇,嘆為怪事。斯時我駐防老河口,聽人言及此事,猶以為湯縱暴戾,當不致任性若此。然言者謂,彼時湯的總參議沈克在旁目擊,可為證明。后來我在北平行轅任上,某次沈克便道過訪,我偶爾想起此事,以問沈氏。沈克嘆息說,他那時以為湯總司令不過裝模作樣,持槍恐嚇而已,誰知他竟認真開槍……沈氏想搶前勸阻,已來不及了。沈克并說在抗戰期間曾追隨湯氏數年,類此任性殺人之事已是家常便飯。”
《李宗仁回憶錄》中的記載,脈絡清晰,兼有人證,較之有紀英才一文當更可信。
1937年臺兒莊會戰中湯恩伯不服從李宗仁指揮,二人自此不和。1939年5月1日,日寇發動隨棗戰役,猛攻隨縣、棗陽。時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的李宗仁將所屬部隊編為左、右兩個集團軍和江防守軍進行防御,并實行反擊。戰役中湯恩伯一心保存實力,不配合友軍,不接受李宗仁從桐柏山側面出擊命令,致使事先策劃的大包圍圈計劃落了空,導致整個戰局急轉直下。在李宗仁嚴令之下,湯恩伯才會同孫連仲自豫西南下,向唐河一帶出擊。1944年,日軍發動河南戰役,湯恩伯主政的第二戰區全面崩壞,本人化裝成伙夫逃走。
但對于“論品論才,湯氏任一師長已嫌過分,何能指揮方面大軍?”的憤慨,蔣介石也只是“含笑”簡單“道歉”而已,令李宗仁頗為無奈,“遂不再多言,起身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