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懷祺教學出成績(二)
作者:
笨笨的姥爺 更新:2020-05-03 19:48 字數:2087
當年文懷祺學習成績優異,出類拔萃,完全是中科大(他自己報考的也是中科大)的料子,可是中科大非但沒有錄取,連二流的大學也不要。如今他學識淵博,授課精彩,這是一脈相承的。有一點是肯定的,他決不是一個“壞人”,另外一點也是肯定的,他是一個有才之人。現在到處都喊“不拘一格”,對文懷祺同志的提拔使用看來真的可以“不拘一格”了。
秦書記給了文懷祺同志基本定位,就想到一定要讓他為“我”所用。如果說,“萬馬齊喑究可哀”的時代曾經籠罩著他的前半生,那么今天我就要以我的權威“降人才”了,讓他的后半生顯示其“人才”魅力,為江中發展,為江中再現輝煌,添光增彩。
秦書記信心滿懷,為了有一個良好的談話氛圍,已經準備戒煙的秦書記跟孫校長要了一包“大前門”,請來了文懷祺同志。秦書記主動發煙,主動為他點火,自己也點了一支。
文懷祺問:“您老書記不是說要戒煙的嗎,怎么又抽上了?”
秦書記說:“戒是想戒了,這看到你了,我的煙癮又上來了。我這是找同志談話,想主動套個近乎。怎么,不想給我面子?”
“呵呵,我要是有這個膽量,我就可以當書記了!蔽膽鸯髡f。
這兩個都是把真話當作玩笑話說了,可見他們的關系已經不一般了。
秦書記見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氛圍,就直奔主題了。他說:“你什么時候把‘入黨申請’交給我?”他認為一把手書記找教師談入黨問題,應該是所有被談對象求之不得的好事,不說感恩戴德,感激涕零,起碼口頭上也要表示感謝吧?
可文懷祺同志則表示,我還沒有想入黨呢。
秦書記一愣,這是他備課的時候沒有準備的議題。他心里雖然不快,但他立馬轉變了角色,和文懷祺拉起了家常。從愛人的工作談到孩子的上學;從父母的身體說到他文老師自己的身體,還毫不留情地批評,你看你,經?人,香煙還抽個不停,自己不知道愛惜自己的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他說著說著,又老生常談了。
他又拿出一支煙再主動陪文懷祺抽一支,然后就把剩下的香煙丟給了文主任,表示自己不再抽了。
看到文懷祺若有所思的樣子,秦書記又告誡自己,他是一個特殊的人才,不可用一般的思維方式,思想工作要慢慢來。首先,必須,務必,是談話不可出現僵局。
文懷祺也在想,秦書記放下身架,跟我這么客氣也不容易,我說話不能過分。婉轉一點不好么,人家秦書記是老革命呢。
兩人的談話扯到了如何當好一名好教師上,秦書記希望教師隊伍是一支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隊伍,這就要求教師首先應該熱愛自己的職業和崗位,具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職業道德,“蠟炬成灰淚始干”的思想境界。
可文懷祺卻說,我并不愿意從事中學教師職業,說熱愛,我談不上。如果能夠讓我重新選擇,我肯定不會選擇做中學教師,F在我已經在這個崗位上了,我只是,只能是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就猶如做和尚撞鐘,既然做了和尚,就要撞鐘,就要把鐘撞響。你如果不想撞鐘,那你干脆不要做和尚。那么如何才能把鐘撞響呢?那你就要考慮晴天和雨天的區別,冬天和夏天的區別。當然再往下說,就要知道為什么是“晨鐘暮鼓”,而非晨鼓暮鐘,或既晨鐘也晨鼓,既暮鼓也暮鐘。這就叫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如是,你當教書先生才不會“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誤人子弟。
秦書記鼓掌,說,你的“和尚撞鐘論”頗有新意。以前我總理解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是一種敷衍,是混日子。今天聽君一席話,如醍醐灌頂。謝謝你,下次我講黨課的時候要用引到教材里去。你說的“晨鐘暮鼓”也啟發我,其實就是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好!一并放進我的黨課材料。
“請書記大人千萬別說是我說的噢。”文懷祺放松了,又開起了玩笑。
秦書記見氛圍融洽,也很高興,又主動要煙抽。說:“版權歸文懷祺同志所有。我會特別強調的!
文懷祺說:“書記您抽上癮了,前功盡棄,可不要怪是我培養你的噢!
“沒事,憑我的工資,供你三個文懷祺抽煙沒問題。”秦書記故意答非所問,他是為了賣弄自己,引出了下面的話題(否則文懷祺不買賬)。
“你知道我的學歷嗎?”秦書記問。
“這個,‘小的’還真不知道!蔽膽鸯鏖_始隨意了。
秦書記笑笑,“小的”,哼,你確實是“小的”!澳銇斫幸矁赡甓嗔,從來沒有聽說過?”秦書記問。
文懷祺搖頭。
“不知道就對了,因為我在教師中沒有說過。學校里只有孫校長了解。現在我可以告訴你,我是解放前的高中文憑,圣約翰大學考取了,在報到的現場,被組織召回,跑地下交通了。蘇南蘇北兩邊跑。怎么樣,我的文憑還可以么?圣約翰大學和你的中科大可有一比?”
秦書記本不是吹牛張揚的人,今天為了使之臣服,動用了老本。
秦書記的這一著果然見效。文懷祺沒有想到秦書記居然還是具有圣約翰大學學籍的高材生?那可是“東方哈佛”呢!真人不露相,其他什么也不要說了,就憑他“圣約翰”的牌子,不得不令人肅然起敬?汕貢浧綍r沒有一丁點兒吃老本的作派?他是在用他的歷史告誡我,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文懷祺主動站起來敬煙,點火。
下面,不管秦書記再說什么,文懷祺均點頭稱是。
談話效果還不錯。打蛇打七寸,牽牛牽鼻子。秦書記也估計應該是水到渠成了。
秦書記把談話的情況和孫校長溝通,孫校長說,也只能這樣了,慢慢來,別著急。他沒有讓您老人家難堪就是很好的了。孫校長已經掌握了文懷祺的“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