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李子媛開始任教(二)
作者:
笨笨的姥爺 更新:2020-06-12 10:51 字數:2189
下面說什么呢?說我們農民工子女集中在我們班?說大多數學生家境貧寒?說大多數同學沒有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說大多數同學成績偏下?說不少同學是“雙差生”?
政教處厲主任和她介紹的情況統統在腦海里迅速地走了一遍。說這些干什么呢?這些情況不在我的備課范圍。
小鳥在天空飛翔,說還有風沙和烏云;發出美妙聲音的鈴鐺,說鈴鐺也會生銹;說我可以奔跑,卻不是奧運冠軍;說我可以唱歌,卻成不了明星?NO!
——下面,我想請同學們把我剛才朗誦的詩,和我出的作文題目聯系起來想一想,我為什么要求大家寫這篇作文?
“李老師,金子美玲是男生還是女生?”發問的是坐在第一排中間位子,班上長得最矮小的男生李斌同學。他舉手、起立、發問,三步曲一氣呵成。
李老師感覺得出他洋洋自得的神態。全班同學都笑開了,知道這個小不點是明知故問,刻意出洋相。教室里開始有了些許躁動。
李斌聽到同學們的笑聲,越發開心,他的身子轉了90度,他的腦袋則扭了180度,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全部擰起折縐,他把舌頭伸了伸,再豎起大拇指準備在快要流出鼻涕的鼻孔上習慣性地(擦一把),可他突然停止了動作,趕緊又轉過身去,腰桿子還挺得筆直。他首先是意識到,然后也看到了,文校長坐在后面正盯著他,眼神威嚴。
“呵呵,對不起,老師剛才疏忽了。金子美玲是位女詩人。李斌同學問得好,歡迎同學們多提問。”李老師一邊說,一邊隨手遞過一枚手帕紙,讓他揩揩鼻涕。
李老師對他的調皮,甚至是惡作劇,表現得很坦然。
李斌又側身,向旁邊的同學做了個鬼臉,神氣活現地皺鼻子擠眼睛,然后才夸張地擤擤鼻涕。好像是表示,怎么樣,你們笑我?李老師還表揚我呢。其實他內心已經有了一種失落感,他準備聽到老師的斥責——他早已習慣了老師的批評,那是家常便飯。可李老師非但沒有批評他,還表揚了他。
又有同學笑了。
李老師也笑了,不用看,也猜得出,李斌側過身子肯定是又玩什么花樣經了。這個小家伙鬼得很,一個星期的相處,已經能夠讀出他的面部表情全是故事,天生大活寶一個。
平時上課的時候,李斌同學喜歡窩個小紙團隨手朝后一扔,然后正襟危坐,眼睛盯著老師;有時候老師寫黑板,他可以在教室中間走個來回,在老師轉身之前,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有時候,他會貿然提個似是而非的問題,搞得老師下不了臺。總之,他沒有安分守己的時候。好的是他還比較天真,并不世故,就是習慣了自由散漫。唯一讓人生厭的是,他經常流著鼻涕,他的人中及其周邊地區沒有干凈的時候,或是爬著兩條小青蟲,或是掛著兩道已經干涸的白斑。
按原來的備課設計,李老師想和學生互動,希望同學們能夠自己體會我和別人是如何不一樣,我和別人是否可以一個樣;既然我和別人可以一個樣,那么我們應該怎么樣?用內在的邏輯關系一步一步演繹到激發出同學們的學習熱情,拿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在初中三年,爭取做個合格的,甚至是優秀的畢業生。她還想借這個機會說說自己的經歷,傾吐一下自己對同學們的滿腔熱情和深切希望。現在這個岔子一打,好像小鳥飛進了教室,也好像有人搖響了鈴鐺,氛圍頓時寬松了,真的就是“我和小鳥和鈴鐺”了。
她拍拍李斌的肩膀,又向下壓了一下,李斌坐下坐正了。
李老師沒有忘記課堂的主題,她的眼光在前后左右巡視了一圈,教室里才又安靜下來。
“同學們,這篇作文究竟應該寫什么,怎么寫?我想請哪位同學先說說看。”她自然而然地回到了主題,眼睛在教室里慢慢掃瞄。
她的眼神所到之處,多數同學的眼睛就自然躲閃開了,就像敵對的雙方,發現對方向自己瞄準射擊,誰都會下意識的避開。
潘蘭花同學,這個女生,和自己是老鄉,智商一般,她的眼睛并沒有回避,但她的眼神不聚光;男生李軍,忠厚老實,長得身大力不虧的樣子,他和李老師的眼光對了對,低下了頭;女生金芝萍,一雙眼睛長得很漂亮,臉模子也漂亮,但此刻她的眼睛是游離的;只有陳來娣同學的眼神始終跟著李老師的目光打轉,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第一個發言的,李老師希望對方能夠主動,于是她就含而不露地又看了陳來娣一眼。陳來娣舉手,她是一個成績比較好的學生,比較成熟,也是班上的臨時召集人。李老師點頭示意。
“李老師出這個題目,是說我們班的同學和別的班的同學,和其他學校,包括那些所謂的民辦學校的學生,‘我們不一樣,我們都很棒。’別人能做到的,我們也一樣能做到。
嗯,說到括弧里的幾種標點符號,我理解為,句號是表示陳述,只要寫出‘我和別人一個樣’的具體內容就行;感嘆號是老師鼓勵我們要下決心爭取和別人一個樣,因為我們有太多的不一樣;問號是老師故意讓我們懷疑一下自己,是激將法,我們能不能和別人一個樣,我們怎樣才能和別人一個樣;省略號則是表示老師有太多的感慨,對我們也寄予了太多的希望,可對我們大多數同學來說,卻還是未知數,甚至是一片茫然,因為我們這個班是所謂的差班,和別的班相比,又有太多的不一樣。”
陳來娣說得很得體,也很到位,甚至說了自己想說,而不能完全說白了的話題。作為初一的女生——李老師想——她比我上初中的時候成熟多了,不過,……
不過什么呢?陳來娣已經把我準備的內容回答得差不多了,但我總應該再強調點什么?她隱隱約約地意識到,最好還要校正點什么才好。陳來娣最后一句話似乎有些傷感,還沒有達到我所希望的境界。
同學們望著老師,顯然大家對陳來娣同學的發言都有點兒意外,似乎該說的都說全了,簡直太有才了。
文校長和教研組長甚至也頗有同感。是老師與學生事先通氣了,不可能,李老師不是這樣的人。文校長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