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攜手抗疫
作者:
紛雨瀟瀟 更新:2020-05-04 14:15 字數(shù):2526
2020年2月15日,今天收到了友人從千里之外給我寄來的,一包50片裝的醫(yī)用外科口罩以及一些土特產品。看著這包跨越千山萬水才來到我手里的口罩,心里不覺得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此時,我家里之前儲備的口罩,在這段時間的消耗下已經所剩無幾。現(xiàn)在,市場也是也早就是一罩難求了,很多人就連一次性口罩都是重復使用的。看著眼前的這包口罩,不覺在心中感慨,雪中送炭、絕渡逢舟也就是如此吧。
就在我們因口罩給生活帶來影響而感到不便的時候,一線的白衣戰(zhàn)士在和病毒輸死搏斗的同時,也不得不一再面對醫(yī)療物資緊張的窘境。
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世界各國援助中國的醫(yī)療物資陸續(xù)運往了中國,運往了武漢。
2020年3月7日,人民日報根據(jù)公開資料整理了國外援助中國抗疫的物資清單,在這個清單中可以看到,總共有71個國家,9個國際組織在中國疫情期間,為中國伸出援手。
就這樣,國際間的救援一次又一次出現(xiàn)在電視屏幕上,我們也在這些向中國伸出援手的國家和國際組織中,感受到了不同的關切和體貼。就拿我們的鄰邦日本來說,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我們和日本曾經有過深厚的友誼,但也曾有過大張撻伐、兵戎相見的時期。
日本是一個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國家,日本文化譜系中的中國符號隨處可見。日文、醫(yī)藥、茶道、飲食、弓道、服飾、禮儀以及對日本影響深遠的“彌生文化”,無一不是受中國的影響。尤其是古代中國的《禮記》傳入日本,才不斷發(fā)展成就了所謂的“大和文明”。 七世紀后半葉,日本遣唐使根據(jù)中國皇帝國書中的稱呼將其國名改稱為“日本”,意為“太陽升起的地方”,一直沿用至今。日本人也一直是視太陽為圖騰。
中國文化對日本的影響,在這次日本對中國的援助中也得充分的體現(xiàn)。在2020年1月27日,日本大分縣大分市向武漢市捐贈的3萬個口罩的外包裝上貼著“武漢加油!”的中文便簽紙,讓我們看過心里不由得一暖。
除此之外,2020年2月初,日本漢語水平考試事務所,捐贈給湖北20000個口罩和一批紅外體溫計,物資外包裝的標簽上更是寫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八個字。 這句日本大眾都熟知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其實后面還有兩句,“寄諸佛子,共結來緣”。這首詩出自于唐朝鑒真大師東渡日本時的一句偈語,它見證了源遠流長的中日文化。
2020年2月7日晚間,一批由仁心會尋找貨源、日本湖北總商會協(xié)助、新加坡企業(yè)火幣國際和中國民營企業(yè)歐科集團,為武漢一線醫(yī)護人員認捐的3800件防護服到達武漢。在這些防護服的外包裝貼著,“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的詩句。這首詩出自先秦,全詩為“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2月9日下午,運抵大連援助物資的外包裝上,又書寫著唐朝詩人王昌齡的詩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 而在這句詩之前則是,“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2月10日,人口只有百萬的日本富山縣向遼寧省捐贈1萬枚口罩,支援遼寧抗擊疫情。而在捐贈物資上貼著一段寄語:“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這首詩改編自南朝梁·周興嗣的《千字文》,引用其中詩句:“孔懷兄弟,同氣連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規(guī)。”
這些詩句隨著防疫物資一同來到中國,不僅表達了日本人民對中共人民的慰問,也象征著中日之間文化的緊密以及他們對中國詩詞的熱愛。
與日本截然不同的是,我們的友邦俄羅斯雖然也曾多次向中國援助醫(yī)療物資,卻沒有在物資的外包裝上寫任何詩句,卸下物資就走了。所以,俄羅斯這樣的行為方式在短時間內都沒有被人關注到,后來大家才發(fā)現(xiàn),俄羅斯政府不僅多次向中國援助物資,還派遣防疫專家代表團來華,與中方專家共同探討合作應對疫情。被譽為“戰(zhàn)斗民族”的俄羅斯,性格果然是豪放彪悍,不善舞文弄墨。但《俄羅斯報》10日發(fā)表社論《中俄患難與共》,并推出“中國加油!我們在一起!”的整版海報。這充分反映了俄羅斯政府和人民支援中國抗疫的心聲,也展現(xiàn)了中俄兩國患難與共、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誼。
中國的另一個鄰邦韓國在中國的抗疫期間給予了大力支持,韓國總統(tǒng)文在寅說,“中國是與韓國人員交流規(guī)模最大的國家,也是韓國最大的貿易國,中國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他強調,作為友好鄰邦,韓國將不遺余力地提供支援和配合,與中國攜手抗擊疫情。
另外,被國人稱為巴鐵的巴基斯自從中國發(fā)生疫情之后,巴基斯坦政府率先從全國公立醫(yī)院調集了30萬只醫(yī)用口罩、800套醫(yī)用防護服和6800副手套,在2月1日下午就抵達了中國。而且,巴基斯坦還表示,愿意拿出全國醫(yī)院庫存的口罩提供給中國。巴基斯坦外交部部長發(fā)表聲明稱:“我們隨時準備向我們的中國弟兄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巴基斯坦政府、人民和中國人民在一起。”這樣的巴鐵,讓我們甚是感動。
我們的另一個友好鄰邦柬埔寨不僅向我們捐助的物資,2020年2月初,在中國人民抗“疫”最艱難的時刻,柬埔寨洪森首相緊急訪問北京,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中柬命運共同體的核心要義。行勝于言,洪森首相在非常時刻訪華,更是用行動表達對中國抗擊疫情的支持。
我們收到的抗疫物資不僅僅限于醫(yī)療物資,而且還有很多其他物資。疫情發(fā)生初期,馬爾代夫政府像中國捐贈了100萬罐的金槍魚罐頭。馬爾代夫政府表示,金槍魚罐頭雖然這不是中國人生活的必需品,但這是馬爾代夫人生活的必需品。馬爾代夫國內人口僅有40多萬,他們愿意拿出了他們最珍貴的物資,以表達中馬情誼。還有位于印度洋的島國斯里蘭卡,將他們國家最著名、最有辨識度的錫蘭紅茶捐助給中國人民,希望能給疫情中的中國人民帶來慰問。南太平洋的一個小島國瓦努阿圖,被聯(lián)合國列為最不發(fā)達國家之一,但為了表達瓦努阿圖對中國人民的慰問和抗疫的支持,援援助了1000萬瓦圖現(xiàn)金支票,相當于合人民幣61.4萬元。雖然錢不多,但是情誼深重。
2020年2月27日,蒙古國總統(tǒng)來華訪問,表示蒙古國內發(fā)起了“永久鄰邦、暖心支持”行動,持中方抗擊疫情,除了捐款,還另外向中方贈送3萬只羊,以表達蒙古國人民的心意。
在這些援助中,我們看到了文化的流淌和默契的支持,以及守望相助、共度難關的決心。其中有很多不太發(fā)達的國家,都捐來了他們力所能及的東西,不管是馬爾代夫的金槍魚還是蒙古國的羊,亦或是斯里蘭卡的紅茶和瓦努阿圖的支票,都是對中國人民的一分支持,都是國際間一分濃厚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