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高中狀元
作者:雪原      更新:2023-08-14 09:56      字數:4445
    公元1067年(治平四年),趙頊即位,廟號“神宗”,次年改元“熙寧”,由于趙頊對疲弱的政治制度深感不滿且素來欣賞王安石的智育才干,故在登位后立即命王安石推行變法,以振興北宋王朝,史稱“王安石變法”(又稱“熙寧變法”)。

    溯至1045 年(慶歷新政的夏日一天,邵武和平官坊墟的水口處,依偎著怯聲怯氣的母子倆。

    孩子乃歸化(現在的泰寧)城關葉家窠人,因父親染天花去世,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跟隨母親背井離鄉來到此地。“官坊墟”的鄉親們生怕天花進入村里,把這母子倆堵在了水口之外。

    由于彥衡(上官均,字彥衡)的父親上官凝長年在外做官,母親高氏菩薩心腸,將逃難中的母子倆領進了自己的府里。

    孩子隨即跪在高氏的腳下,望著高氏,他聲聲地呼喚母親。

    見這孩子極為懂事,高氏對著孩子點頭答應,收為義子。

    這個孩子姓葉,名祖洽,字敦禮。在成為高氏的義子之后,敦禮便和彥衡一起走進了上官家族學校——“白蓮堂”。

    見上官一家待敦禮甚好,為了兒子的前程,葉母在歸化天花得到平息之后便依依不舍地回到了故鄉。

    沒過幾年上官均、葉祖洽又一起進入“和平書院”深造學習。

    和平書院為五代后唐工部侍郎黃峭棄官歸隱時所創建。

    書院的院長黃其中乃黃峭的第六代孫,膝下有一甥女楊梅英,不但長得娉婷裊娜,面若桃花,而且能詩善文,蕙質蘭心。

    而梅英從小因父母染病早逝,故而跟隨舅舅在書院長大。

    上官均、葉祖洽、楊梅英同歲,上官均的月份最大,葉祖洽其次,楊梅英最小。

    五年后, 三人的學習成績不相上下,上官均、葉祖洽皆喜歡上自己的學妹楊梅英。

    黃其中十分中意上官均、葉祖洽,尤其是上官均他更加喜歡,不是因為上官均的父親當官有著顯赫的仕宦背景,而是由于上官均金玉其質的品質和表里如一的性格。

    上官均的母親高氏將次子、義子與黃院長甥女楊梅英的情感糾葛,寫信告訴了遠在千里之外的丈夫,上官凝隨即回信做出次子彥衡讓步的大方決定。

    父親的理由是:義子祖洽失去父親,義父、義母理當為他做主。若讓兒子娶了梅英,祖洽的心里定然悲不自勝,痛心 不已……

    高氏先讓管家上官達把葉祖洽的婚事告訴了歸化的葉母,葉祖洽的母親喜不自勝地點頭答應,高氏隨后又將丈夫的回信呈于和平書院的黃院長。

    黃其中問了問身邊的甥女。梅英一時難以抉擇,只能一句:“但憑舅舅做主,甥女遵從便是。”之后的她便面若桃花,羞羞答答地低下頭顱。

    沒過多久,高氏便幫義子祖洽完備婚禮。

    上官均的心里雖說痛苦萬分,但他還是向義弟表達了自己的衷心祝福。

    而葉祖洽卻認為自己的一切來自上官家的給予和施舍,乃嗟來之食。他不是想著如何報答上官一家的恩情似海,而是千方百計地設法證明:楊梅英壓根兒沒有嫁錯郎,他比上官均強。

    和平書院地處和平鎮的坎頭村。書院初創時乃黃氏家族的自辦學堂,專供族中子弟就學。它開了宗族辦學的先河。北宋以來,和平書院逐漸變為一所地方性學校,它不再只是黃姓的家族學校。附近的地方的士紳也捐錢、捐糧、捐田資助和平書院,并將子弟送書院就讀。

    辦學以來,邵武俊賢輩出、英才薈萃,無不直接或間接地仰仗于和平書院。

    和平鎮坎頭村的張東明員外是遠近聞名的大財主,他為書院捐出了最多的錢、糧、田。 東明屬和平鎮比較開明的富人,他不但讓兒子到書院學習,還把自己的女兒送進了書院。

    張東明的女兒名叫淑萍,比上官均小三歲。她原本就喜歡上官均,無奈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再者,上官均和葉祖洽又總愛跟院長的甥女楊梅英黏吝繳繞,不離不棄,倘若自己過分地卷入其中,怕是被人閑話,失了體統。因此,她只好默默地承受著相思的痛苦,偷偷地愛戀著上官均。

    楊梅英在婚后的第二天就按照邵武人的規矩和丈夫葉祖洽回到了娘家,她向舅舅、舅母禮節性地問候了一番后,便瞞著舅舅、舅母和丈夫,急急忙忙地來到張府找淑萍。

    “梅英姐是咋的了?今天可是您婚后初回娘家的大喜日子,姐不陪著舅舅、舅母好好說話,跑到我這兒想做啥?”

    “若妹不歡迎,姐可要走人。”

    “好姐姐,您生的是哪門子氣呀?淑萍是和姐鬧著玩的。”

    “無事不登三寶殿,姐來張府有好事相告。”

    “什么好事,說來便是,妹妹洗耳恭聽。”

    “是姐的婆婆要托媒人給彥衡說親,梅英首先向婆婆推薦了你,倘若妹妹答應,過些時日姐的婆婆便會讓坎下村的大媒人李月娘向妹的雙親提議聯姻。”

    張淑萍聽后,頭搖得像撥浪鼓似的慌忙說道:“不行,不行,彥衡喜歡的人是我才貌雙全的學姐,我嫁過去,算是哪回事,多尷尬呀?”

    “死妞子,以為姐不知你的心里早就喜歡他,只是礙于姐的情面,不敢向他表露而已,如今姐是葉家的媳婦。彥衡的品貌才學,妹又不是不知道,要他真的娶了別家姑娘,妹就哭天抹淚地后悔去吧!”

    張淑萍深深地嘆了口長氣,而后一板一眼地認真說道:“講句良心話,彥衡學兄確實優秀,淑萍的心里早就愛上他,像彥衡這般杰出人士,我一個鄉下女子豈能匹配?不是妹妹說祖洽學兄的壞話,像他這種腹誹心謗、暗地使壞的人……”

    “這就是妹妹的不對了,皆是學兄卻另眼相待。祖洽失去父親,離開母親,有點怪僻亦屬正常,這也是公公、婆婆要讓舅舅將梅英嫁給葉學兄的主要原因。”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書院只有我們兩個女生,平常姐待妹妹不薄,可謂不是親姐妹, 勝似親姐妹。姐處在他們兄弟倆的戀慕、景仰之中,心里每天都是歡歡喜喜、甜甜蜜蜜,可知姐和彥衡單獨相處的時候,祖洽總會設法讓人打攪,而當姐和祖洽單獨交往的時候,彥衡卻叫人不要干擾,由此看出二人的品行……”

    “說什么呀?姐和他們只是討論學習上的一些問題,并未涉及男女之事,祖洽根本不是妹妹說的那種人。”楊梅英打斷了張淑萍的話語。

    “不光是妹一人對祖洽的行為有如此看法,就連外地前來和平書院深造學習的楊時、游酢對他也有類似認識。”

    “就別說葉學兄了,姐今天來找妹的目的是為了妹的終身大事,若是妹同意,姐可盡早讓婆婆托李大媒人前往你們張府提議結親。”

    “依姐便是,可就怕妹和上官學兄的生肖八字……”張淑萍欲語還羞。

    楊梅英看了看滿臉通紅的張淑萍,極其愉悅地大聲笑道:“妹就寬心吧,姐幫你們查過屬相,妹和彥衡生肖相配,適宜聯姻。”

    楊梅英回到舅舅的家里,學妹的話語總在耳邊回響。

    在書院學習的時候,因上官均、葉祖洽二人的品貌、才學相當,自己總想一碗水端平,而當葉祖洽和上官均、楊時、游酢為了新黨、舊黨,新法、舊法爭得面紅耳赤之時,自己又往往同情身世悲憫的葉祖洽,甚至公開責備上官均。

    然,舅舅則十分贊同上官學兄的見地和分析,他對甥女說:“舊法雖說需要改革,但也不能全盤否定,就拿三年一次的科舉考試來說,如果罷黜經義,如何能夠清楚地闡明義理?不過我喜歡他們的這種爭辯,只有爭辯,才能越爭越明,才能越辯越清,彥衡、敦禮皆是書院的優秀童生,若是日后朝廷科舉考試,二人定然能夠榜上有名,不過倆人的思想斐然不同,怕是將后……”

    舅舅沒敢把話說下去,他不希望甥女的心里也跟著學兄、學弟蒙上新、舊兩黨的政治陰影。

    楊梅英回到“官坊墟”,她向婆婆介紹了自己的學妹張淑萍。

    聽說是張東明的女兒,高氏心里非常高興,她當即書信給外地的丈夫,并把自己的意思告訴了次子。

    上官均是個大孝子,母命難違,唯有應許。

    此時的上官凝因常年操勞,身體日漸虛弱,接到高氏的來信后,他即刻回信讓夫人決定。

    收到丈夫的回信,高氏隨即讓管家上官達到坎下傳喚大媒人李月娘。

    “您上官家有福,張員外的女兒張淑萍不僅溫柔賢惠,知書達理,而且她前凸后翹利于生育,倘若成為您家兒媳,定能讓上官家族興旺發達,兒孫滿堂。”李月娘笑嘻嘻地說道。

    “還有勞大媒人給辛苦一趟,若能說成,定然報答。”

    高氏將一坨金子放到了大媒人 李月娘的手心里。

    “夫人見外了不是?您大公子彥明也是我李月娘保的媒,他娶了媳婦不久便高中進士,現已官至廣東南路轉運使。娶媳婦是家族大事,就拿我們的上官老爺(上官凝,字成叔)來說,他初調安徽,娶了夫人便官運亨通,順風順水,這女人是水,男人是船……”

    “你李大媒人別再拉呱,東西都準備好了,巳時過去哪有誠意?”上官達十分焦急地催促道。

    李月娘一邊應諾,一邊將金子放進了袖袋。

    見是李大媒人和上官府的管家上官達來到自己的府邸前,張東明的心里比吃了蜜還甜,他暗自忖度:我張家還缺少什么,缺的就是達官顯貴,倘若女兒與上官均聯姻,不就攀上了官宦人家……

    “我說張員外,您就別光顧著自個兒高興,還不叫府上的家人趕緊接過擔子呀!”

    張東明無比歡欣的樣子,李大媒人的心里有譜。

    “是,是,是。”張東明連忙傳喚府內的家人,熱情迎接客人進府。

    待上官府的家人坐定后,張東明急忙喚李大媒人進入自己的書房。他極其爽快地送給李大媒人五百兩銀子,而且極為認真地叮囑道:“打鐵還須趁熱,煩大媒人催促上官家盡早將孩子們的喜事講妥辦帖,婚后東明還有重賞。”

    李月娘不但在邵武附近保媒賺錢,還與和平的風水半仙游瘸子裝神弄鬼,騙人錢財。

    見張東明猴急猴急,她一邊將銀子放進袖袋,一邊連連應諾:“這個當然,張員外放心便是。” 沒過多久,上官均便和張淑萍喜結良緣。

    轉眼到了朝廷科舉考試年份(1070)的初春,上官均和葉祖洽離開家人一同進京科舉考試。

    此次應試的主考官:呂惠卿。考官:蘇軾、蔡確、呂大臨、吳沖卿。復審官:宋敏求、 劉分文。 應試結束后,考官蘇軾拿出了來自福建邵武和平童生上官均的策論答卷,考官吳沖卿則抽出來自福建邵武歸化童生葉祖洽的策論答卷。

    應試主要以策論為主。上官均首先肯定了新法對改變北宋“積貧”“積落”的意義所在, 他采用以經義為主詩賦為輔的形式,對朝廷目前推行的“青苗法”以及在實施“青苗法”的過程中,因一些官吏按照自己的個人意愿和目的行事以及他們的過激行為和偏廢做法而導致的地區差異和官員腐敗等問題,都做了較為全面的剖析和批判,并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解 決方案。

    整張卷子文鋪錦繡,字吐珠璣,論述觀點十分明確,無懈可擊。一會兒行云流水、揮灑自如,一會兒文筆犀利、鋒芒尖銳,凸顯其個性,令人拍案叫絕。

    葉祖洽則完全擯棄了詩賦和辭章。他在策論中寫道:祖宗多因循茍簡之政,陛下即位,革而新之。

    從形式和內容上來看,葉祖洽意在投合皇帝的口味,附和大權在握、銳意改革的權臣王安石。

    蘇軾、呂大臨將上官均排為第一,葉祖洽第二,陸佃第三。然,蔡確、吳沖卿則堅決反對。 蔡確說:“葉祖洽的答卷既無華而不實的詩賦和辭章,也無墨守成規的建議和主張,而是順應新的形勢,力助朝廷推行新法……”

    “非也,葉祖洽是為了自己的高中不擇手段。”蘇軾極為憤怒地大聲說道。

    見吳沖卿不站出來為葉祖洽說話,蔡確只好將蘇軾、呂大臨選出的本屆科舉考試排名,送到了主考官呂惠卿的府上。

    “主考官大人,恕我蔡確無能,葉祖洽他……”

    呂惠卿拍了拍蔡確的肩膀,輕聲笑道:“不是還要復審的嗎?宋敏求、劉分文是我們宰相大人的得意門生,我呂某人就不相信,經過復審后的第一名還會是他上官均?”

    果然,宋敏求、劉分文根據主考官呂惠卿的意思,對本次科舉考試另外編排了一份各地童生高中的名單。

    于是一份葉祖洽第一,上官均第二,陸佃第三的排名被送到了皇帝宋神宗的手里。

    得知復審后的結果有了變化,蘇軾、呂大臨急忙拿著初審的名單覲見皇帝,趙頊連忙令百官殿堂議事,并讓總管太監李憲當場宣讀了上官均和葉祖洽的應試卷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亚洲精品无码精品mV在线观看|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费精品| 毛片a级毛片免费播放下载| 国产精品黄页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 天天干天天操天天拍| 亚洲精品一卡2卡3卡四卡乱码| 久久国产精彩视频| 欧美黑人bbbbbbbbb|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有码在线 | 久久国产美女免费观看精品| 老色鬼久久综合第一| 好男人社区神马www|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欧美大片一区二区| 成年人免费黄色|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国产精品喷水在线观看| 成年人在线网站|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网| 日本wwwxxxxx| 成人爽爽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 国产免费插插插|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欢毛片|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黄| 最好看的2018中文字幕高清的| 四虎影视8848a四虎在线播放|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成人影院|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欲av | 国产步兵社区视频在线观看|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仑精品| 波多野结衣无限| 国产仑乱无码内谢| 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