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理直氣壯
作者:
雪原 更新:2023-07-28 17:12 字數:2367
“這哪是什么父親哪?完全就是個阿諛諂佞的奴才相,我們漢人的臉面都讓你給丟盡了!”
越墻而入且隱匿形跡的林靈素實在是看不慣梁阿鼠那種曲意迎合的小人樣,忍不住從牙縫里噴出一句怨氣話。
“老爺,屋內咋有說話的聲音?”阿鼠隱隱約約地聽見像有人說他的閑話。
梁乙埋先是嚇得六神無主,連忙里里外外、認認真真地查看一遍,見屋內確實無人,這才定了定神,輕聲怪罪:“父親不能這般嚇人,如此會要了乙埋的性命。”
“難道是我弄錯了,其實根本沒人說話,只是阿鼠的幻覺而已,可萬一哪個仙人……”
“別自己嚇自己好不好?就你們漢人的名堂多,不是什么茅山術,就是什么符咒湯,成天杯弓蛇影,疑神疑鬼。其實,壓根兒就不是什么道仙在施展法術,而是你們漢人多疑和懦弱的表現。不過這話又得說回來,小心無大礙,為避免招致不必要的禍害,你我之間以舅甥稱呼更為妥當。”
“漢人多疑,漢人懦弱,你梁乙埋不也是一個漢人嗎?”阿鼠一邊點頭,一邊心有不滿地輕聲嘀咕。
“舅舅嘰咕個啥?難道是乙埋說得不對?”
“哪里,哪里,老爺的話句句在理,不過我梁阿鼠的心里還是為西夏使臣抱屈鳴不平,他遼皇憑什么召見宋使,冷落老爺?如此下去……”
“舅舅大可把心放進肚里,遼皇叔耶律重元歷來主張聯夏克宋,他的同黨遍及大遼朝廷和皇室宗親。耶律洪基雖然是大遼皇帝,可遼朝的軍政大權還牢牢地掌握在耶律重元的手中,皇叔的意見,耶律洪基不可能充耳不聞,置之不理。”
林靈素是趁耶律洪基召上官均覲見,糾里公主邀請蘇軫小姐賞花之際,偷偷地溜到了西夏使臣居住的客棧里,本想竊取西夏寫給遼皇的文本,以助上官均更好地對付梁乙埋,哪知文本沒有拿到,卻聽到了西夏皇室的秘密之事,還看見了客棧老板與貴族婦女茍且淫蕩的那一幕。
上官均走進遼宮,按照契丹禮節覲見了耶律洪基,耶律洪基十分高興,連忙離開座位,走到上官均的身旁且深深嘆言:“不瞞諸位,得知上官均是桀公、洎公的后代,我耶律洪基是幾晚都沒有睡個好覺。原來的宋帝不是派個皇親貴胄,就是派個王公大臣,甚至派個居心叵測的讒佞宵小前來,而此次完全不同,那趙頊小兒也學會乖巧,知道我涅鄰(耶律洪基,字涅鄰)和先皇的口味不一樣,竟然派出個初出茅廬的新科榜眼。” 耶律洪基隨后放聲大笑。
“皇上此言欠妥,上官難以茍同。”
“何謂不妥?說來看看。”遼帝急忙詢問。
見宋廷使臣出言不遜,遼皇叔耶律重元極為惱怒地離開座位,手指上官均,赫然而怒地大聲吼道:“你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上官小子,竟然當場羞辱大遼皇帝,來人哪!快將這個不知好歹的壞東西……”
“皇叔別急,待宋朝使臣道出洪基之言有何處不妥,再行處置也不算遲。”
耶律洪基雖說喜歡中原文化,佩服上官家族的大忠大勇,但上官均膽敢在遼臣和酋長面前不給遼帝絲毫面子,實屬初生牛犢不怕虎。
女真酋長完顏劾里缽站出來說話:“皇上,依劾里缽之見,宋使臣上官均直言賈禍的耿直性格,不正好說明他與宋廷皇室……”
“你這個女真狗,不替遼人說話,卻胳膊肘往外拐,幫宋人圓場,用心何在?”耶律乙辛憤怒地打斷了劾里缽的話語。
耶律洪基大聲斥責:“你這個胡睹袞(耶律乙辛,字胡睹袞),不說話沒人當你是啞巴。女真、契丹同屬大遼,若女真是狗,契丹屬甚?從此刻開始,便由宋使上官均毫不隱諱地指出我剛剛那番話的不當之處,并闡明自己出使遼國的真正目的,其間若是有人膽敢打攪,別怪我不講情面。”隨后遼皇便掄起拳頭,朝著身旁的案幾用力一擊。
槍打出頭鳥,誰還敢吱聲?遼臣和各個部落的酋長嚇得面面相覷、瞠目結舌,只好默默無語地靜靜聆聽。
上官均并沒有被遼皇叔耶律重元的那番話語給嚇到,而是從容淡定地將宋朝寫給遼廷的文本呈給了道宗。
“尊敬的遼皇:宋朝與遼廷自簽訂‘澶淵之盟’以來,避免了殺戮,給宋、遼兩國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如今邊境安定、貿易頻繁,人們友好往來,然而,西夏梁氏不愿我們宋、遼兩國和睦相處,總想制造摩擦,與遼合力伐宋,迫使宋廷承認西夏的大國地位,倘若梁氏的陰謀得逞,那么最大的受益者不是你們遼人,而是他們梁氏家族。歷史就是一面鏡子,在‘澶 淵之盟’簽訂之前,宋、遼大戰、小戰無數,給兩國的百姓制造了無數災難……”
“這是哪兒跟哪兒?說句大實話,那西夏使臣要早你上官均半月的時間抵達上京都, 可我并沒有召見梁乙埋,而是派人監視,讓他待在客棧。” 耶律洪基的一席話,上官均自然感激一番。
耶律重元和耶律乙辛雖然想替西夏說話,可耶律洪基有言在先,他們只好搖頭,輕聲嘆息。
“你只說了自己的出使目的,還未回答我剛才的言語為何不妥?”
“上官均以為遼皇的話語欠妥有三。其一,宋、遼是平等國家,又怎能說我大宋的皇帝是小兒?其二、宋朝人才濟濟且大多是忠臣良將,而不是遼皇所說的宵小之輩。其三,上官均的身份并不是什么新科榜眼,而是太后的外甥,皇上的表弟,宋朝禮部的三品侍郎。”
不想,耶律洪基對宋使上官均的回答不但沒有半句怨言,反而不斷點頭贊賞,暗忖: 那宋真宗要是能多幾個像上官均這樣的文臣,又怎么會和當時處于劣勢的遼朝太后蕭燕燕簽訂那極不平等的“澶淵之盟”?耶律洪基的心里已經有了自己的小九九,他讓大家散朝,獨自留下了上官均。
且說,果然不出王芳的預料,蔡確不敢將宰相千金進入自己府邸的消息告訴宰相王安石。可又苦無辦法,急得他像陀螺般地在客廳里直打轉。
“堂兄,既然我們不能將王芳小姐在蔡府的消息告訴給宰相大人,那還不如好人做到底,送佛送上天,設法讓她北上遼國。”見堂兄著急,蔡卞建議。
“怎么送?遼國離汴京有千里之遙,估計還沒離開京城,宰相已經找到小姐。”
“要不這樣,讓兄長元長去呂府請示參知政事,希望大宋能派個戲班子,到遼國傳播中原的漢戲文化…… ”
“欸,這個法子還行,不過得抓緊時間,倘若還沒走出蔡府就讓宰相發現,堂兄今后可就沒活路了。”
“放心吧!王之渙已讓小姐寫好了留言,說她想念母親,需回老家臨川探望,若有管家的周旋、幫助,宰相定然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