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白綾自盡
作者:
雪原 更新:2023-08-14 10:17 字數:3031
完顏劾里缽含恨忍辱地在皇宮大殿“盡情”地歌舞,直到遼皇及眾人滿意之后才停止表演。
聯歡活動結束之后,緊接著的便是酒會活動,而正當眾人喝得酣暢淋漓、現場高潮迭起之時,耶律洪基卻來到左相李若思的身邊耳語,并將早已備好的圣旨交給了幕僚藤原單竹,令他將皇后蕭觀音“請”去大理寺,隨即與魏王耶律乙辛、右相張孝杰和侍女蕭小芹等人快速地離開了酒會的現場。
“皇上要去哪里?我耶律仁先還沒敬您,太子年輕有為,可皇上就是不聽老臣的良言善語,竟然相信奸臣耶律乙辛,怕是今后……”
不見皇上,宋王一邊舉著酒杯,搖晃著身體到處尋找,一邊又嘟嘟囔囔地責備和不滿。
而女真酋長劾里缽只是到酒會的現場向宋使上官均做了一番銘感五內的杯水言謝之后,便在女真高人的幫助之下,帶著次子阿骨打順利地離開了上京都。
此時的左相李若思遵照遼皇的密令,偷偷地將遼朝讓利的文本和蔡確賣宋通遼的證據以及令宋使限期離開遼國的圣旨拿給了上官均,并要他和蔡京一起帶著王安石的千金一刻也不拖延地迅疾離開遼朝廷。
當上官均來到蔡京身旁,拉他離開酒會現場,并要他帶著王芳小姐速速離開遼國境域之時,蔡京還滿腹牢騷地大聲責備:“為何不直接告訴耶律洪基?就說伶官趙惟一是女扮男裝的宋廷宰相王安石的千金小姐,基于兩國‘友好’的大局,遼皇定然不予追究,而會放走王芳小姐。”
“王芳所犯是欺君罔上的大罪、死罪,不說趙惟一是宋太祖次子趙德昭的后代嗎?現在說他是王芳小姐,這種前后不一的言語,也只有你蔡元長能夠說得出口。”
上官均顯然是在怪罪自己。蔡京像受了多大委屈似的哀聲嘆曰:“好你個上官彥衡,王芳小姐是為誰留言,謊稱探母?她又是為誰女扮男裝,改換姓名?若不是我蔡元長的一路相幫,暗助王芳,你們又如何能在異域見面,傾訴衷腸?”
“怨恨的話語等回宋后再說,若王芳小姐有個三長兩短,我看你蔡京的仕途也算是走到了盡頭。”
蔡京哪敢多言?如今的王安石官復原職,王芳出事,元長定然仕途無望。想到此,他連忙疾速跑向皇宮后花園,欲帶王芳趕緊離遼。
且說,那個早已在大理寺等候的東瀛浪女藤原單登,見遼皇和大家悉數亮相,便手捧著《十香詞》在大理寺卿的面前狀告了皇后與伶官弄玉偷香,暗度陳倉。蕭觀音看見自己手抄的《十香詞》,心中已然明白是怎么回事。可她還是面向道宗哭著辯解:“妾身貴為遼朝 皇后,天下再沒有哪個婦人要比我蕭喚云更加崇高顯貴的了,我已經生養了那么多的兒女,現今又喜添了孫兒耶律延禧,妾身還有什么不滿足的,要去做這種傷風敗俗的無恥勾當?”
道宗將單登手上的《十香詞》無比憤怒地扔到了皇后的面前,厲聲吼道:“這明明是你蕭喚云的筆跡,卻還要拼命地狡辯,死勁地抵賴?”
蕭觀音極力申辯:“這是宋國皇后向紅梅書寫的十首五言絕句,喚云不過是應單登侍女的請求為她重新抄寫了一遍而已!況且詞中提到了養蠶,我們遼國又沒有蠶源,這《十香詞》又怎么會是妾身的作品?”
道宗聽了更加生氣,心想:皇后的聰慧和善辯是出了名的,自己就經常被她教訓得啞口無言。直到此刻,我耶律洪基也依然不是她皇后的舌辯對手。若不快刀斬麻,等酒會結束,待王公大臣、后族家人得知消息,定然涌入大理寺與朕議事論理,那么之前的努力便付諸東流,小芹的愿望就難以實現……
見道宗一時無語,耶律乙辛生怕皇上不忍加害而就此作罷,連忙建議讓侍女單登出面與皇后對質,講述皇后與伶官曖昧不清的所作所為。
于是,單登信口雌黃,胡亂言語:“就在作完《回心院詞》后的第二天,皇后趁皇上與大臣們一起外出狩獵且當晚難以返宮的絕好機會,讓伶官趙惟一以譜曲的名義進入內宮,二人從早晨一直忙到了傍晚,歌曲才算順利完工。皇后隔著簾子脈脈含情地看著伶官,伶官隔著簾子銷魂蕩魄地瞧著皇后,二人心有靈犀,琵琶對彈。到了晚上,皇后又令奴婢取來了宮廷御酒,其目的是與伶官舉杯合飲,溫情浪漫。三更時分,皇后便令所有的內侍一起出宮。當時的奴婢斷定皇后、伶官定有故事,于是就偷偷地躲在門外,側耳傾聽,奴婢未聽到二人的飲酒碰杯,卻聽見二人的笑聲朗朗,而正當單登疑惑之際,房內笑聲戛然中止,取而代之的則是卿卿我我的撩撥之音。皇后輕聲歡言:‘本宮可封你做個有用的郎君。’趙惟一低聲笑語:‘我這根東西雖然健壯,但只是一條小蛇罷了,比不了皇上那真龍天子。”
皇后接著說道:‘猛蛇賽過無用龍。’此后,單登便聽到房內一陣陣像似小孩啼哭一樣的呻吟之聲。到了四更時分,皇后才掀開羅帳,說是伶官昨晚喝醉,令單登喚醒他并讓他回去。可單登叫了趙惟一幾十遍,伶官才故作惺忪 的樣子,起身離開皇宮。皇上行獵回宮,皇后雖然也曾召見過伶官,但伶官不敢擅自入內。皇后十分想念伶官,便寫了這般曖昧十分的五言絕句《十香詞》,以緩解內心的思念苦楚,并在它的末端又續上一首名為《懷古》的眷戀律詩,讓奴婢單登轉呈伶官趙惟一。” 見時機成熟,遼朝右相張孝杰乘機就《懷古》一詩進行了曲解,說道:“詩中‘宮中只數趙家妝’‘惟有知情一片月’,正包含了‘趙惟一’三字,此詩足能說明皇后思念趙惟一。” 觀音力辯:“單登早有謀計,是蓄意陷害。妾身與惟一只是興趣相投,壓根兒沒有曖昧一說,單登所言子虛烏有。”
耶律洪基問道:“那《懷古》一詩,皇后又該如何解釋?”
“《懷古》一詩根本不是張大人所說的那么回事,而是妾身為漢成帝劉驁皇后趙飛燕打抱不平所寫的一首律詩。趙飛燕以美貌著稱,所謂‘環肥燕瘦’之說,講的便是她和唐 朝的麗質美女楊玉環。體態輕盈瘦弱的美女趙飛燕因美貌著稱而成為歷代魅惑皇帝的淫女符號。其實趙飛燕她不愿入宮,魅惑皇帝只是為了自己在你死我活的宮廷斗爭中的生存需要……”
“夠了,你蕭喚云不但與伶官趙惟一勾搭成奸,還跟女真酋長劾里缽關系曖昧。”
“皇上別聽他人的瞎編胡謅,我蕭喚云從未與部落酋長有過接觸,又哪會與劾里缽的關系茍且不清?”
輪到蕭小芹粉墨登場,她一聲不響地將皇后的絲綢帕巾遞給了忙于記錄案情的大理寺卿。
到此,皇后蕭觀音已完全掉入耶律乙辛和耶律洪基等人為她所設的陷阱之中。
耶律洪基瞅了一眼大理寺卿,大理寺卿隨即會意,逼迫皇后簽字畫押。
于是,蕭觀音被耶律洪基賜白綾自盡,趙惟一被判凌遲處死。然后遼皇和魏王等人皆匆匆離去。蕭觀音請求大理寺卿安排再見道宗一面竟然不被準許。她帶著對道宗皇帝的一片思念之情,落得個三十六歲便被迫以白綾自盡的悲慘結局。
后言先表,自古以來多情多才的女子大多是磨難重重,倒是思想庸俗、頭腦簡單的傻大姐們活得滋潤有味。蕭觀音的悲劇到此還沒結束,據說,蕭觀音死后,被草草下葬,到了她的孫子耶律延禧繼位后,為她進行了改葬。
但后來大遼滅亡后,金太祖完顏阿骨打認為,耶律洪基讓父親劾里缽赤裸地含笑歌舞,是羞辱父親,而蕭觀音的絲綢帕巾更讓遼皇羞辱父親的糗事記錄在案且流傳至今,于是一氣之下毀她墳墓,將她的尸骨挖出來,任由牛馬踐踏。
可惜,一代艷骨芳容,零落成泥碾作塵。
蕭觀音的生前死后雖然極為凄慘,但是她的才華在北國荒原之地卻顯得極為出色,像《回心院詞》,即使放在漢人詩詞篇章中,也算得上是一流的水準,而且蕭觀音的才華極高,賦詩寫詞中規中矩,可以說是文備眾體。所以她雖是北國的契丹女子,但被稱為才女亦當之無愧。后世的文學大家們也都對她表示同情惋惜,清代的文人朱彝尊在《詠蕭觀音》中悲戚道:細草含茸,圓荷倚蓋,猶與舞衫相似。回心院子,問殿腳香泥,可留蕭字?懷古情深, 焚椒尋夢紙。同是清代文人的納蘭性德在《齊天樂·洗妝臺懷古》中哀嘆道:
六宮佳麗誰曾見,層臺尚臨芳渚。一鏡空瀠,鴛鴦拂破白萍去;看胭脂亭西,幾堆塵土,只有花鈴,綰風深夜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