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歐洲各國對跳廣場舞的大熊貓玩具的期盼
作者:
遠星星 更新:2024-12-06 15:38 字數:2433
四姐妹在美國展示跳廣場舞的大熊貓玩具取得重大成功,美國玩具界經營者紛紛給120電子玩具集團簽約了訂單。接著,英國、法國、德國、芬蘭、瑞典、俄羅斯等歐洲國家也紛紛邀請中國120電子玩具集團派代表團展示跳廣場舞的大熊貓玩具。
英國在維多利亞末期流行的玩具直到1914年一戰爆發前都十分暢銷。其中有發條玩具、玩偶屋、旋轉陀螺、魔法彩燈、推拉玩具、游戲拼圖、炊具玩具、木馬和娃娃都暢銷東西方國家。20世紀初,兩種新的玩具在英國頗受歡迎。一種是麥卡諾公司生產的金屬裝配玩具,第二件玩具是泰迪熊。
1902年的一天,總統在密西西比外出獵熊,一只熊都沒有找到,他的工作人員就找了一只年幼的小熊讓總統射殺,總統拒絕了。一位來自《華盛頓郵報》的漫畫家將這一橋段畫成漫畫,其中的卡通熊形象隨即變得十分流行,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泰迪熊”的最初來源。
20世紀初英國玩具工業大量依賴德國。1920年代初,由于戰爭的阻斷,英國無法從德國進口用來生產玩具和玩偶配件的機器。盡管如此,英國玩具制造業卻逆流而上。絨毛玩具制造業吸引了一大批富有創意的設計師和制作者參與其中。
盡管一些新的紡織材料還未出現,19世紀早期已開始應用的合成纖維以及相應技術的發展已經使玩偶的衣服和衣飾第一次顯示出靚麗的色彩。比如,Dean’s Rag Book制造了一種絨毛玩具狗,命名為“悲傷的德斯蒙德”,它面容低垂,顯得楚楚可憐,身上有著斑點狗特有的花紋,曾作為英國板球隊的吉祥物。
1920年代最受歡迎的玩具當屬交通類玩具,諸如迷你飛機、輪船、汽車和火車。1920年代和1930年代堪稱玩具火車制造的黃金時代;疖嚹P屯婢咴诤艽蟪潭壬咸娲嗽1914年之前人們熱衷的發條玩具。
不但有火車玩具,緊接著生產的還有飛機、輪船和汽車玩具模型。與此同時,舊式玩具依然占領著大部分市場。笑話、拼圖游戲、魔術和發條玩具既便宜又流行。玩具依然具有十分鮮明的性別導向。
女孩們一般玩絨毛玩具、縫紉游戲、娃娃、茶壺、烹飪和其他迷你的與家庭設施有關的游戲,家境較好的孩子還可以玩玩偶屋;男孩子們則玩那些真實的化學、電力、電信、收音機和機械套裝游戲。教育類游戲,諸如迷你郵局、迷你商店、印刷品、打字機、立方圖片和拼圖游戲,則男女皆宜。
桌上游戲如飛行棋、蛇梯棋也頗受歡迎。人們往往一邊聽廣播一邊玩這些游戲。電視和電影將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極大地改變每個家庭的生活,盡管如此,此時人們依然鼓勵孩子們參加戶外活動,玩具的銷售目錄中仍然充滿戶外玩具,如踏板車和自行車。最受追捧的戶外運動是彈簧跳竿,全世界賣出了幾百萬個。
桌面游戲——大富翁游戲于1936年從美國引入英國,由Parker Brothers在1935年發布。Parker從號稱游戲的發明者Charles Darrow手中購買了版權,首次發行的5000份游戲很快就銷售一空,之后便以每周兩萬份的記錄銷售出去。
隨著第一部有聲卡通電影《汽船威利》的成功,Dean’s Rag Book公司在1930年根據劇中米老鼠角色制成了第一只米老鼠絨毛玩具。Dean是第一家勸說迪斯尼公司根據卡通角色來生產玩偶的公司。美國玩具公司Fisher-Price and Ohio Art將米老鼠和他的朋友米妮的角色用于茶壺玩具、鐵皮玩具、鐵锨和沙桶游戲中。
1937年,迪斯尼又將白雪公主的形象在電影放映前發布出來,以保證對于白雪公主玩具的需求可以延續至電影放映的一年之內。
1948年繼米老鼠之后,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相繼成為玩具人偶形象。而新的男孩玩具已不再集中于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成人生活的武器類和建筑類游戲,而是那些強壯而獨立的能戰勝邪惡力量的新的男性英雄幻想形象,比如太空英雄Buck Rogers、超人、神探迪克·崔西和大力水手波派,還有1960年代機動人(Action Man)的先驅。
幾個世紀以來,男孩們都在玩各種各樣的玩具武器,羅賓漢、牛仔、印第安人是孩子們每日的玩伴,但在1950年代這些玩具因反戰的聲音而遭到禁止。對于玩具安全的關注也促使玩具公司重新思考和設計自己的產品。鉛材料的潛在安全隱患使英國玩具公司考慮使用塑料;絨毛玩具廠商尤其小心謹慎,所有進口的玩具和玩偶都需要通過衛生安全的檢測。
在英國,成千上萬的家庭購買了電視,在家中收看1953年伊麗莎白女王二世的登基儀式,電視很快替代了收音機成為主要的新聞、娛樂和孩子與成人產品推廣的信息來源。
驢子“松餅”是英國兒童電視節目中第一個超級明星,它在1946年初次登上電視舞臺。這個形象在兒童節目中十分流行,直至1955年。作為英國電視節目創造的最早形象之一,英國兒童購買了大量與“松餅”有關的玩具和小說。
1960年代最為著名的兩個經典玩偶分別是芭比娃娃和辛迪娃娃。1970年代,一款孩子們必買的玩具“空氣跳跳蟲”成為玩具界熱門。到了1980年代,電子游戲與幻想玩具繼續受寵,如“蛇形魔方”這件由東歐室內設計師發明的小小方塊,在1980年代初引發了西方孩子們的追捧狂潮。
再如變形金剛,是一種可以在武器、汽車和機器人之間自由轉換的玩具。到了上世紀90年代,電子游戲一枝獨秀與懷舊風潮。孩子們對玩具的需求日益復雜化。特別是電子寵物、豆豆娃、波利口袋。孩子們將自己視為照顧者的角色并未改變,改變的只是照看對象的形態和樣式——不再是絨毛玩偶或者泰迪熊。
天線寶寶的出現引發了新的關注,它贏得了1996年的年度玩具大獎,家長們在玩具商店中為了購買此玩具幾乎大打出手。與此同時,電子游戲《古墓麗影》塑造了女主角勞拉身穿熱褲和背心裝的經典形象,勞拉成為文化偶像,引起了學者、媒體和成人愛好者的大討論!翱诖帧庇蔁釔劾ハx和怪物電影的日本游戲設計師Satoshi Tajiri發明。
到了新世紀之初,傳統的玩偶如泰迪熊、嬰兒車、紙上游戲、火車模型、拼裝玩具和木馬依然可以找到,但是孩子們更加喜歡“蛇形魔方”、“變形金剛”、“天線寶寶”、“古墓麗影”和“口袋妖怪”等幻想游戲。
但是這一切玩具都不能激發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興趣,當中國的跳廣場舞的大熊貓電子玩具通過電視和網絡傳到西歐各國,立即掀起一股狂風巨浪。不管是孩子們、青年人和老年人,都特別喜歡看大熊貓跳廣場舞,于是紛紛要求玩具部門從中國進口這種奇特玩具。
于是各國有關部門紛紛邀請中國有關部門去歐洲各國對跳廣場舞的大熊貓玩具進行展示推廣。四姐妹也帶著6只跳廣場舞的大熊貓玩具走遍了歐洲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