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往事前塵 (1. 律師生涯)
作者:
霆鈞 更新:2016-07-24 08:57 字數:2383
愛郡除了第一大城愛市和愛市東南的福岡市之外,其他地方都是地廣人稀。雪峰縣在愛郡北郊,該縣的地方法院,掌管了雪峰,島山,和北愛三縣的法務工作。三個縣加起來的人口也不過三五萬,都是些靠海捕魚的漁民或靠山打獵的獵人,一年到頭法院根本沒幾個案件可審。整個法院就一個專任法官,一個書記官,和淑萍一個助理,外加幾個掌管文件的低階行政人員,這些人沒事就在一起閑磕牙。到了冬天,戶外更是冷得能凍掉鼻子。所以有時候法院無事,法官和書記官都乾脆不來了,法院內就淑萍一個職務比較高的人員。這麼多閑暇時間,淑萍沒有浪費,她努力念書,三年內就考上了律師執照,接著就獲得愛市法正律師事務所的律師職務,於是告別了雪峰生涯,南下前往愛市。臨行前那位專任法官對淑萍的離去感到萬分惋惜,他很欣賞淑萍的能力,原希望淑萍能考個書記官執照,繼續在司法界效力。但淑萍另有想法,她知道章鄲立志要做一個為民討公道的律師,所以自己也希望做個律師,或許如此更有機會和章鄲相會。
法正是一個很小的律師事務所,位於愛市北郊,專門處理移民案件。島國當時人口仍不夠興旺,但由於位居太平洋要沖,掌控東西的國際海空交通,工業航運迅速擴展,本國人才不敷使用,因此需要大批海外勞工。這些勞工都來自東南亞等較落後的國家,對島國的優渥生活環境大為向往,因此來此打工之外,更希望能長久居留於此。由於島國對外來移民的要求很嚴,甭說入籍成為公民,連獲得一張永久居留權都難如登天,因此移民律師成了相當熱門的行業。法正雖然很小,但連淑萍在內的幾個律師,手上案件堆積如山,生意好得不得了,淑萍進入法正,一開始也忙得團團轉。
但是處理移民案件,一般都在各個政府機關之間周旋,很少需要出庭。淑萍其實也很少跑政府部門,她是個有執照的律師,雖然年紀輕輕,但手下有幾個助理,跑腿的事情大部都由助理代辦即可。但淑萍身為律師,雖然有不少案件在手,但上法庭的機會很少,難免覺得英雌無用武之地,因此在法政待久了,總有點意興闌珊。後來她又發覺,島國的移民條件太苛了,大部分受理的移民案件,都在收受了委托人一筆可觀的傭金後,以失敗收場,頂多就是讓對方居留期限延長個一年半載而已。淑萍還發現,法正的銷售人員明知多數案件難以過關,卻以如簧之舌和不實的統計資料來招攬顧客。由於法正的顧客千篇一律都是外國勞工,對本國語言溝通的能力有限,因此很容易受騙。淑萍越來越覺得法正很像當年綠春島上的山一,所以開始萌生離職的念頭。
沒多久,淑萍又發現法正的一些律師和助理,為了讓手頭上的案件過關,與政府機關的一些人員有不正當的場外交易,說難聽些,就是行賄。但光賄賂還不夠,因為移民的條件是明文規定的,申請人如果不能符合,根本不可能通過層層關卡,於是便有法正的人員和政府官員串通好偽造申請人資料的事。淑萍發覺法正雖沒有山一那樣猖狂,但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於是在法正待了不到一年,便遞上了辭呈,跳槽到愛市的另一間叫遠峰的律師事務所。淑萍跳槽後不到三個月,法正就東窗事發,大批執法人員進入法正,查封文件,逮補了相關人員,最後許多人鋃鐺入獄。淑萍也因在法正待過而被辦案人員約談,但後來發現她沒有介入任何違法事宜而不為難她。在辦案期間,遠峰秉持著本國法律的“無罪推定原則”精神,始終給於淑萍支持及必要的法律協助,令淑萍感激萬分。
遠峰比法正大很多,淑萍加入的時候,已有多名在職律師,接手的案件也五花八門。淑萍所在的部門,一開始專門處理專利方面的案件,隨著業務的擴張,案件的種類也迅速拓展,最後大凡工商業公司的相關法律案件都囊括其中,愛郡一些新興的公司都成了他們的長期客戶。這個時期的法律界,還是明顯的陽勝陰衰,淑萍更是遠峰第一位有正式執照的女律師。但是長年的習慣與偏見,遠峰的很多客戶對女律師的信任度不夠,這讓淑萍一開始在遠峰遇到不少挫折。但淑萍不是個愛計較和爭功的人,她始終埋頭苦干,用實力證明自己的能力,常為了相關事務親自拜訪客戶,以自己敏銳的見解和親切的態度贏得了客戶的心。
淑萍的頂頭上司名叫萬隆,比淑萍大了二十馀歲,是淑萍冬嶺大學法律系的老學長,和現任法律系系主任是同期同學。萬隆是遠峰第二號人物,地位僅次於大老板蕭遠清。萬隆生得高頭大馬,還留了一個落腮胡子,淑萍覺得他根本不像律師,倒像在綠春島的伐木工人。萬隆大學畢業後,留校修得了一個法學碩士學位,再到日本舉世聞名的早稻田大學修得法學博士。萬隆有多年的律師經驗,又生性海派,很得客戶的信任,尤其和一些中大型公司的高階主管混得很熟。盡管萬隆手底下有一票像淑萍這樣的能干律師,有些客戶遇到事時,不論大小都要萬大律師親自出馬。
萬隆待屬下不錯,很樂意提攜下屬,常把一些較小的案件交由下屬律師去辦,自己從旁襄助指點,因此訓練出一批能干的律師。有些被萬隆訓練出來的律師獲得別處更好的機會,如果不能挽留,萬隆也從不為難,久而久之,他在法律界可謂綠蔭遍地,人脈廣袤。淑萍經過萬隆幾年的訓練,也成了能獨當一面的優秀人才。只是萬隆的脾氣很大,罵人時不留情面,淑萍也被萬隆兇過幾次。不過萬隆也不是隨便罵人,通常罵人都有理由。但人難免有沖動罵錯人的時候,有時淑萍遇上了,她也不會維諾是從。不過淑萍做事很圓融,她絕不會在有旁人時頂回去,讓萬隆難堪。她總是在事後搜集足夠的事證,再直接去找萬隆澄清,所以萬隆也很贊賞她。兩人幾年來相處融洽,合作愉快,淑萍終於覺得找對了雇主。
這些年來,淑萍總是對章鄲念念不忘。她推算日子,覺得章鄲應該已經學成歸國了,於是萌生了想要找他的念頭。可是她也不知從何著手。她曾經向冬嶺法律系詢問,被告知章鄲登記的地址還是美國的地址。那時還沒有網路的搜尋引擎,就算有電子郵件,也是只有英文,沒有本國文字。章鄲在國內也沒有任何親友,所以淑萍雖然有心,卻無所獲。但她心里總想,只要自己努力,總會找到小鄲的。然而一次公司的聚會,卻讓她的心思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