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微信熱鬧鬧幾許(一)
作者:
笨笨的姥爺 更新:2020-09-09 11:02 字數:2122
手機微信以其微信的速度極速地擴展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手機因其便捷的優勢,正在取代電腦,且成為人們隨身攜帶的錢袋子。我從開始時的抵觸,到后來被同化。但問號還沒有消除,作為技術,理應得以發展,作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手段,它出現泛濫之勢,煞是令人煩惱。原本已經浮躁的風氣,越發膨脹,讓人不得安生。——文建國寫作筆記摘錄
第二天史靜和建國仍然在討論:安妮是否真的希望一死了之?喬治真是因為“愛”而成全妻子嗎?
影片沒有結論,留給觀眾評說。有評論說,穩定的婚姻各種各樣,彼此相愛、了解不稀奇,甚至未必重要,最難得的是成全。
《愛》因其冷峻、真實的表達,而獲得了媒體不錯的評論——愛情的挽歌,用真實的老去、疾病和死亡,對愛情做了終極的考量和檢測。
生,有尊嚴;死,有尊嚴。一個人從生到死都有尊嚴,應該是文明社會的衡量標準,也是人作為人的最高境界。人在瀕臨死亡階段,且必死無疑時,“死個痛快”——有尊嚴地死去,是否是“文明”的充分體現呢?
當人的生命最后一站徘徊逗留之時,一切關于衰老和死亡的豪言壯語,或美麗辭藻都極其蒼白。
王蒙先生有文《內心安詳,從不荒涼》。怎樣才能做到“安詳”呢?從根本上說,認識并承認死亡是一種必然,直面人生,才能減少死亡過程的痛苦。如果能夠正確對待死亡,學會自我解脫,自我慰藉,并且主觀上愿意自我“成全”,客觀上能夠接受“成全”,恐怕這也正是影片帶給觀眾的人生真諦。
只是許多人在瀕死之際,已經沒有了作為正常人的意識。死亡無法回避,死亡的方式,也沒有讓死者個人選擇的余地。是否“安詳”,是否“荒涼”已經無以論述。
建國與史靜的討論,終究無解。
手機微信一經問世,即迅雷不及掩耳。如果哪個人對它充耳不聞的話,則out了。人,一旦被out了,則等于被關進了牢籠,或者流放到沒有任何信息的沙漠孤島。所以即使你不喜歡微信,也不得不接受它。有選擇地接受,是個人的權利。
第一個玩微信,且玩得滴溜轉的是葛一芃。她還常常以導師自居,教進軍教建國教史靜。
進軍沒有絲毫的閑情逸致。時髦的玩意,他已經沒有興趣爭當江州拿摩溫了。他就是一句話,有事,電話。但凡工作上的文件圖片資料,反正都有秘書隨時恭候著。
有時候,進軍也蠻恨的。跟延生說話,延生的眼睛總是盯著手機屏幕,目不斜視。可她確實把進軍的話一字不落地聽進去了,進軍還就不好多說什么。就像老師站在講臺上,看見學生心不在焉,于是就故意提問,學生對答如流,老師就不好再批評學生了。
有人說過,微信里的信息99%的是無用的。就像你想安靜地呆在房間里,卻總是有人不停地敲門。打開門一看,呵呵,對不起,我敲錯了;或者只是一句簡單的可有可無的問候。人家充滿著熱情,見面問一聲,“吃過啦?”哪怕你是在趕赴廁所途中,但你總不能讓人家的熱臉貼你的冷屁股吧?雖然很是無聊,可嘴上還得應付著,“吃過了,吃過了。”可在這種情境下說到“吃”字,還真有點那個,那個什么的?
文建國最討厭的是晚上十二點以后,還有人發布沒有絲毫新聞價值的新聞,還自以為發現了新大陸,其實一文不值;或者早已是舊聞,發布者一定還洋洋自得。建國分明看到了對方一副“二”的嘴臉,一點不懂人情世故。不懂尊重別人,對他還有尊重的必要么?
還有,明明是兩個人的對話,卻要讓滿群的人都知道,索性在“公眾平臺”發布,讓世界人民都知道也就罷了。當然啦,還有曬幸福的,自己有了一丁點開心的事,就要與他人共享,好像那氣魄與偉人有得一比,“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干,誰干?”
有喜歡灌水的人通過微信盡顯炫耀、顯擺、嘚瑟之能事,多數人是個性使然,與人品無關。有人說,一個人越是欠缺什么,就越愛炫耀什么。也有水母級別的人,希望別人與他一同灌水,而對長期潛水者頗有微詞。
史靜對建國說,不要較真。看與不看,自己作主。
建國說,我哪敢較真呢,我這就是隨口一說。有兩個群里的朋友已經說我清高了。我也不知道這清高是表揚,還是批評?
“那就問問度娘唄。”史靜說。然后她又直接代表度娘說話了,“度娘說,此一時,彼一時也。”
建國作無可奈何狀,史靜也還了他一個無可奈何的微笑。
用進軍歸納的話說,微信之所以滿天飛,都是因為其價格低廉,甚至是不收費惹的禍。他反正是有名的大老板,說說無關。要是建國說了,人家就會諷刺,就你錢多。你錢多,那就請我們喝酒啊,我們會感激你的。
一芃則是一味地說手機微信的好話,乖乖隆的咚,這才真的是“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過去說,那是夸張,是吹牛,是瞎扯。
更讓人莫衷一是的是,往往有同一條信息,造謠與辟謠同步,點贊與咒罵并存。或者是今天一邊倒,明天又倒向另一邊。或者在群里,剛剛有人發布一個嚴肅的話題,甚至是一個令人傷感的話題,又有他人喜氣洋洋冷不丁地拋出一枚向大家問候的圖片。建國想想,那前者不知是何滋味?那后者又是何用意?其實無論前者,還是后者,人家統統不在意的,只是你自己太頂真而已。
文建國的同學群,有小學的初中的高中的師專的,還有黨校的。一般情況下,建國是潛水,甚至是長期潛水。一開始,他還看看帖子,時間一長,知道那些灌水的人其實挺無聊,后來看也不看,就直接刪了。小學同學圈子里有相互看不起的,就自立門戶,搞了三四個群,每個群還都拉進了建國和史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