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白紙黑字(下)
作者:
葉敬之 更新:2023-02-21 20:43 字數:3153
經過將近一天的工作,星期六下午,李執競把一份整理好的資料,發到辛自強的微信上。
“太好了,李老師!”不一會兒,李執競就接到了辛自強的電話,“您的資料簡直就是我的北斗導航啊!晚上好好敬您幾杯!”
李執競心情也很愉快。畢竟曾經的追求落了空,而辛自強這個年輕人,也許會把他的理想付諸現實。晚上的見面,除了接受辛自強的謝意,他還有一些話要當面說。畢竟,文字沒有表情和聲調,而有些話又不是資料里能說得清的。
當晚,兩個人邊吃邊喝邊談,一直到酒店關門才告一段落。
周日,辛自強仔細閱讀李執競提供的資料,認真回想昨晚他的指點,又思考良久。隨后,他用電腦打印了一份匯報提綱——也可以叫做談判的籌碼吧。
星期一上午,辛自強給陸校長發微信,說自己思考好了,準備向他匯報一下。陸申龍讓他十點鐘到他辦公室。
辛自強見到陸申龍的時候,見他神色有點疲憊,就關心地問他,是不是身體不舒服。陸申龍說“沒有”,就拿出一個紙杯,抓了一撮茶葉放進去,倒進開水,遞到辛自強面前,隨后就坐下了。辛自強見陸校長桌子上有一只保溫杯,想給他倒水,他擺擺手,說了聲“有了”,示意辛自強坐下。
辛自強不知道,陸申龍辦這所學校并不容易。此前,他雖然有多年的教學經驗,還是高級教師,但是教學經驗并不能夠解決辦學問題,這就需要他不斷學習。每個禮拜,他都有一半的時間在路上。只要聽說哪里有值得學習的好經驗,他就帶上司機,直奔那個地方,虛心向人家請教。十幾年來,桃園中學從默默無聞到聲名赫赫,點滴進步都離不開陸申龍的辛勤付出。上周六,當別人都在家里休息的時候,他又到外省出差,向人家學習推進教學改革的經驗。昨天剛回來。
辛自強坐下來以后,陸申龍端起保溫杯喝了兩口水,坐直了身子,咳了一聲,臉上的疲憊神色一掃而空,說道:“考慮得怎么樣了?可不可以給我說說啊?”
“接受校長指示以后,經過認真思考,我覺得,如果我做班主任的話,學校必須滿足我幾個條件。”辛自強手里拿著提綱,說道。
“說說,都是些什么條件?”陸申龍很感興趣,身子往前探了探。
“第一個,讓班級任課老師歸我管!
“嗯?”陸申龍納悶。辛自強和陸申龍,兩個人身份不同,思考的角度也就不同。在陸申龍看來,“管”的意思就安排任務,予以監督和考評,決定獎金和工資的發放,等等!叭握n老師歸你管,那年級管什么呢?你是不是要我們實行扁平架構,取消年級主任這個層級?”
辛自強有點慌,趕緊解釋:“哦,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沒有想過要取代年級主任。我想說的是,班級工作如果需要任課老師配合的話,給我分配他們任務的權力。”
面對這個新問題,陸申龍思考起來。班主任,可能是全國“主任”當中級別最低,權力最小的職位了。雖然號稱“主任”,也能對手下幾十名學生發號施令,但是出了那間教室,說句話連樹葉動一動都不如。本來寧靜的樹葉如果動起來,人們就會抬頭望天,說道:“哦,起風了。”而出了教室的班主任再以主任的身份說話,人們就會罵他“神經病”。曾經有人提出,班主任應該對任課教師實施管理,但是實踐當中沒有人這么做過。如果某個老師課堂管理不善,班主任請他注意一點,就會讓這個老師不滿:“你有什么資格指揮我?”如今,辛自強提出這個問題來,是否可以答應他呢?讓班主任管理老師,究竟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試試看如何?
“好,我同意。不過,具體怎么做,我們事后再商量。還有嗎?”
“第二,帶一個班級,我最希望給我三年時間,即一個班級三年內班主任不動,學生不動,任課老師不動。當然,現在已經是高一下學期期末了,三年時間是奢望了。所以我希望兩年內不分班。同年級其他班級怎么分都可以,但是我這個班級的學生不能動,老師也盡可能不動!
“這一點沒問題,”陸申龍說,“我強調過班級不要經常分,班主任、任課老師不要經常動。因為你分一次班、變一次老師,學生跟學生之間、學生跟老師之間就要有一個適應過程,而這個過程對學習會產生負面影響。從老師的角度來說,老師只有了解學生,才可以針對他的不足采取教育措施;一旦分了班,老師面對全新的學生,又要從頭開始觀察、了解學生。在這段時間里,因為不了解學生,即使對學生采取什么教育措施,也往往不得法。這就導致失去了一段寶貴的時間。這還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導致學生在校期間,跟每一位老師都無法結下深厚的師生情誼;他們畢業以后對老師、母校感情淡薄,使學校文化沒有向心力,缺乏凝聚力。所以我是不贊成頻繁分班、換老師的。我答應你!
陸申龍心里還有話:你知道趙子明為什么頻繁分班、換老師嗎?因為他沒有自信。他個兒不高,體型偏胖,臉大,嘴大,腦門小,鼻子趴。如果他不計較自己的長相就算了,偏偏他很在意自己的形象。形象不佳,就想在其他方面補回來。于是,就想通過頻繁的分班、換老師,來顯示自己在年級說一不二,至高無上的權力。當然嘍,頻繁分班,對于考評教師也方便得多。分一次班,把每個同類班級分數調整一致,下次考試,看你在此分數上增幾分、減幾分,很快就能對一個老師下結論,給他發獎金,定收入。他的工作簡單、方便了,但是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被嚴重干擾了。不過,陸申龍沒有說這些。畢竟,趙子明是年級領導。
“我要說的第三點要求:每天八節正課只排七節,給我空出一節課。”
辛自強說出這個要求,盯著陸校長看;陸校長聽到這個要求,也盯著辛自強看。辛自強眼光并不回避,眼睛里露出倔強,那意思很明顯:反正是你陸校長要我做班主任的,你不同意,我就不干。
“你拿這一節課干什么?”陸申龍問。
“這個你不要管,反正我不會讓學生睡覺!
“呵呵,班主任還沒當,翅膀就硬了。”陸申龍笑著說。話是這么說,他還是同意了這個要求。其實,每天八節課,不要每一節都排正課,留一點空閑時間,讓學生讀讀書,搞一些課外活動,也是他的理想。但是,處在縣城這個小社會里,很多事情由不了他。其他學校都把課排得滿滿的,他如果讓學校每天空出一節課,不知道社會上怎么議論呢!家長也會有意見。但是,一個班級可以。
“第四條……”
“還有啊?”
“就這最后一條了。你要是不同意的話……”
“提吧提吧!
“除了縣里組織的統一考試以外,凡是學校組織的月考,試卷都由老師自己手工批改,不放在全年級一起用電腦批改!
“嗯?”
“也許陸校長要問,電腦批改快,手工批改慢!電腦批改是先進的教學技術啊,我為什么舍快求慢呢?我是這樣想的。為什么要考試?兩個目的:一個是評價老師和學生的教、學成績,二個是幫助老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在下一個教學階段有的放矢?墒,電腦批改把全年級卷子混在一起,每個老師只改一道、兩道題目,還不知道批改的是誰的卷子。這種操作方法,導致教師雖然付出了閱卷的辛苦,卻完全不了解自己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還如何在下一階段改進自己的教學工作?結果,花費時間、耗費精力的考試,只起到評價教師和學生教、學成績的作用,完全無助于教師改進教學。就好比醫生給病人看病,不了解病人病癥、病因,如何給病人開藥?”
“可以!”陸申龍聽了辛自強闡述的理由,爽快地說。但他隨即話鋒一轉,“你向我提了四條要求,我只向你提兩條。第一,你那個班原來有5個本科達線指標,因為給了你特殊政策,指標應該增加一倍,10個。第二,中途不得撂挑子!
“我要是完不成,或者中途撂挑子呢?”
“把領到手的工資退出二分之一!
“我要是一直干下去,超額完成指標呢?”
“工資一分不扣;每超額一個,獎你一萬!”
辛自強忽地站了起來,拍了一下桌子:“一言為定!”
“口說無憑,要簽協議!
“簽就簽!”
于是,兩個人斟酌一下,把剛才的意思寫進去,形成了一份協議書。打印兩份,當場簽字,按上了紅彤彤的手指印。
一份白紙黑字的契約,教育界罕見的契約,在桃園中學一個校長、一個班主任之間,誕生了。
協議簽訂以后沒幾天,陸申龍就跟趙子明進行了溝通,并給他一份協議復印件,讓他按照協議給予辛自強相應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