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遺(八)番外——歷史的回想(六)
(按:《血色大界——前秦毛皇后傳奇》正文完本,言尤未盡,在補遺里,設置了如下幾個“謎題”,一一加以闡述——
謎題一、毛皇后為何“蹈死不回?
謎題二、后秦皇帝姚萇對毛皇后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謎題三、除了投降,委身于敵,毛皇后有突圍逃生的可能性嗎?
謎題四、一帝一后,大賬里的語言交鋒,透露了什么信息?
謎題五、“既被執,必受辱”,對此,身為俘虜的毛皇后有這個預感和認識嗎?
謎題六、“裸刑”,是否是真的?
謎題七、姚萇在被皇后斥罵并嚴詞拒絕投降后,是否非殺了她不可?有沒有釋放她的可能性?
謎題八、毛皇后被俘后,是否曾想過,效仿哀平帝楊皇后,假意投降,伺機行刺姚萇?
——筆者)
番外——歷史的回想
舍生取義,還是茍且偷生?——五胡十六國時期大界之戰的若干“謎題”
謎題二、后秦皇帝姚萇對毛皇后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續前文)
筆者以為,后秦皇帝姚萇雖然曾做過前秦的“龍驤將軍”,是武將出身,歷經戰陣無數,但他稱帝后,身份地位尊貴,縱然皇帝親征大界,也絕不會去軍前親自督戰,“觀摩”自己的軍隊如何生擒敵國皇后的過程,只會穩坐中軍大賬,聽戰果匯報,目睹部下推皇后進賬獻俘。當然,這一見面,以前只是聞其芳名的姚萇,發現這位“故人”之女,少見的沙場女將軍,雖然力戰多時,筋疲力竭,花容慘淡,血汗征塵,被五花大綁,有些狼狽,但仍然難掩其天生麗質,白面長身,嬌嬌玉容,英風颯爽,獨特的氣質與風采。待又聽得屬下報告,這位毛皇后在重兵來襲的絕境下,尤作“困獸之斗”,如同雌虎,帶領僅存的手下,拼死抗爭,絕不后退,戰斗到“箭矢已盡,棄弓用刀,尤自力戰,終力竭馬蹶被擒”,殺后秦軍七百余人!姚萇被震撼了,他本來只是出于政治考慮,要生擒活捉這位敵國皇后,作為“籌碼”和“資本”,給敵人以重大打擊,然而在這一刻,這個老男人的心動了,他覺得自己的考慮是英明的,這位活生生的敵國皇后的價值,比自己原來估計的還要大得多!姚萇也算閱女無數,但在見面的那一刻,他才領悟秀色與健美,艷麗與英武相結合的魅力,在自己的經歷里,還從未出現過這樣一個獨特的女人,如此打動自己的心,即便是自己的皇后,也遠有不如!于是,姚萇真的動了納她為自己的女人的想法,這不單是政治考量了,而是心底真實情感的萌發。
這樣說,似乎對姚萇有些不公,對一個縱橫天下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帝王來說,把他看得有些“齷齪”與“昏庸”,“色迷心竅”,然而古往今來,天下之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種情感,并不因身份地位的不同,而有所缺失。皇帝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只是他意志堅強,在大多數時候能夠分得清輕重。
于是,姚萇打算勸說她,收服她,這樣帶來的好處,比單純打擊敵人的士氣與人心,要好處更多!
此刻,后秦皇帝姚萇頗有些“志得意滿”,為自己的謀略和想法“點贊”。當然,他也不能墮了自己一國之君、一軍統帥的威嚴與儀態,畢竟這里是中軍大賬,下面還有不少將領大臣,所以盡管內心沾沾自喜,很有親美人芳澤的沖動,認為這實在是個寶貝女人,“奇貨可居”,但表面上卻還保持鎮靜自若,不露聲色,思忖著該如何恩威并施,籠絡、威嚇,想辦法說服她,成為自己的女人。他也知道,這恐怕并不容易,這個女人非同一般,雖然自己并不了解她的脾氣秉性,但從她能夠馳騁疆場,殺敵死戰,絕不投降,可見其性格剛烈,她又和那前秦皇帝苻登小兒可算“青梅竹馬”,伉儷情深,身份高貴,雖然現在是自己的階下之囚,被五花大綁,花容慘淡,有些狼狽,但神色堅定,并無絲毫慌亂與恐懼,想來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對于這樣的女子,看來還是要坦誠相待,表現自己足夠的尊重與敬意。
于是,在姚萇大賬之中,短暫思量斟酌后,皇帝姚萇與被俘的毛皇后,開始了一番在史書當中也簡略有所記載的言語“交鋒”。
毛皇后面對敵人的勸誘與“賊心”,鄙夷憤恨,她堅守大義,貞烈不屈,用尖銳的辭鋒,如同鋼針,直刺姚萇心窩,扎得姚萇惱羞交加,大失顏面,盛怒之下,再也不提勸降和納妃之事,而是惡毒地用最殘酷不堪的方式,結束了她年輕如火的生命。毛皇后的那些無畏而鏗鏘的話語,竟成了她最后的臨終遺言,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