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里的“音弦回蕩”(二)
在當今這個“全民自嗨”年代,像喜馬拉雅聽書這類的網上娛樂項目已經不算什么新生事物,而且說實話這個創意也不算什么很新鮮的東西,只不過增添了自嗨與盈利的因素在內。屬于入門門檻不高,大眾皆可參與的項目,制作成本不高,什么題材也都可以,萬一得到熱捧與關注,還能名利雙收。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廣播里也經常播放評書,那個要求就高了,不是行業內知名的藝人,絕沒有機會上節目,屬于功名成就才能獻藝的程序,與今天有所不同。當然,其表演性質與宗旨也不一樣。
一般的評書內容往往放在黃金時段——中午人們吃飯的時候,晚間還會重播。評書內容涉及很廣,老幼咸宜,各有所好。亦增后來對單田芳先生的評書也很有感覺,比如《白眉大俠》和《童林傳》,不過那個時候單先生還沒有像后來那么出彩,那時節最有名和引人入勝的評書和評書藝人,以亦增的眼光看來,劉蘭芳先生的《岳飛傳》無出其右。劉蘭芳先生嗓音高亢,激情澎湃,對于英雄的描寫刻畫十分動人,朗朗上口,記憶猶新,令人難忘。亦增直到現在,還能脫口而出一些片段,比如劇中丑化的潘美的手下花刀大將王大鵬的那把刀,有個繞口而威風的名字——
“九耳八環鋸齒飛鐮合扇板門刀”,氣派!
還有比如王大鵬對陣八大錘之一傅天亮的片段——
“來將通名!”
“俺乃岳元帥帳下前部都統制,八大錘之一,銅錘大將傅天亮!”
王大鵬心道:“吆嗬,早聽說岳飛手下的八大錘厲害,今天還真碰上一對!”
二人戰馬一錯蹬,刀錘并舉,就聽“堂——”的一聲,都震得雙臂發麻,不由得內心都有所忌憚!
……
就在此刻,但見一條黑大漢從旁躍出,手舞一對碩大的烏黑鐵錘,兇神惡煞般大吼:“那小兒王大鵬,你爺爺迪雷在此,看錘!”但聽咔嚓一聲,王大鵬戰馬雙腿齊斷!
…………
除了劉蘭芳先生的《岳飛傳》,那時袁闊成先生的《三國演義》,田連元先生的《楊家將》,曹燦先生的《李自成》和《武松》,也都是亦增的最愛之一。這些膾炙人口的名著,紛紛在廣播內,由這些著名的評書藝人娓娓道來,給人以如飲甘霖的享受,同時也增添了濃厚的歷史知識興趣與對英雄豪杰的崇拜與關注!
除此之外,反映警察生活的《刑警隊長》,由王剛播講的抗戰題材的《夜幕下的哈爾濱》,還有反映膠東抗日軍民戰勝天災與海匪的小說,峻青先生原著,由關山播講的《海嘯》——這幾部都曾經拍成過電視劇,也給亦增留下了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