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里的“音弦回蕩”(四)
廣播里的少年兒童節目,全國性的主要是小喇叭和星星火炬,分別針對學齡前兒童和小學初中的少年。那個小喇叭節目的片頭音樂和片頭詞十分詼諧靈動,并造就了一個令全國的學齡前兒童都十分喜愛與熟悉的名字:小叮當。它的大名,與木偶奇遇記里的匹諾曹,在那時節是不相上下的。亦增到現在還記得那朗朗上口的數來寶式的開篇詞:
“雞蛋皮小帽白光光。
桔子皮做我的紅衣裳。
辣椒做我的燈籠褲。
蠶豆皮鞋咔咔響。
副歌與角色介紹。
(唱詞)
你要問我是哪一個?
我是小木偶,名字就叫小叮當!
我是小叮當,工作特別忙,
小朋友來信我全管,
我給小喇叭開信箱!”
中國經典少兒廣播節目《小喇叭》的插曲《小叮當》,以擬人化的小木偶“小叮當”為主角,歌詞充滿童趣想象力,用日常物品(雞蛋皮、桔子皮等)比喻服飾,傳遞活潑歡快的氛圍,所以給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都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作為面向學齡前兒童的啟蒙與誘導節目,故事是必不可少的“饕餮”。當然,故事講的好并不容易,要能吸引小孩的注意力與興趣,還是需要深厚的功底與巧妙的情節構思的,另外主講人也十分重要。鞠萍阿姨那個時候還沒有亮相,后期隨著電視的普及,她的形象才廣為人知。當時的“大明星”有那么幾個,一個是曹燦,一個是董浩——后來他也經常出現在電視上了。還有最為人熟知的著名播講人,“故事大王”,就是老爺爺孫敬修了。
孫敬修是北京人,中國著名兒童教育家、講故事專家,1921年畢業于京兆師范學校。曾任北京匯文第一小學教師。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北京市少年宮輔導員。198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7年獲“全國熱愛兒童榮譽獎”。孫敬修長期悉心鉆研兒童心理及兒童語言,在學校、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給兒童少年講了幾十年故事,被孩子們稱作“故事爺爺”。
孫敬修著有《怎樣給孩子講故事》《故事爺爺講的故事》,出版有《孫敬修演講故事大全》等。
孫敬修主講的“西游記全集”,包含《石猴出世》、《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等精彩的章節,語言通俗易懂、情節生動,融入古典文學精華,在那個年代,如春風化雨,滋潤了千千萬萬學齡前兒童的心靈。從影響力來講,他比當今的任何一個網紅都要享譽全國,迄今為止尚沒有出現第二位兒童所鐘愛的明星級人物。這就如同王立群在百家講壇里講劉邦時所說,是“時代玉成””,同時也是與這位老教育家的愛心、努力與勤奮分不開的。